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奥地利

    大学反思“宽进严出”

    作者: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4日 15版)
    十四世纪的欧洲大学课堂

        汉斯·佩沙尔教授是奥地利克拉根福特大学高校研究所的所长,长期从事各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在当前的奥地利高校改革大讨论中,他成为奥地利媒体、政府、学生青睐的专家。其主要著作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政策》等,并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日前,他刚从南非回来,就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

        问:教授先生,近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改革成为奥地利的热门话题。不仅学生上街游行,校长也亲自出马。这次高校改革的焦点是什么?

        答:这次高校改革涉及招生体制、学费体制和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当然,站在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理解。大学生认为,造成奥地利大学学生爆满、教学设施和师资不足的原因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够,因此要求国家增加投入。他们认为,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不这样看。我是研究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的。从横向比较看,奥地利的高等教育投入处于经合组织的中等水平,大幅提高税率,增加国家投入目前不可能,改革重点应该是招生体制和学费体制。

        问:奥地利大学实行的是一种“宽进严出”的体制,只要拿到文科中学的毕业证,就能自由选择大学和专业继续就读。

        答: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奥地利的“入学自由”是100多年前形成的。当时,能够从文科中学毕业的学生仅为同龄人的3-4%,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不愿意上大学。政府于是提出,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可以自由选择大学和专业继续深造,当时的大学是“精英学校”。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已占同龄人的40%,大学早已成为“大众教育”的基地,但我们的招生体制却还是“精英教育”时期的。招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但我们同时看到,无论谁执政,都不想碰这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历史上,德语区国家都沿用“入学自由”的招生体制。纳粹时期,曾为了限制犹太子女上大学取消“入学自由”。战后,“入学自由”有了某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含义。上世纪70年代,德国对医学等个别热门专业采取了限制措施。奥地利随即重申要坚持“入学自由”。结果导致目前有些专业严重失衡。医学专业,预期收入较高,学生趋之如鹜;企业管理,就业前景较好,学生人满为患;心理学,有些人误以为比较好混,学生成倍涌入……

        问:您是否认为,只有改革招生体制,才能扭转这种失衡?

        答:是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在这种体制下,按不同专业的学生数来分配高等教育经费。换句话说,招生体制不改革,某些热门专业的失衡不可能扭转,更甭说这些毕业生能否找到适合其专业的工作。奥地利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即从德国来的大学生很多。在某些大学的某些专业,德国学生的人数已超过奥地利学生。德国人口是奥地利的10倍,如果招生体制不改,即使奥增加投入,也不可能满足需求。因为按欧盟规定,欧盟成员国的学生享受本国学生一样的待遇。只要奥地利学生“自由入学”,德国学生也能“自由入学”。这是奥地利大学不可能承受的。

        问:招生体制该如何改,学生持何态度?

        答:我认为,应该将选择学生的权利交给大学。其实,专科大学已在这样做了。是通过专业考试,还是其他方式,由大学定。此外,也可考虑制定全国性的大学录取标准。奥联合政府已达成共识,要依据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预测来确定不同专业的招生规模。对热门专业的学生,虽允许其“入学”,但在学习一段后要进行是否“适应”的考试,超招部分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淘汰。大学生对高校改革的态度不完全一样。热门专业的学生支持改革;但全国性大学生组织反对改革,他们主张政府加大投入。

        从横向比较看,奥大学生的比例不算高,但我们对“学业”的认识应该转变。40年前,我上大学时,只有读完博士才算完成学业。后来有了硕士,10年前有了学士。但学士得不到社会认同,认为其没有受到完整教育,是“半桶水”,不顶用,就业都不容易。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大学生的在校时间,加重了大学的负担。其实,从社会发展需要看,应该扩大技术专科类大学的招生规模,这才是奥最需要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