“粉丝文化”作为一种新近崛起的社会现象,使我们了解到多元风格社会的框架,“粉丝经济”催生多元创意社会,引领消费潮流。究竟什么是“粉丝”?“粉丝文化”给信息传播领域带来哪些影响?近日,《粉丝力量大》作者张嫱做客光明网,与网友探讨中国的粉丝现象及创意社会中的粉丝经济。
强大的新兴力量
光明网:通常大家对“粉丝”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群体,它真正的定义是什么?
张嫱:像杨丽娟这类狂热的人群就不是真正的粉丝。一般粉丝喜爱偶像是不会真正付诸行动去要占有偶像。比如说披头士乐队的主唱约翰·列侬,是被他自己的粉丝枪杀的。这句话是不对的,这个人的行为已经超过了限度,不能算是粉丝了。
现在对粉丝的定义不仅仅是喜欢明星、偶像,也包括对某些品牌的喜爱。像耐克会找老虎伍兹来做代言人,借由代言人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产生一种连接。
美国学者做了一个研究,去年底老虎伍兹的绯闻案之后,他所代言的所有公司,股市全部大跌,让这些公司的股价蒙受了几千万美元的损失,这充分说明了粉丝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
改变信息传播格局
光明网:以前只有媒体才能捧红明星,但是现在粉丝对制造偶像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媒体,它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您对此怎么看?
张嫱:过去大众媒介掌握传播的渠道,它的权力是最高的。但是今天已经打破了原来的传播格局,粉丝更主动地站出来,原有的权力结构已经受到了挑战。
现在粉丝已经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他不需要再等待大众传播媒体发表。
文化创意需贴近新消费观
光明网:现在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跟粉丝也有很强的互动性,应该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张嫱:美国的商学院很关注粉丝的研究,因为粉丝是最优质的消费者,他会直接说好还是不好,粉丝的口碑跟推荐比广告更能打动人心。
文化创意产业是多元的,必须得贴近粉丝的消费潮流,而这个消费潮流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我为主,是我决定要什么东西,而不由企业或者媒介机构来告诉我们要什么。
合理引导粉丝言行
光明网:粉丝和偶像的互动文化已经成为社会非常热门的话题了,您觉得在媒介社会和受众的多方互动之下,应该怎么建设并维护好健康的粉丝文化呢?
张嫱:我认为偶像要理解到他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明白自己有社会榜样的功能,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受到社会关注的,所以他更需要谨言慎行。
发展中的青少年行为举止受偶像的影响很大。很多人在青少年时会经过比较不理性的阶段,学者、家长要合理地引导他们,并不是说要完全禁止,而是要双方共同健康地、理性地成长。今天不同的粉丝之间可以和平地共处,可以代表更多元的社会。
文字整理:赵徐州
主持人:连冰玉
摄 影:刘 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