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如何不再难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18日   07 版)

        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当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难是一个毋容争辩的事实,要改变低转化率的现状,需要多方面合力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是社会科学成果的接受主体,需要增强主动获取、消化和使用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社会科学素养和决策能力;社科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是社会科学成果的生产主体,要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创造更多的供需对路的优秀产品;政府的社会科学管理部门是社会科学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推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服务主体,要切实改革不利于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转化工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接受主体在实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过程中要增强主动意识

        社会科学成果在提高接受主体的社会科学素养和决策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是社会科学成果的主要消费者和受益者,之所以对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持怀疑态度,主要是因为对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认识上不清晰。与自然科学成果转化相比,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途径、方式和结果都要复杂得多。首先是“非直接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多是间接的,转化效益也需要经历一个很长时期才能逐步体现出来。其次“非实验性”,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可以经过从小范围试验到逐步推广应用,而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不具备重复实验性。第三是“非单一性”,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多元的,不仅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会产生无形的、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第四是“非标识性”,社会科学的成果缺乏显著的标识性表征,不能像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申请发明专利、产业化后又可以取得产品的商标权,这导致了接受主体很难识别社会科学成果的优劣。总之,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大多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价值往往是很难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的。因此,接受主体要走出社会科学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认识误区,不能仅以是否具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为标尺来评判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社会科学成果大致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更多的是可以转化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后者则可以转化为科学决策的能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科学思想后可以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推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提高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对社会科学成果的积极获取和主动应用的意识。

        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社会科学成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行政效率。但当前国内一些决策部门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关注度远远不够,有些决策者对社会科学成果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这必然影响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的推进。高度重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工作是决策科学化的现实要求和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这无疑会对社会科学成果进入决策领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生产主体要为实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提供有效供给

        高质量的成果是转化的前提,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是推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社会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一直面临许多难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主体所提供的成果,低水平重复的过多,值得推广应用的太少。

        要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大力倡导和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原创性。原创性是社会科学成果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原创性的匮乏,意味着社会科学价值的打折,意味着服务社会的功能缺失。提高原创性需要转变仅凭个人兴趣决定研究方向的观念,克服把社会科学局限为解经释典的倾向,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自觉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与接受主体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原创性需要大胆革新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研究方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彻底摈弃“从理论到理论”闭门造车的研究方式,倡导深入社会现实问题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善于汲取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注重理论思维和方法的创新,提高研究成果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重视社会科学的文风建设,倡导清新、朴实的文风,必须采用接受主体看得懂、能理解、好掌握、会运用的传播形式,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公众科学素养,转化为改革开放的具体思路、办法和措施,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现实优势和巨大潜力。

        提高有效供给需要生产主体强化市场意识。当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很多的怪相已成常态:研究成果一方面汗牛充栋,一方面无人问津;研究项目的结题之日即是束之高阁之时,研究项目的鉴定会成了科研成果的“告别会”。导致如此怪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主体市场意识的严重缺乏。因此,生产主体要强化市场意识,将经院式学术思辨转变为“知识生产”,依据市场需求,制定以“需”定“产”的方略,按社会需求开展研究。

        自身创造性劳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生产主体推动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重学术含量、轻转化应用的思想观念。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包括理论研究和转化应用两个部分。只有理论研究而没有转化应用,理论研究的过程就不完整,目的就没有达到。转化应用不但是社会科学价值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生产主体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生产主体只有改变重学术含量、轻转化应用的思想观念,才能走出自我循环的怪圈。

    服务主体要为推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持

        作为服务主体,政府的社会科学管理部门要从推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角度,反思、改进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要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上谋求更多、更大的政策和立法支持。首先必须从国家立法的高度,出台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规,各地方政府也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推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办法和措施,为推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绝大多数面向社会公众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社会科学事业经费的投入。要发挥社会科学规划的引导作用,不但要在选题上要求与时代合拍、与现实需求对路、与党政工作衔接,而且要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作为项目结题的重要条件。要改进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办法,要把成果是否转化作为评价的重要尺度和奖励的重要标准。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武装群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渠道。要改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但要创新载体和方式,更有必要建立激励机制,建议专门设立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类成果的奖励或奖项。

        要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供求脱节问题,还必须拓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建立社会科学研究的供求互通机制。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联系和沟通,积极疏通两者之间的信息渠道,努力推动社会科学成果的及时转化。要及时征询、发布供需信息,宣传、推介社会科学成果,在生产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搭建信息平台。要建立专门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信息库,通过传媒和互联网,加大社会科学成果营销宣传策划,向社会、政府、企业等消费主体推广销售社会科学成果。要鼓励发展各种信息咨询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介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探索社会科学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要特别鼓励生产主体,直接面向消费主体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为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创造更广泛的途径。 

    (执笔:徐东平 洪永平 周翔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