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在生命禁区守望安宁

    ——记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舒春平 本报通讯员 李凌志 文启润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6日 09版)

        在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平均不足海平面50%的西藏羌塘,驻守着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他们用“向有限的生命打张借条,把无限的忠诚献给祖国”的忘我精神,在生命禁区演绎出一个个挑战极限、守望安宁的感人故事,荣立集体一等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守护在无人区鬼门关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雁石坪至安多138公里的无人区段,海拔5000多米,气候恶劣,时而狂风暴雪,时而大雨冰冻,连牛羊误入都很难活着出来。武警那曲支队就守护在这里,保障青藏铁路一路畅通。

        那曲支队七中队进驻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没有营房,就支起帐逢;没有水源;就化冰取水……他们每天坚持24小时交叉往返式巡逻,检查每一辆过往车辆、每一座桥涵,不放过任何可疑人员。“黑、紫是这里的专利。因紫外线强,官兵脸呈黑红色;因缺氧厉害,嘴唇都发紫。”七中队中队长孙福林介绍说:“每名战士两天巡逻一次,颠簸10多个小时。高寒艰险,连巡逻车都有高原反应,配发不到1年减震钢板断裂3次!”一次,鬼门关风口段有20米轨道被崩塌的积雪和石块埋住,影响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通过。七中队官兵不顾疲惫饥饿,用手扒,用肩顶,经过1个多小时奋战,把铁轨上的积雪和石块清理干净。3年来,官兵巡逻4万多公里,排除各类险情50多起,确保了青藏铁路平安无阻。

        2008年8月,上级通报十多名不法分子将翻越唐古拉山,企图窜入拉萨。那曲支队支队长金柱率领官兵奉命在海拔5100米的沱沱岭设卡堵截。他们每人背负30公斤物资,过冰河、越达坂,经过5小时急行军,按时到达指定地域,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硬是坚守了5天,将不法分子一网打尽。

    “哪里险要,就在哪里练兵”

        海拔5106米的开心岭,山高路陡,冰峰如剑,历来是砺兵之险。这里,徒手行走相当于平地负重60斤。要在此处练兵,“万一出个事怎么办?”有人劝:“还是慎重点好。”

        “要履行使命,哪里地势险要,就在哪里练兵”,那曲支队政委张曙光态度坚决。一声令下,部队向雪山冰谷开进,围绕“走、打、吃、住、藏”等,创造出多项新战法新训法,有8项被上级推广。支队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所有中队都是“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涌现出一大批“神枪手”、“捕歼能手”和“攀登尖兵”。

    “决不让一名群众挨饿受冻”

        1998年春节、藏历新年前夕,那曲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300多公里外聂荣县藏琼玛乡群众面临断粮断炊。

        “决不让一名群众挨饿受冻!”武警那曲支队运输中队队长李兴华带领11名官兵,载着满满6车吃、穿、烧、用的东西,向聂荣县藏琼玛乡赶去。没想到,这一去,竟走了一个月。

        冰雪封路,车队艰难前行,携带的粮食越来越少。除夕夜,车队宿营于海拔6400多米的山顶。李兴华把队伍集合起来,望着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听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眼眶湿润了:“战友们,今天过年,我们会餐,内容有两项,一是每人一碗红烧猪肉罐头煮稀饭,二是饭后回帐篷集体输液。”越往前,道路越难走,粮食也所剩无几。开始,每人每天两块压缩饼干;第21天,连一粒饼干渣也找不出来了,12名官兵彻底断粮。6辆东风卡车上装着不少粮食,饥饿的官兵谁也没去动一手指头。他们硬是靠食用路边冻死的牛羊,在饥饿和疲劳中强撑着,又过了6天。当车队终于开进藏琼玛乡时,受灾群众捧着洁白的哈达,齐唰唰一片站在雪地中,一声声高喊“共产党万岁,金珠玛米万岁!”时,李兴华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此时,又冷又饿又累又病的12名武警官兵中,有8名晕倒在驾驶室里……据介绍,仅去年以来,武警那曲支队就在西部五县一区重大雪灾等10多次救灾行动中,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抢救各类物资100余吨,保护经书1000余卷。

        3年前,那曲支队二中队指导员范红平发现无儿无女的藏族老大爷桑巴病倒在路边,主动承担起照顾责任。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纸上贴在老人床前,每月送去米、面;时间一长,老人叫他为“布”(藏语是儿子的意思),而他也称老人为阿爸。老人去世,范红平按照藏族风俗细心安葬,受到藏族群众称赞:“桑巴这个汉族儿子,胜过亲生儿女!”

        从2005年起,那曲支队所有干部自愿从每月工资里捐出25元到35元,建立助学基金,资助了23名特困学生。支队官兵近年还参加地方重大经济建设项目16个,为农牧区培训1200多名实用人才,与43个贫困乡镇建立扶贫挂钩点,维修公路60余公里,义务种草10万余平方米,新建小学1所,开展新农村小康示范共建点9处,被那曲地委书记边巴扎西称为“深受那曲人民爱戴的好部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