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亚运观察

    广州亚运:向世界展示中国海洋文明

    本报记者 柳 霞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19日   05 版)
    亚运奖牌设计者——张海文教授(中)和他的两个儿子张懿(右)、张聪(左)。
    本报记者 柳霞摄
    中山纪念堂
    镇海楼
    五羊石像
    广州塔(即广州新电视塔)

        11月17日,朝鲜射击运动员朴明元一举拿下第16届亚运会射击项目10米移动靶个人、团体两项冠军。领奖台上,他紧握胸前的金牌,泪流满面。

        此时,还有一个人同样激动不已。张海文——广州亚运会奖牌的主要设计者,对着电视屏幕长出一口气。

        “能为广州亚运会设计奖牌,我非常激动!”张海文说。

    海上丝路,见证历史和今天

        亚运奖牌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海上丝路”,是由广州美术学院张海文教授和他的两个儿子张懿、张聪设计的。

        “要想设计好这枚奖牌,必须知道广州是什么。”在广州生活了30多年的张海文认为,必须要把已经融化在自己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外化出来,才能让这枚小小的奖牌与众不同。

        为了寻找广州元素,他们父子三人走遍广州城,南越王墓博物馆、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南海神庙、西关、岭南印象园、宝墨园、黄埔古港、琶洲塔、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十三行、沙面、莲花山、五仙观、镇海楼……他们在广州古迹与现代建筑之间穿梭,寻找一切与广州相关的信息、视觉元素与表征符号。

        张海文告诉记者,他会说广州三种通行的方言:广府话、客家话和潮州话。经过广泛调查,他了解到,广州很早就成为了中国的对外口岸,是2000多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代都有各种肤色、各种衣着、各种口音、各个国籍的人到广州做生意或传播信仰,不少外国人在广州度过了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光,繁衍后代、甚至终老广州。直到现在,广州的三元里、小北路、二沙岛、天河北、番禺等地,依然是来自中东、非洲等地的外国人散居或聚居之地。广州的外国移民虽然不像美国旧金山、加拿大多伦多等城市的移民那么规模化,但是论历史却远远超过了前两者。因此,在奖牌上表现出广东包容、开放的特性至关重要。

        “一点不错,广东文化、珠江文化就是江海一体的开放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集中表现。”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从地理上解释了这种文化特质的成因:珠江是多条江河自西、北、东等方向交汇而成的聚兼容性水态,她像蜘蛛网似的覆盖于整个水流地域,群龙抢珠般交汇于广州;又像是一颗明珠,每条河流就是明珠发出的道道光芒,射向四面八方。

        黄伟宗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广州便有最发达的造船业,这让广州人增添了征服大海的勇气。可以说,广州是中国走向海洋的起点,由这里出发的南海航线从先秦到明清、由近及远,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延伸到大西洋两侧,与马来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西洋文明先后密切联系。中国古籍中经常把广州形容成一艘“大舶”。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描绘广州:“花塔、光塔为一城之标,形胜家谓会城如大舶,二塔其樯,五层其航楼云。”千百年来,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远航的心态,成为广东文化中最显著的基调。

        张海文设计的奖牌背面,正中是一艘由东方驶向西方的广船。广船产于广东,起源于春秋时期或更早,唐宋时期发展成熟,定型于元明,成为我国的一种著名船型。张海文将设计主题定为:“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以中国文化为底蕴,蓝色文明、海洋文化为背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充分展现了岭南人‘乘风破浪,勇于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独特人文精神。体现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文化内涵。”

        这枚奖牌得到了亚组委、运动员、教练员的广泛好评。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夸赞亚运奖牌是“非常杰出的设计”。

    珠江文化,记录中国海洋文明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一书中写道:“中国没有享受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中国的文化。”当黄伟宗浸心于珠江文化研究后,他兴奋地发现,黑格尔错了。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个千年不衰的古港,一个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另一个就在广州。

        广州走向世界的脚步是与海洋密切相连的。唐朝诗人高适就以“海对羊城阔”来形容广州,广东籍诗人张九龄的千古绝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脍炙人口。黄伟宗这样解释珠江流域的水文化:黄河、长江只有一个出海口,珠江却有八个,所以珠江文化的海洋性特别强。黄伟宗笑言:“不管从哪个口出,只要入海就行——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康有为、梁启超是不得不书的人物;中山纪念堂、黄花岗、烈士陵园、鲁迅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等皆是广州近代史的见证。广州是一座英雄城市,近代和现代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风云,同样在此留下了辉煌的过去。1978年,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出一条经验之路。

        黄伟宗扳着指头对记者说:珠江文化有几个先——敢为天下先、得世界风气先、领时代潮流先,“从历史到现实,都是领潮争先”。中山大学教授、亚运开幕式顾问黄天骥说,因为濒海,所以珠江流域既可以把西方文化引进来,又可以把我们的东方文化输出去,接受、包容、开放,这就是岭南文化最鲜明的特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的盛大庆典上,代表广东形象走过天安门的花车,最初起的名字就是“赛龙夺锦,领潮争先”。黄伟宗说,奔腾不息的珠江水,给了岭南人生命,也给了岭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而广州亚运会的众多要素,与此一脉相承。

        “我们把开幕式放到海心沙去做,就是一个创举。”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说。

        “我们把奖牌的边缘切出一个弧度,仔细一看,就是广州市花木棉花的形状,这是我们的首创。”张海文说。

        当亮丽的礼仪小姐身着鱼尾裙站在领奖台前,总能引起观众席上闪光灯的一片爆闪。

        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在参观亚运村后,难掩兴奋之情:“广州已具备办奥运会的能力!”

        “你看,这就是广州。广东人办事,总要办出点花样来,不突破是不行的。”黄伟宗说。

    和谐亚洲,再度起航

        采访结束,黄伟宗教授执意请记者第二天吃早茶。他说,不吃早茶,就不懂广东。

        广式早茶样品之丰富、口味之繁复,令人惊讶。既有南方的肠粉、叉烧,又有北方的油条、饺子,甚至还有西式蛋挞。在一壶香茶统领之下,百味俱陈。

        在知名文艺评论家黄树森看来,不拘一格、开放务实正是广州的城市精神与品格。亚运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广州、广东30多年来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总的检阅和展示,既展示了广州的城市精神与品格,也展示了广州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性格。

        在亚运会开幕式上,“水”元素反复表达着广东文化的特质——包容、开放。广州用“水”表达着这样的隐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广州亚运既是重温广州与亚洲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也为共同开创和平、进步、繁荣、和谐的未来开启新的篇章。

        11月10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以“借助亚运会效应拓展广州文化张力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对策思考”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与会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如何通过亚运挖掘广州文化资源、展示广州城市形象、促进广州文化进一步发展畅所欲言,深入研讨。

        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指出,文化与亚运相伴相随,和亚运一起持续升温。在精神层面上,亚运对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层面上的影响更为久远。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认为,亚运精神正成为一种新力量,支持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

        广州市委党校教授李仁武强调,亚运会不仅给广州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给广州带来了融入国际社会和提升自我的机会。亚运会使各国文化在一起交流,我们可以借鉴其中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让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好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同时,通过亚运会,我们融入全球化,获得国际认同,并在这种认同中更加丰富自己。

        文化富矿,越来越多的人对广东有了这样的认识。珠江文化是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有力补充,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十余天后,亚运圣火将会熄灭,但以此为契机,更为丰富的中华文明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珠江,再启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