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遵义市川剧团是绽放在贵州大地上的一株绚丽的艺术奇葩。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它曾一度陷入低谷。但剧团的人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靠改革创新、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用商业演出发展壮大文化事业的特色之路。小小的剧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走出贵州,把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剧目《红军魂》演遍重庆、四川、云南等10个省市,总行程超过10万公里,全国巡演累计场次达600余场,创下单个红色剧目演出场次的新纪录。遵义市川剧团发展的不凡经历和丰厚经验,引起了全国演艺界的广泛关注。11月7日,由本报主办的“小剧团闯出大市场——遵义市川剧团改革之路”研讨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业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遵义市川剧团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小剧团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刊发如下——
剧团改革的三大突破
遵义市委书记 慕德贵
遵义川剧团走出了一条用商业演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不凡之路,为遵义市的文化体制改革,树立了好的榜样。总结起来,我认为遵义市川剧团的改革有三个重要突破。首先,最大的突破就是思想上的解放,不等、不靠、不要。试想,如果该团在2005年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主动出击,就不会走出今天这样一条成功之路。第二就是创新中的突破。如果墨守陈规,用老套路经营和艺术创作,就创作不出当代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市场上就无法站稳脚跟,在发展中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三个突破是精神上的,他们走过千山万水,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只要哪里的群众有需求,他们就到哪里去。这种精神是高尚的,又非常质朴。因此,遵义市川剧团这样一个小剧团闹出大动静,实际上是滴水石穿,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
遵义市川剧团是遵义市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以体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遵义市的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创业、创新、创优”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经常性的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扎实有效推进各项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
紧扣“红色、西部、非遗”三大思路
原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姚欣
遵义市川剧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基层剧团有一定启示作用。一个小剧团能够闯出大市场,其改革创新之路是遵照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红色、西部、非遗”这三个思路进行探索而获得成功的。这也是其今后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红色”就是指该团近十年来编演的《红军妹》、《红军魂》、《娄山关月》等剧目,它们都是以“遵义会议”前后发生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戏曲现代戏,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取向,歌颂长征精神。我觉得这些剧目在创作演出中,始终遵循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精神。“西部”指该团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和综艺市场的发育程度相较于东中部属于欠发达地区。遵义市川剧团在探索自己的市场定位时,不仅立足于服务本地观众群,更放眼于全国演艺市场,这非常具有前瞻性。“非遗”指川剧这种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遵义市川剧团以川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生产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文化精品,并放眼全国演艺市场,自然会得到党政军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相应层次观众的欢迎。贵州市宣传文化部门支持该团在省内巡演,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发文到有关省市对口单位,提请支持该团巡演,为该团在全国范围的营销提供了前提,成就了这个小剧团闯出大市场。
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遵义市川剧团任重道远。我希望该团在今后的征途上,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扩大剧目的红色题材范围,加强人才引进培训,实行原创剧目、保留剧目和移植剧目三者并举的剧目建设原则,争取更大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剧团发展的大逻辑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副处长 贺建平
我国现有事业体制的国有文艺院团2494个,其中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占总数的68%;2009年全国县级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7万场次,占全国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总场次的64%。可见,县级艺术表演团体是国有文艺院团的基础力量,是农村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也是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基本队伍。然而,由于人员老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县级院团的生存发展状况令人堪忧。
遵义市川剧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赢得市场份额,靠得是什么?改革。将遵义市川剧团与红花岗剧院进行资源整合;与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成功探索国防教育的新范式;推进剧团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遵义市红花岗区区委区政府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有力推动了遵义市川剧团的发展,其思路和做法值得借鉴,核心就是思想解放的大逻辑。
今后如何保持剧团的可持续发展,我建议在三个方面引起重视: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院团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切实推进按需设岗、以岗聘人的用人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管好入口,畅通出口,有效解决人浮于事的痼疾;不断创新分配方式,打破大锅饭,建立按劳分配、按角色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企业化的运营管理制度。二要练好内功,确立品牌形象。当前应抓住机遇,做好《红军魂》、《娄山关月》的宣传推介工作;培育领军人物,以名家名角的感召力拓展市场。三要加大营销力度。继续完善“剧目生产+经纪公司”模式,探索制作人制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开展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合作共建,走政府资助、演出收入、社会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结合的路子。
红色文化矿藏的深度挖掘
贵州省委外宣办专职副主任 谢念
遵义历史上曾属于四川,遵义市川剧团作为川渝之外唯一仍在运转的川剧团,被誉为“远嫁的姑娘”。然而外来的媳妇不好当,川剧艺术在贵州等“近四川”地区长期徘徊在本土文化与客家文化之间,再加上传统艺术面临挑战的大环境,遵义市川剧团一度陷入困境。200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时写了一篇报道,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短短几年改革,遵义市川剧团的发展突飞猛进。事实雄辩地证明,剧团无论大小,只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发扬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贵州精神,就一定能焕发生机。
文化产业发展在重视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内容建设也很重要。文化产品要争取市场,必须震撼人心,这就要求生产者必须对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理解。尤其贵州文化市场还在培育期,如果提供文化内涵不深的产品,无法产生很强的可售卖性,最终影响文化市场的健康生长,缺乏市场支撑反过来又作用于文化生产,形成恶性循环。《红军魂》之所以能赢得市场,其对遵义红色文化的富矿的深度挖掘是关键。遵义市川剧团的经验,对贵州省对外宣传也有借鉴价值。对外宣传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外宣工作的开展,文化影响力得到拓展,促进文化生产,增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成为拉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力量。
文化为国防教育插上翅膀
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副主任 岑应奎
遵义市川剧团的成功经验,我总结出三条:第一,剧团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运行机制,他们探索文艺团体怎样适应市场的运行模式已基本成形。第二,该团具有与其宣传的红军长征精神一样的创业精神。第三,宣传贵州不仅是要展示秀美山水,还要展示红色文化。该团生产的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文化产品正好契合了这个目标。
遵义市川剧团给我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文化工作与国防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贵州的一个创举。国防教育需要文化插上翅膀。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红军魂》、《娄山关月》等宣扬长征精神的剧目正具有宣传普及爱国主义的功能。鉴于这种功能,我们把“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艺术团”的牌子授予他们。授予县级艺术团体省级国防教育艺术团称号,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该团下一步怎么发展,我有两点建议:第一,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剧团除了改革内部机制,必须在创作机制上不断创新,有了过硬的文化产品,才能实现剧团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丰厚的文化矿藏,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文艺院团应该担当的重任。剧团在创作剧目时,既要考虑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取向,又要考虑民众审美取向。
深化改革才能勇闯市场
遵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胡凤海
遵义市川剧团是一家有着60年光荣历史的地方剧团。进入21世纪以来,川剧团受资金、人才、市场等因素的困扰,一度陷入半瘫痪状态。在此情况下,川剧团领导班子不放弃,一方面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寻求发展的突破口。他们的飞跃发展得益于两步走的改革方案,一是在2005年起步之初,与经纪人合作,开拓艺术演出市场,并通过政府扶持,补足工资,激发职工的热情。二是2008年整合红花岗剧院和川剧团,形成人力资源和演出资源的有效分配。在一系列改革措施基础上,才有了《红军魂》600余场演出的纪录以及大型舞台剧《娄山关月》的诞生。
遵义市川剧团的经验有三条:一是弘扬长征精神和“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二是坚持走改革之路,依托政府扶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发挥人才资源的潜力;三是面向市场,突出特色,打造红色精品剧目。在成绩面前我们还要找不足,加以改进。《红军魂》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相较而言,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因此,该团下一步发展,我认为应坚定不移走改革之路,坚持政府扶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创新管理机制、打造精品剧目、勇闯国内市场。具体讲,就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改革,政府投入不减,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岗定责,以岗定薪,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上能下的灵活的用人制度和薪金制度,促进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剧团的发展,使剧团焕发新的活力。
文化长征再谱新篇章
遵义市川剧团团长 罗涟漪
文化体制改革,不可能是平缓的坦途。回想起来,有付出的辛酸,也有收获的甜蜜。时间进入21世纪,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遵义市川剧团一度陷入困境。2005年,我们果敢地确定了“川剧不丢、发展综艺、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思想,紧紧抓住《红军魂》剧本,进行深度拓展。在红花岗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大锅饭”,建立多劳多得、能者上岗的有效分配机制,探索出了剧目生产加经济公司营销模式,足迹遍至贵州、重庆等10个省市,总行程10万多公里。就一辆破旧的客车承载着我们的文化长征演出队,带着长征精神和贵州精神,颠簸向前。洗漱不方便,演员头上长了虱子,灭虱成了演出队的突击工作,买醋、烧热水……在外面演出,演员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子受伤,老父病故,却因为演出任务在身,无法回家。就是靠这样的艰苦奋斗,我们闯出了大市场,演出合同不断,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遵义市川剧团瞄准长征文化资源过了瘾,我们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红军魂》向全国巡演、辐射长征文化的进度。我们还要以传统川剧为基本元素,融进遵义特色资源的杂技、仡佬族民间歌舞等艺术形式,以《遵义会议放光辉》为主题,创排新剧,争取在全国创出影响力,打造文艺新品牌。
川剧发展重在稳定队伍
成都市川剧院党总支书记 雷音
川剧面临着观众流失、市场萎缩的困境,再加上一些剧团自身实力不强,经营不善,使川剧艺术和川剧团都面临巨大考验。业界一直在思考川剧在市场环境下该如何传承发展,遵义市川剧团的改革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首先是当地政府重视,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第二,遵义市川剧团排演的剧目抓住了红色文化的魂,深刻的思想内涵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第三,剧团演职人员发扬长征精神,不怕吃苦,哪里的观众有需求,他们就演到哪里去。第四,他们既保留了川剧艺术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又结合观众需求,加入舞蹈、灯光等,开拓艺术生产思路,让产品更具有竞争力。第五,遵义市川剧团采取“剧目生产+经纪公司”的运营模式,以艺术团负责剧目生产、以旗下文化传播公司为市场运行平台。经纪公司有专业营销队伍,分布全国各地,跑演出订单,这可以让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在后面专心艺术创作表演,各司其职,各取所长。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资金不足使剧团从业人员待遇偏低,一些演员不能安心工作,甚至转行,人才流失给艺术生产带来诸多难题。我认为,川剧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稳定人才队伍,切实为演职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再者,应积极拓展川剧市场份额,增加影响力,剧团运作时要注重宣传,多到社区、农村演出,并在学校建立培训基地。此外,剧团还要练好内功,进一步提升管理和艺术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提高剧团抗击风险的能力。
困境中必须主动出击
长沙市花鼓戏剧院院长 旷涓
遵义市川剧团走出了10万公里的文化演出长征。他们的实践再次证明,小剧团要想闹出大名堂,必须改革创新,勇于拼闯。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剧种,要打出知名度,培育市场,就必须主动出击,将优秀作品送到观众身边去。
川剧团以《红军魂》演遍10个省市,这是一个创造品牌、培育拓展市场的过程。我们长沙市花鼓戏剧院这些年也十分重视开拓市场。比如在送戏下乡的过程中,根据农村朋友对传统剧目的需求,恢复了《刘海砍樵》、《凤冠梦》等剧目,并尽量把演出时间调整到符合农民的作息时间,不仅丰富农民生活,而且还能宣传花鼓戏。
结合遵义市川剧团的经验,我对如何推进小剧团的发展,有一些深入的思考。首先,小剧团要改革生产机制。剧团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看它有没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精品力作。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必须从贴近生活、讴歌时代、群众喜闻乐见等方面入手,在坚守传统艺术的同时,与时俱进,融合现代舞美技术和艺术表现元素。其次,传统地方剧种缺乏人才,因此必须在不断创新用人机制上下大功夫。遵循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引导,以岗练人。在练好剧团已有队伍的基础上,开拓外来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与重点院校、其他剧团的合作机制,引入名旦名角、优秀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高级人才。再有就是分配机制的改革,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兼顾效益”的原则,以绩效导入竞争机制,拉开收入差距,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改革切入院团发展肯綮
重庆市喜剧艺术团书记 白富钰
在市场化趋势中,缺资金、缺人才,是局限小剧团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缺资金就无法吸引人才,缺少人才,就无法创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与大型国有艺术院团相比,小剧团的生存发展更加艰辛。作为小剧团的代表,我们对同行遵义市川剧团的改革经历深有体会,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深表敬佩。遵义市川剧团成功关键是他们果敢地抓住改革的关键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大锅饭;与经纪人合作,形成市场营销新模式;与红花岗剧院合并,有效整合资源;创排精品剧目,并在各地巡演,扩大影响力。这些成功经验对于小剧团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了解到遵义市川剧团的改革之路,让我们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解决小剧团生存发展难题,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重庆市喜剧艺术团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方面可以借鉴遵义市川剧团的有益做法,另一方面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改革之路。比如在排练演出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以演员特点找剧本的状况,尝试以剧本角色选演员,实行一剧一聘制,促进演职人员努力争取角色的能动性;发展要注重长效战略,做到有计划、有思路,我们可以适时聘用策划人才,组建智囊班子,为剧团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此外,小剧团在市场环境中像娇嫩的小花,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有了阳光和雨露,它们才能开得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