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至时,对于中国经济的走势,有人预测会是低迷的“L形”,有人估计是二次探底的“W形”。事实证明,我国工业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划出了完美的“V形”轨迹。
“工信部刚一组建就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接踵而至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的严重冲击。”回顾“十一五”,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用“昼夜兼程”来形容工作推进的艰难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性。
11月9日,在和记者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中,李毅中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一个具体数字。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经历者和见证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已经印在这位工信部部长心中。
记者:“十一五”我国工业经济的一个最大亮点是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这其中,“V形”反转是如何实现的,工信部做了哪些工作和努力?
李毅中: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是实体经济,工业是重点,企业是难点,毫无疑问,把工信部推到了第一线。当时的情形的确很严峻,今天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出口大幅下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大量增加。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及时出台一揽子投资计划以及10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提出制定了165项实施细则,对于工业实现止跌回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实现“V形”反转经历了16个月的艰苦努力。2008年6月份工业增幅为16.1%,2009年年初降至最低点3.8%,在2009年底工业增长又回到16.1%,正好划出了一个“V字形”。而工业增速的快速回升,成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工信部紧紧抓住“技术改造”这个关键点,争取国务院批准设立了200亿元的中央财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转型升级。2009年共安排企业技术改造资金230亿元,完成技改项目4441项,带动总投资6326亿元,拉动倍数28倍。
其次,工信部代拟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推动联合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18项配套文件,着力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这一最为突出的问题。
此外,工信部积极围绕扩大消费和开拓市场,落实并完善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1364.5万辆,同比增长46%。
经过共同努力,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率先回升向好。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预计全年增幅可达13.5%左右。
记者:“十一五”工业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重新进入了调整增长的通道,这一成绩的确来之不易。但是,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是人们最为期待的,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如何改变?
李毅中:现在我国工业的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工厂”。我觉得“中国制造”不是一个贬义词,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关键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中低端,不仅要能制造,还要会设计、能创造。
记者:我们知道您提出了一个工业增加值的概念,认为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现实,这是一种什么含义?我们怎么提高它?
李毅中:中国工业“大而不强”,一个集中的表现就是增加值率低。
所谓工业增加值,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减去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非固定资产投入价值的余额。工业增加值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就是工业增加值率,它是衡量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为26.5%,国际水平在35%-40%。
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就要增加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减少能源资源消耗等成本投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体而言,一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二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三是大力加强质量管理,引导扩大消费,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四是稳步推进兼并重组,提高规模经济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记者:工业实现“由大变强”,关键是找对突破口。“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讨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六个与工信部有关,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排到了第一位,请您介绍一下排序的标准是什么?
李毅中: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
次序的排列并不说明重要程度,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我们正在迈入信息时代。二是信息技术是推动力、倍增器,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积极应对西方国家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的挑战,努力抢占互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制高点。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们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我想说的是,第一,现有雄厚的工业实力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相结合,而不是另搞一套新的产业体系。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是新技术,只有技术的创新突破,才能催生、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优先搞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其他行业重大技术的攻关研发,用新技术支撑新产业的发展。
目前,工信部承担着“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飞机等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实施进程。
第三,要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科技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疏通渠道。
记者:工业产品质量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与行业的管理和标准的制定都密不可分。今后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李毅中:加强质量管理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改进品种、提高质量,下大力气提高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把银行的钱拿出来,把潜在的消费变成现实的消费呢?只有通过创新品种,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可以使产品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创造消费,引导消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而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成为现实。
未来,工信部将逐步建立工业产品技术和质量的信息发布制度,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