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广泛、方式多样、水平提高、增长迅速。”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给出这样的评语。
“十一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走出去”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即使在去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形势下,各项业务仍实现逆势上扬,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走出去”现状如何——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全球第5,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是本年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漂亮一笔。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
而2009年的数字中透露的信息更令人欣喜——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565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输出大国。
截至2009年底,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劳务合作稳中有升,累计签订合同额6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投资的结构正在优化,质量稳步提升——
2009年,并购投资占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34%,对外投资从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等多种形式扩展,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对外承包工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好转,高级技术劳务派遣比例上升。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这些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陈健提请注意,“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存量的1.3%,投资规模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陈健认为,欧美海外企业多占据行业高端,中国企业大多仍处于中、低端行业;国际化经验不足、管理人才缺乏;海外市场占有比例较低等,都是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必须完成的转变。
“走出去”带来什么——2009年境外纳税106亿美元,解决当地43.8万人就业
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房建竣工面积累计约7000万平米,修建道路约6万公里,电站装机容量约350万千瓦。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非融资支持,相继宣布了112亿美元的信贷支持。
“走出去”,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鲜活力:在拉动出口、稳定就业的同时,对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出去”,也给投资东道国带来了种种益处:资金、技术、就业、税收,凡此种种。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东道国经济建设,关注当地民生发展,增强了东道国自主发展能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
据统计,2009年境外中资企业实现境外纳税106亿美元,雇用当地员工43.8万人,为东道国培养了大批当地人才,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能力。
陈健历数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倾注和投入——
通过资源能源合作,帮助东道国提高资源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帮助东道国建设交通网线、通讯设施、城市给排水以及学校医院,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东道国资金缺口,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质量,维护劳工合法权益,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走出去”最缺什么——近六成大型企业关注全球化人才
2007至2009年,商务部会同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共组织10期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训1000余人。今年,110名国有骨干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提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专题培训班中受训。想为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解人才之渴,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要获得持续发展,下一步的瓶颈在哪里?
陈健的回答是人才。他认为,只有赢得大量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人才,中国对外投资才能赢得未来。
调查显示,对全球化人才,尤其是国际市场经营者的关注已经得到近六成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的认可。
陈健认为,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是当务之急。而培训的重点不是技能,而是在跨体制、跨文化的工作环境中,培养适应国际需求的理念、观念、做法以及语言能力。“这样的培训不仅要在在职人员中进行,更应该深入到大学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中,应该从学历教育开始抓。”陈健强调,“与此同时,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引进人才,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招聘人才,使得人员自由流动,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陈健透露,今后五年“走出去”战略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末,“走出去”战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实现飞跃发展,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初具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离不开政府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离不开企业参与国际投资合作的热情和信心,更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的有力支撑。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