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一位武汉老人的“西藏故事”

    本报记者 夏 静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27日   01 版)

        “情深意厚似狮泉河水永远流长,冈底斯山和圣湖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杨昌林的一首感怀诗中,记者摘录下了这两句。质朴的词句,寄托着这位七旬老人对雪域高原难以割舍的情怀。发生在他身上的“西藏故事”,延续了45个年头,至今仍然在讲述。

    难以忘怀的“高原往事”

        近日,记者专程驱车走访了故事的主人公——武汉大学体育部退休教师杨昌林。

        老人家的墙壁上,悬挂着古朴庄重藏族唐卡卷轴画,画上的布达拉宫雄伟而壮观。“这是一个藏族学生送的,有一些年头了。”老人介绍说。对面墙上,杨昌林妻子次仁德吉的遗像上,披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在狭小客厅里的餐桌旁,杨昌林开始向记者一行讲述他所经历的“西藏故事”。

        1936年,杨昌林出生在湘西。1965年8月,他从武汉体院毕业。当时,学校仅有的两个赴藏工作“名额”,引来了一大半毕业生的“争夺”;最后,凭着强健的身体和优异的成绩,杨昌林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抢”到了进藏名额。

        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一个藏族姑娘走进了杨昌林的心田。她的名字叫次仁德吉,当时兼任杨昌林的翻译。1969年3月,两个年轻人结了婚,他们将家安在了雪域高原上。“藏族人民把这么优秀的女儿嫁给了我,我永远心存感激。”如今,虽然德吉已经离自己而去,但杨昌林老人片刻不曾忘怀。

        “扎根西藏,干一辈子!”从昌都到阿里,杨昌林的“海拔”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与藏族同胞的情谊也日渐加深;1972年,杨昌林参与筹建阿里地区体委并任干事兼教练。由于语言不通,他不得不靠一遍又一遍的动作示范来训练学生;一遍、两遍、三遍……

        对于一个生长于平原地区的人来说,高原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意味着巨大的体力消耗。尽管杨昌林体质很好,也难免有吃不消甚至发生危险的时候。1976年,杨昌林突发高原性心脏病,闯了一趟“鬼门关”;从死亡线上回来以后,地委领导给他的“命令”是:“不许再回西藏”。

    情牵雪域的“江城故事”

        1978年,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限深情,杨昌林和妻子双双调入武汉大学,把家从“世界屋脊”搬到了东湖之滨。后来,杨昌林虽然曾经两回西藏,却因为身体原因再也没有能登上海拔最高的阿里。

        身处江城的杨昌林和妻子,始终没有忘记那熟悉的雪山草原和朝夕相处的同胞。刚到武汉的那一年,夫妇俩听说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的气候,全身长满疙瘩,又疼又痒,就千方百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消息一传开,武汉高校里的藏族学生就认定了这对“阿爸”和“阿妈”。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杨昌林家中陆续有了许多“新面孔”。每年新学期伊始,他都要请来武汉高校读书的藏族孩子吃“迎新饭”;每逢周末和节日,藏族学生们还会以学校为单位,轮流来这里吃糌粑、喝酥油茶。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都是这个家里最大的“新闻”。

        2008年初,受雪灾影响,南方地区交通大面积瘫痪。当时,杨昌林已经回到湖南老家准备与80多岁的姐姐团聚。“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得回去看看!”

        回到家中,70多岁的老人只休息了6个小时,就赶往10多公里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年货——那里的东西比学校超市便宜一些,老人的退休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坐公共汽车来到武大门外,扛着40多公斤菜,老人在校园结冰的路面上走一段歇一会儿,走到家门口时,汗水已经和着雪水湿透了全身。从藏历年三十到藏历初七,杨昌林足足忙了8天,将滞留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中吃“团圆饭”。

        “孩子,记住,这里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这句话,杨昌林对藏族学生们说了整整32年。2005年2月25日,妻子德吉离世。弥留之际,这位藏族阿妈最惦记的也是这个“家”:“我走了,‘家’不能散。”出殡那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戴白花,同唱《青藏高原》为阿妈送行。遵照德吉的遗愿,她的骨灰一半留在武汉,一半撒到了西藏故乡。

    永不停止的“爱心接力”

        记者此行,本打算采访故事的另一名主人公——陈琳,却由于她有事外出而未能如愿。根据杨昌林老人介绍,她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曾是杨昌林女儿杨红梅在西藏时的汉族同事。1995年,陈琳从西藏调到武汉后,就成了这个家的常客,也成了藏族学生的另一个“知心人”。

        “耳闻目睹,时常流泪,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这是陈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如今,74岁的杨昌林体力渐不如前,陈琳作为“后备军”参与到了“爱心接力”。今年国庆节期间,藏族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杨老师爱心工作电话”上增加了一串新的数字——陈琳老师的手机号。

        正是受到了这份爱心的熏陶,学业有成之后的藏族孩子也没有忘记他们“武汉的家”和家中的“阿爸”、“阿妈”。2000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回藏工作后,南木珍每年教师节都会给“武汉的家”寄钱。藏族学生巴桑卓玛为德吉编织了一件毛衣,德吉生前一直珍藏;2009年,西藏举办“大时代的物证”征集活动,这件毛衣获得一等奖,杨昌林当即将5000元奖金捐赠给了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在采访中,杨昌林还提及了另外一位“老西藏”——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杨松书记在西藏的30年中,有15年工作在阿里地区。2009年藏历新年的大年初一,他专程来到武汉西藏中学,慰问全校师生,并用藏语向大家祝福新年。今年秋季,在杨松书记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国规模最大的西藏中学在美丽的武汉东湖之滨落成。

        杨昌林夫妇有一女一子,均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姐弟俩像父亲当年一样,主动放弃内地工作机会,先后去了西藏。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仍留在父母当年工作的阿里地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