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1日 星期一

    文明记忆永存史册 人类梦想再次启航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李 慧 李金桀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1日 01版)

        10月31日,上海世博园花团锦簇,游人如织,与往日不同,人们的脚步似乎比往日慢了许多,似乎要细细回味六个月来世博带给世人的文明记忆……

        10月31日,世博最后一天,20点整,飞碟型的上海世博会文化中心,高朋满座,灯火辉煌,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在此举行,为六个月的精彩演绎画上圆满的句号。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用不熟练但却充满真诚的中文热情肯定地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是中国的成功,这是上海的成功。”

        世博精彩,难说再见

        73岁的佟大妈已经是第12次来世博园了,曾经是一名技术人员的她对文化和历史有着浓厚兴趣,“中国馆、德国馆、沙特馆、石油馆是四个必看的馆,”说起世博园的精彩,她如数家珍。

        对世博,我们难说再见。在十几亿中国人心中,上海世博会即将远行,但却将一个民族复兴的世纪梦想永远留存:100年前,有为青年陆士谔在小说中虚构了在上海浦东举办世博会的情景,这个充满梦想的中国人,开启了一段百年民族追梦路:从“荣记湖丝”到“东方之冠”,从积贫积弱到民族复兴,从经济振兴到科学发展,上海世博会向世人讲述了一个民族复兴的动人故事。

        对世博,我们难说再见。因为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更因为它汇聚了人类的创新思想、创新设计、创新动力。正因为此,当飘动着触须的“种子圣殿”、 沙漠风情浓郁的“月亮船”、犹如弗拉明戈舞裙的“藤条篮子”获得世博大奖时,观众才不会吝惜他们的掌声和喝彩。

        这掌声的背后,是科技、文化和历史带给我们的力量——

        从园区内4.5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到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等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从生态节能建筑、垃圾自动收集,到江水源热能采集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世博园处处透着科技之美;

        从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到希腊的雅典娜神像,从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传世之作到丹麦的小美人鱼……世博园的珍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让人们充分体会到历史之美;

        从原汁原味的非洲土风舞到华丽恢弘的法国宫廷舞,从热情洋溢的阿根廷探戈舞到凝练简洁的日本能剧,从欢快的英格兰民乐到优美典雅的中国京剧……平均每天一百多场、总计2万多场次的文化演艺活动,荟萃了绚丽多姿的各国文化的精髓,给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让我们体会着文化之美。

        举国之力,世界智慧

        在历史长河中,184天只是短短一瞬;但上海世博会的这184天,在人类文明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 

        “作为一名世博人,我的心情和全国人民一样,既有激动和自豪,也充满了留恋与不舍。”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如是说。

        看似平常的这句话背后,是广大世博会的组织者、建设者、工作者、参观者、志愿者的真诚、智慧和汗水。

        世博会期间,8万多名园区志愿者为参观者奉献了最灿烂的笑容和最周到的服务,人们亲切的称他们为“小白菜”;近二百万名城市志愿者活跃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热情服务成为解读中国的靓丽名片……在世博闭幕演出现场,电视短片《心的接力——志愿者的故事》和观众一起回顾了志愿者风雨无阻默默服务世博会的184天。当志愿者代表手牵上海市盲童学校学生走向舞台,现场掌声雷动,有的观众眼中浸满热泪。

        英语的《红河谷》、法语的《玫瑰人生》、俄语的《红莓花儿开》、阿拉伯语的《微风吹起来》……闭幕式上,由各国国家馆长和参展代表演唱的互动情景歌舞令全场沸腾了。世博会,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民欢聚在一起,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

        上海世博会搭起了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各种文明交融互鉴的平台,创造了一个个“世博之最”:246个参展方,打破了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保持的1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纪录;超过73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打破了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6400多万人次的记录;创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和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成功兑现了“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之承诺。

        文明记忆,梦想启航

        从柏拉图追求“造幸福之城”开始,千百年来,人类对和谐城市就一直孜孜以求。作为人类文明的盛会,世博会更是记录了每一个探寻的脚步。

        一切始于世博会。翻阅150多年的世博史,犹如品读一本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清晰传来……

        无论是1851年大英万国博览会奏响人类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强音,还是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开启人类“电气时代”的征程;无论是1974年美国坎波斯世博会将人类带入环保新时代,还是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揭示出人类、自然和科技协调发展的新关系;每一届世界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天,上海世博会,用8年的努力、184天的精彩,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一个新坐标:

        这一坐标上篆刻着绿色、环保、低碳等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园内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高达4.6亿兆瓦,各类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超过千辆,馆内陈列的最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不计其数……

        这一坐标上也篆刻着人类追求平等、交流、和谐的共同愿望:14个太平洋岛国和13个加勒比海岛国首次集体亮相世博会,有的国家还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世博会历史上首次设立残疾人馆“生命阳光馆”……

        ……

        在世博闭幕演出现场,大型互动歌舞《星空下告别·为明天》歌声中,全体演员依依不舍地向观众挥手再见,向这届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告别,人们心中有惜别,更有憧憬。

        上海世博会已经闭幕,但这不是终点,人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梦想将借此再次启航。

        (本报上海10月31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