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开业三周年,梅兰芳大剧院于11月26日、27日、28日推出五场阵容豪华的京剧庆典演出:豪华版《红鬃烈马》(上图),豪华版《大·探·二》(下图)。(苏丽萍)
列入名录只是责任而不是荣耀
廖 奔
2010年京剧的申遗成功,了结了国人一个心念:京剧早就应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了。心念的潜在支撑是:京剧都没列入,非遗名录还有什么代表性?京剧是东方五千年古国文化的近世结晶,是人类传统表演艺术美的高度凝结,是最富内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它因而最当得起这一称谓。
大家知道,京剧是中国晚清以来发展最为成熟、影响力最大、传播面最广的戏曲剧种。这不仅因为它占据了国都和宫廷的高枝,其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人受封四品顶戴花翎袭任北京精忠庙首总领了天下梨园的势位;也因为其舞台艺术广收博取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及戏曲各路声腔剧种的优长,发展至高迈深邃的审美境界和积累起最多的剧目与人才,打出了“新老三鼎甲”、“同光十三绝”和“四大名旦”的耀目旗帜;更因为它的广远流播,由京派到津派到海派到随长江流域延伸,形成覆盖面最广、观众群最大的皮黄声腔。当它在北京戏园和宫廷舞台上形成相对规范化、严格程式化、高度技术化的风貌之后,就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位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而为世人所推重,雄踞于剧坛之上,独领风骚一百数十年,而全国众多地方剧种对之构成了众星拱月的格局。京剧因而被呼为“国剧”。
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顺序,在中国现存二百多个传统戏曲剧种中,首批列入的是昆曲,第二个是粤剧,京剧屈居第三。为什么形成这种顺序?我揣测,除了申报准备工作的原因之外,和如下的情况关系密切。昆曲不用说,是中国戏曲剧种里面当然的老大,历史悠久、内涵深广、文化信息丰富、表演经验独到,是京剧的祖师辈,这些普通人不一定知晓,业界专家们清楚,它自然是当仁不让。那为何粤剧成为第二名?一方面粤剧也比京剧古老,另一方面,粤剧是中国戏曲剧种里最早走出国门并发生世界影响的,它因而在联合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早在十七八世纪广东人涌向海外谋生之时,粤剧就被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不但东南亚普及,也通过唐人街染指欧美,俗称“有华人处必有粤剧”。1868年王韬出使法国时,就在巴黎听说一个广东戏班的演出大受欢迎,后来戏箱服装还被当地一位法国伯爵收藏,此事见诸王韬《漫游随录》一书。
京剧虽然屈居第三,但它却在20世纪产生了更为广泛深远的世界性影响。19世纪京剧的足迹也已经尾随粤剧到达欧美,20世纪30年代则是它进入欧美主流社会视野的阶段。梅兰芳的访美访苏,使西方舞台发生裂变效应,推动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革。熊式一把京剧《红鬃烈马》翻译成英文剧目《王宝钏》在伦敦国家剧院上演,引起万民空巷,从平民到女王尽皆莅临。而在北京学习皮黄四五年、会演四十多出戏的西方留学生雍竹君更把京剧表演带回西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京剧日益受到世界性关注,尤其新时期以来,中国京剧团体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已经成为经常性事务。而欧美大学戏剧专业排演京剧也成为常例,著名者如魏莉莎在夏威夷大学指导学生用英语演出声口气韵十分接近“原汁原味”京剧的创造性建树,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21世纪开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京剧已经走向了衰微,必须被划入需要关注和保护的对象行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然必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为京剧做点什么。因为列入名录只是责任而不是荣耀,荣耀京剧早已享有过了,我还要说它是“非遗”组织的荣耀而不是京剧的荣耀,京剧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相反我们应该感受到危机:连京剧这样昨天还是最为普及和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艺术都进入了需要保护之列,我们的璀璨遗产在现代世界里的风化速度和程度真正令人感到岌岌可危!
好在京剧进入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目录的视野,世界开始更密切地关注京剧,就在我们背后设置了监督的条例和眼睛,让我们在挥霍祖宗遗产时还要想到对人类文化的责任与承担。
保护京剧的关键是继承
傅 谨
继2001年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两年前粤剧入选之后,京剧是进入世界非遗名录中的第3个戏曲剧种。虽然同样被列入非遗名录,但三个剧种历史渊源及现实境遇各异,自应采取不同的传承与保护方略。京剧既有昆曲那样经典化的追求,形成了相对凝固的深厚的历史传统,且深受主流文化青睐;同时也像粤剧那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全国各大小城市的公园和空地,常常可以看到戏迷票友们演唱京剧的身影,足以说明它的普及面;而在海外的艺术界和学术界,京剧往往就是戏曲乃至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的代名词。京剧的传统剧目以及融汇在大量的经典剧目里的表演手法,虽然在近半个多世纪流失相当严重,但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剧种,毕竟因为拥有众多有名望的表演艺术家,而得到特殊的眷顾,因而保存至今的形态与特征,尚属完整,传承至今的剧目仍相当可观。这是京剧比起昆曲和粤剧有可能更完整与全面地传承与保护的现实,当然,也使京剧的传承保护有更多的可能性与推动力。
事实上,若干年来,京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有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卓越成就。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自主持,历经十七年方才完成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就是基于强烈的文化自觉理念的传承范例,它为京剧保留下了三百多出重要的剧目,而且是尽可能忠实地按照已那些久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家的舞台呈现方式保留的;历经十多年的、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丁关根倡导并推动,中国戏曲学院开办的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去年在此基础上新推出的京剧流派班,为培养跨世纪的京剧优秀表演艺术人才,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略;文化部数年前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遴选工作,为入选的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安排的财政支持,其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当然,包括京剧在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均非易事。2001年昆曲入选首批人类非遗代表作之后,在如何传承与保护昆曲艺术的问题上,不是没有争议,也曾经走过一段弯路。虽然国家为昆曲的传承与保护投入大量公共资源,但至少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戏剧界的主流意见,仍然坚持要通过创作新剧目以推动传统戏剧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仍沿袭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认为只有通过新剧目创作这样的“发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和最好的“继承”。直到近几年,这样的状况才有所变化,致力于传统昆曲表演手法的完美再现的全本《长生殿》和江苏省昆剧院努力传承经典的一代中青年演员的成长,都让我们看到昆曲重振的曙光。
京剧也是如此。京剧表演的传统手法、尤其是最集中在体现了这些舞台表演手法在戏剧性情境中的运用的经典剧目,以及拥有特殊的表演技艺的演员和演奏者,他们是活的最值得珍惜的遗产。通过优秀的演员,将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经典剧目高水平地呈现在今天的舞台上,才是继承与保护京剧最核心的内容。而对新剧目创作的过份关注,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京剧艺术家们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热情与保护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当政府越来越多的资助主要流向新剧目创作时,更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挫伤致力于传承的艺术家们的热情。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市场化的环境里普通观众求新求变的趣味,但是从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长远眼光看,政府以及文化人、包括戏剧理论家们自当超越一时一地的考虑,超越普通欣赏者的立场,以更开阔的视野,呼吁并推动京剧传统的完整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