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中央文明办与本报主办的《文明中国·乡村新览》专栏将系列报道我国新农村的新风貌,以文明乡风和乡规民约为背景和切入点,图文并茂地展示乡土田野的鲜活场景,并请专家从多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点评。专栏还将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光明网、文明杂志社等进行合作互动,期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支持!
【专家点评】
乡风文明建设新探索
刘 俊(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重庆江津恒和村的村规民约,正是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有益尝试。村规民约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于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实现了村民最广泛地参与,而且实施的结果也直接促进了乡风文明。
恒和村的村规民约以村民的实际需要和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党组织的引导为方向,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土壤,因此才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村规民约作用,首先应当“家喻户晓”,恒和村正是通过“宣传学习”,才使村规民约的内容变成了每一个村民的行为准则。尽管是一个极其朴素的村规民约,但它却包含社会控制原理的核心要素,值得我们去认真解读与总结。
【恒和村的村规民约(节选)】
▲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积极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严禁侮辱、诽谤他人、严禁造谣惑众、拨弄是非。
▲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犯他人住宅,不准隐匿、毁弃、私拆他人邮件。
▲不请神弄鬼或装神弄鬼,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听、看、传淫秽书刊、音像、不参加邪教组织。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严禁棚舍乱搭、农具乱摆线网乱接、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广告乱贴、道路乱占。加强村容村貌整治。
▲夫妻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共同管理家庭财产,反对家庭暴力。
▲父母应尽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破除生男才能传宗接代的陋习,子女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不得歧视虐待老人。
重庆市江津区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江津区一些农村通过建立村规民约而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白沙镇恒和村就是其中一例。
2006年4月,恒和村由四个村组整合而成,当时全村经济发展缓慢,干群关系不好,部分群众上访不断。村党委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后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凝心聚力。对此他们在征求一些村民意见后决定制定村规民约,以凝聚群众民意,化解村民纠纷,加速新农村建设。
村规民约包括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五个方面共25条。在“村风民俗”一节中提出,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勤劳致富,反对好逸恶劳。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等。村规民约制定后,经过不断宣传学习,在村民中引起极大反响,大家纷纷用村规民约要求自己,同时也以此要求干部。全村民风大转变,生产发展也取得很大成绩。
冒着长江边的酷暑,我们走进山青水秀的恒和村。站在村头高处,望着一片片柑橘林,村党委书记杨永科兴奋地告诉我们,现在恒和村已是优质柑橘生产基地,他们引进了国外的优良品种,这个品种的柑橘质量好,成熟期晚,因此很受市场欢迎。目前,他们正向万亩优质柑橘生产基地的目标努力。
村中的小路经过硬化,一家一户的小楼院落整洁干净。村民苏武彬正在家中的小院中铡猪草,她的小孩在婆婆的看护下玩耍。谈起现在的生活,苏武彬介绍说,丈夫在外打工,她和婆婆在家务农,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村规民约实行后,干群关系好了,村里发展种柑橘,大家收入有了很大提高。68岁的魏寿田正在院中晾晒稻秸,他的一双儿女都在外打工,说起村规民约制定后村中的变化,老汉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平时虽然一人生活,但得到了干部和邻居的关心,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虽然房子还没翻新,但他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了希望。辜文华是村柑橘生产专业合作社社长,这位干练的老农介绍说,实施村规民约后,晚熟柑橘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这种优质柑橘将成为我们村民的摇钱树。
在村办公室的小院里,村民演出队正在排练节目,这些大姑娘小媳妇穿着粉红色的演出服跳着舞蹈。在一个多人演出的快板节目里,她们的演出词里就引用了村规民约里的内容。说起村规民约,队员都说好,“有了村规民约民风正了,生产发展了,日子过得更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