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三峡工程蓄水达175米高程已有10天。如今的三峡,宛如一幅壮阔俊美的“平湖秋色图”,绵延千余里……全世界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这座不同寻常的大坝之上,见证了那个值得载入人类水利史册的“中国高度”。
175米,一个简单的数字,为何会有如此“魔力”?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程前往“水电之都”宜昌,采访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期待能从这位“老三峡”身上找到答案。
冲刺“175”: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三峡蓄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曹广晶的回答显得干脆利落。
曹广晶介绍,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解决了技术因素以后,关键是要考虑人们的可接受程度。“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一级开发,一次建成”,是三峡工程既定的建设方针。分期蓄水先是蓄到156米,再冲刺175米。至于什么时候蓄到175米,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个是泥沙淤积的情况,当时在泥沙问题上有争论,有人担心会由此导致重庆港的淤积,需要在156米高程观察一段时间;第二个是移民的情况,一百多万移民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蓄水进度与之息息相关。
2003年第一次蓄水之后,三峡公司每年都会对新的观测数据进行论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在动态中把握三峡库区泥沙淤积情况。“这是三峡蓄水的需要,也是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曹广晶说。研究表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江上游泥沙减少的趋势比较明显,156米水位泥沙淤积的情况远远好于预期,对蓄水进展有利。
“蓄不到175米的话,移民心里也不高兴。”在曹广晶看来,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蓄水达到175米的重要前提。为了三峡蓄水,库区老百姓搬了家、砍了树,国家和三峡公司也给予了相应的补偿;一旦蓄水水位没有达到175米,老百姓会有意见,会觉得做出的决策判断不科学,移民干部的工作就更难做了。
技术要求达到了,泥沙问题论证了,移民难点解决了,还要做许多解释说服工作。许多人对蓄水达到175米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一直存有疑虑,尤其担心会对重庆港造成灾难性后果。为此,有学者还联名写信反对蓄水至175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曹广晶认为,试验性蓄水至175米设计高程,就是为了检验有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
2008年和2009年,三峡工程曾先后两次冲击175米,结果却未能如愿。对此,曹广晶显得十分坦然:“2008年是第一次冲击175米,初期蓄水所引起的滑坡、库岸再造,再加上汶川地震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影响,最终没有成功;2009年主要是干旱的影响,上游来水特别偏少,两湖地区又出现严重干旱,三峡工程根据国家的指令,停止了蓄水,服从社会效应,服从公共利益。”直到11月6日,“175米”这个让国人期盼了多年的数字才真正刻在了中国水利史的史册上。
回首“175”:每一步都经得起考验
“三峡工程每走一步,都要有充分地科学研究论证,要经得起各方面的疑问。”曹广晶清晰地记得三峡工程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打造一座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千年工程”,是所有三峡建设者始终不渝的目标。
最高蓄水位设计为175米,是充分论证之后得出的结果。曹广晶解释,水位越高,淹没土地和需要搬迁的人口就越多,投资相对要高一些;水位低,淹没少,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防洪、发电和航运能力都受到限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进行三峡工程实施方案论证,最后确定三峡大坝的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用了40多年时间。
按照设计,175米的坝前水位将维持大约两个月,保持到今年12月底。然后,根据上游来水量和下游用水需求,水位逐渐消落。今后,三峡水库水位将在145米和175米之间变动。曹广晶说,试验性蓄水到175米后,面临的最大考验将是长江两岸的库岸稳定。“经过三五年的水位不断起落,边坡会趋于稳定。”曹广晶对此信心十足。
长江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今年汛期,三峡工程迎来全面建成以来的第一次“大考”。期间,三峡总公司先后进行了7次调整库容,累计拦蓄水量266.3亿立方米,抵御住了每秒7万立方米洪峰。对于这一“成绩”,曹广晶显得十分满意。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曹广晶正在公司18楼办公。“看到书架顶上的书有明显的晃动,并能听到墙角放的东西相互挤压有声音,那时候我就判断是地震,但我一点不担心。因为三峡工程建设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证,不可能发生大的地震。”地震发生后,办公楼里的人都往下跑,曹广晶是最后一个下楼的,余震还没有消失,他又第一个上了楼。
地震发生过后仅仅半小时,三峡大坝和库区各个监测点的数据汇集到了曹广晶这里。接着,由他亲自拟定的两条消息很快就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出去,一条是“初步判断,地震震源距大坝近1000公里”,一条是“各种观测数据表明,三峡无异常”,及时消除了大家对三峡大坝的误解和担忧。
感受“175”:创造人水和谐新境界
“按设计规定,175米蓄水完成后,三峡工程将全面发挥防洪、发电、通航和补水等综合效益。”曹广晶“勾勒”出了一幅人水和谐的新图景。神奇的“175”,正在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搬迁后的城镇,都是依据175米水位来建设的。这里的老百姓长期临水居住,和水息息相关,如果蓄不到175米,他们一定觉得不习惯。现在他们离水又近了,心里会舒服一点。”长期与“水”相伴、以“水”为业的曹广晶,十分理解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蓄水175米以后,最为直观的变化可能要数川江航道了。过去的急流险滩,如今变成了碧波万顷的坦途。专家测算,在这条深约70米、平均宽度约1100米、长达660公里的“黄金水道”上,万吨级货轮可由宜昌直抵重庆,航运成本可以降低四分之一以上。
长江流域的枯水期即将来临,拥有175米水位的三峡水库将为中下游补充更多的水源。“蓄水到175米以后,下泄流量将不少于每秒5500立方米,对中下游的航运、生态以及工农业用水都将起到重大作用。”与此同时,曹广晶还给记者算了另一笔“经济账”:蓄水达175米后,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将达800亿度,比156米蓄水位每年要多100多亿度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曹广晶笑着说,“175”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三峡的环境。如今,绵延千余里的三峡画廊,已然成了国内外游客首选地目的地之一。在这里,他们不仅能看到“风韵犹存”的“老三峡”,也能见证“风光无限”的“新三峡”,“人水和谐”之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