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奥地利电影业走过百年

    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规模

    作者: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4日 09版)

        奥地利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最新统计表明,2008年全国有1563万人次走进电影院,人均看电影1.9次,比一年前下降0.4%;电影院的税后收入为9480万欧元,同比下降1.1%,尽管放映厅增加了1.9%,达到579个。

        2008年,奥164家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有324部,影片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但奥电影市场的主角是欧美影片。在当年上映的312部新片中,欧洲影片153部,美国影片125部,奥国产新片31部。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影片分别为24部和2部,处于点缀的地位。

        对电影观众进行的分析发现,75.6%的观众看美国片,9.7%看德国片,6.6%看奥国产片。2008年,奥地利票房收入最高的10部影片,全部是美国片。诙谐、轻松的音乐剧片《妈妈咪呀》位居榜首,吸引了74.1万观众。从影片的影响力看,美国片“独大”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

        从1908年奥地利导演哈努斯拍摄第一部故事片《从梯级到梯级》算起,奥电影业已走过百年历程。奥地利电影人有过辉煌,也有过彷徨。其第一次兴盛是上世纪20、30年代,出过《王子和穷人》(1920年)、《奴隶的女王》(1924年)、《未完成的交响曲》(1933年)、《化妆舞会》(1934年)等一批好片子。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奥电影业走向萧条,许多电影人跑到国外。二战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奥电影业迎来又一次兴盛,拍了一些受到好评的音乐片,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1954年)、莫扎特的歌剧《唐璜》(1954年)等。在上世纪60-70年代,奥电影业受到“政府不扶持”和电视的双重冲击,电影产量从二战后的每年25部降至每年1-2部。电影业奄奄一息。

        奥政府注意到这个问题后,于1980年通过了《电影促进法》。2008年,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对电影业的资助为约4200万欧元,比2002年的3200万欧元增加了约1/3。同期,奥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也从2%上升到6.6%。近几年,奥电影业再度复兴,每年都有10来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达尔文的噩梦》(2005年)在11个电影节上获了13项奖;《躲藏》(2005年)在5个电影节获得7项奖。2006年有12部影片获得43项国内外电影奖。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缺少资金是奥电影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奥电影的平均制作经费只有140万欧元,其中补贴仅80万欧元,远低于德、法平均每部电影补贴约200万欧元的水平。资金短缺导致部分电影人才流向国外,影响到奥电影的质量和吸引力。资金不足还导致电影业形不成规模。名义上奥有2000家电影制作公司,但多数公司只有1-2个人。虽说电影制作业的营业额每年约2亿欧元,但87%是替别人制作,自己制作的仅为营业额的13%。

        资金不足同样导致电影院的改造滞后。全国164家电影院中,有86家只有1-2个放映厅,有6个放映厅以上的电影院只有34家,能放映数字电影的只有10来家。维也纳是最好的,每千人有19.1个电影院座位;下奥州,每千人仅9个影院座位,全国平均为每千人12.5个,影院的平均票价约7.5欧元。由于电影院的规模不大,无论是制片人、发行商或电影院,都不可能有较大的广告投入,致使国产电影的知名度不高。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统计以来,奥国产电影能在国内吸引20万以上观众的屈指可数。能吸引10万观众以上的只有20%。有专家指出,奥每个家庭平均每年看电影、买碟的开支为130欧元,全国为4.3亿欧元。如果将这笔收入用于扶持电影业,电影业的现状会更好。

        (本报维也纳11月23日电) 

        图为建于1910年的乌拉尼亚电影院,它是维也纳最早的电影院之一。

        本报记者 方祥生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