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林立的湖北,历来就是我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11月16日,湖北首度召开“全省社会科学工作大会”,隆重命名表彰13名“荆楚社科名家”。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光芒,也见证了一种思想的力量。
13位名家,彰显“荆楚魅力”
马克昌、冯天瑜、邢福义、朱祖延、刘纲纪、张培刚、周骏、夏振坤、郭道扬、陶德麟、章开沅、彭斐章、谭崇台,这就是首批“荆楚社科名家”的“全家福”。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矗立着一座思想的“宝库”。
武汉大学法学家马克昌教授,一直被称为珞珈法学的“王牌”。他倡导与时俱进的刑法观念,为新中国刑法学体系和基本理论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与高铭暄教授并称刑法学界的“北高南马”。这位生于1926年的老教授,如今依然担任着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一直致力于辛亥革命历史和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1979年,他在全国率先提出“重新探索辛亥革命史研究前进的方向与途径”的观点,开全国风气之先;他主编的《辛亥革命史》,被称为“最能体现目前中国辛亥革命研究的观点、方法、水平”的权威著作。行至暮年的章开沅,又将研究重心转向“南京大屠杀”,他称此举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责任”。
生于191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培刚,被誉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在国外,他一直被许多经济学界人士所推崇,著述《农业与工业化》被列入“哈佛经济丛书”,成为西方经济学专业唯一一本由中国人写的基本教材。至今,张培刚的理论仍然被许多学者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一息尚存,从吾所好!”马克昌教授一句简单的话语,正是这些“荆楚名家”人生的鲜明写照。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爱好,却同样存有一颗济世爱国的真心,一种为了自己的理想永不止步的勇气。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湖北社会科学研究战线才显得熠熠生辉。
一份报告,催生“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就是湖北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省市建设发展最生动的实践案例。”谈到社科成果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立国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汉城市圈”的诞生历程。
“武汉城市圈”的概念和设想,最初来自于湖北社科学者的一项研究报告。在决策者和社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研究完善、宣传推介,“武汉城市圈”由一个概念变成了一份文件、一项规划,最终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总揽全局的一项战略决策,并上升为国家促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武汉城市圈”已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劲头十足。根据社科学者的建议,城市圈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交通、通讯以及社会服务事业迅速整合,圈内产业布局日趋科学合理,区域“一体化”正在逐渐成为现实,一个生机勃勃、颇具规模的城市群正崛起于我国中部地区。
大会上,湖北社科学者们就湖北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的建议:当前应高度重视对辛亥革命首义文化的研究,重视对楚文化的研究,重视对汉商文化的研究等,从中提炼出能服务于今天的思想文化资源。
10年规划,剑指“社科强省”
近年来,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目前,全省拥有社科类学科专业近300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十五”期间,全省高校共获各类社科类课题25000项,立项数、资助额连续数年稳居全国前三甲,成为名副其实的“社科大省”。
“湖北是社科大省,但还不是社科强省,‘大而不强’是当前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在会上坦言。湖北省先后多次下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在今年出炉的第四份文件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对全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提高与自然科学的提高同样重要、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使用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为了加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建设,湖北省出台了《2010-2014年湖北被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计划从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时间里,分期分批对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进行轮训,每年培训1000人。与此同时,在农村、企业、社区建立实践基地,让优秀的哲学社会工作者到实际工作部门和基层挂职锻炼。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有作为的时代。湖北要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从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跨越的目标。”罗清泉书记为湖北社科研究设定了一个基本目标。他要求全省社科界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构建湖北特色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