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11月14日电 记者易运文今天获悉,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的“大豆回家”项目,在大豆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31个大豆基因组重测序揭示遗传多样性和进化选择模式”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为全球大豆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带来新的科学启示。
研究人员运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17株野生大豆和14株栽培大豆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SOAP软件v2.18比对到大豆的参考基因组上,总共发现了630多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建立了高密度的分子标记图谱。同时通过SOAP-denovo软件分别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行组装,从而鉴定出了18万多个两种大豆中获得和缺失变异(PAVs),得到了在栽培大豆中获得以及丢失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