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心灵生态

    ——过程哲学研究的新进路

    孙磊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16日   11 版)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美国过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过程哲学与心灵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和中国台湾、内地的30余位学者汇聚一堂,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宣布中国过程学会成立,这是中国过程研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过程研究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会议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过程哲学与心灵生态的培育

        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克莱顿教授认为,心灵生态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心灵生态是一种由现代视角向建构性后现代视角的理论转型。心灵生态学认为人类与其他所有生物是“内在关联的”,我们施于其他生灵的或好或坏的影响将成为它们自身的一部分。因为人类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命之网上的一部分。心灵生态学绝非一种抽象的哲学或一套理论原则,它是一种心境、情志,一种意识,一种生活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认为精神实践对人的心灵生态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祛除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外在化、功利化和工具化,从而使人与自然、社会协调起来。精神实践是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它既不同于人际关系的实践,也不同于平常所说的物质实践,而是一种追求或诉诸于精神自我改造过程的实践。美国整合教育中心总裁特雷莎博士认为心灵生态概念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如何保存我们人类共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如何实现人类对生态的积极态度的转变。她主张必须恢复心灵生态以重新唤起城市中的年轻人保护自然的愿望,帮助他们保持对心灵平衡的自觉,她认为只有依靠整合教育才能实现技术和心灵生态之间的平衡。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俞懿娴教授认为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加剧环境的危机,威胁到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存在状态,她提出要为心灵生态寻找一个哲学基础,主张通过恢复和重新阐释东西方自然哲学的传统,如《尚书》、《易经》及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等来解决生态环境的危机。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智慧

        南开大学乔清举教授从《五经》和历代史书中的史料出发,系统整理了儒家对于动物、植物、土地、山脉、河流的生态性态度。他认为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生态文化,儒家把整个自然作为一个由气的流行而贯通起来的有机统一体,要求维持它们作为自然的一个环节的作用,反对人为地阻断气的畅通,反对肆意开掘自然资源。中科院科学技术研究所张超中研究员从中医学的角度论述了自我修养理论。他认为中医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掌握了精神成长的规律,能够在“天人合一”原则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精神的根本性潜力,并以医学的方式卓有成效地服务于社会。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心就是要使人时时处于“神明”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维护生命间的生态平衡。北京外国语大学陶秀璈教授认为心灵生态的失衡,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失衡。他提出儒家哲学,特别是陆王心学在人的心灵生态的和谐建构中,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有着共通之处,因而有希望创造出解决我们现时代危机的新东西。中国社科院王志跃研究员就本性的存养及其现代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他认为本性存养与心灵生态二者是内在一致的,这为建立心灵生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方案。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克里福特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应该突破技术层面的理解,进而在经济增长、资源保护和防治污染之间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康的精神框架,而这必须与人的心灵联系起来,同时要到中国传统思想中去寻找答案。

    作为新哲学形态的生态哲学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认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建构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必不可少的哲学的革命。生态哲学认为,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万物都处于生生灭灭的过程之中,真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应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类只有重视心灵生态的培养,才有可能走出生态危机。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妮妮教授认为过程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过程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对生命解释的生态模型,而在对生态模型的生命解释过程中,社会性别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这是生态哲学在新时期下的新的哲学形态。王治河博士认为关于如何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可以看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应对之策。而要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折,需要人类在思维方式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他认为中国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过程思想,具有重要的生态意蕴和当代意义,它有助于消除现代人的二元对立思维,可以救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心灵危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杨富斌教授认为要解决当代西方心灵哲学面临的诸多难题,就需要从怀特海机体哲学视角探讨人的心灵本质。而要保持心灵生态的和谐,就要处理好心灵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心灵与机体的关系,心灵与社会、自心与“他心”的关系,还要着力加强自我修养,处理好自身心灵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他特别指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生哲学精华等,都是培育和健全心灵生态的重要哲学养料。

        这次研讨会表明,过程哲学和心灵生态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们围绕着会议主题,充分发掘了怀特海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心灵生态的思想,这些都为心灵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同时,作为解决现实生态危机的可能性途径,心灵生态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加以检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