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淮河流域已基本
    形成防洪减灾体系

    作者:记者何平、李陈续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4日 04版)

        本报蚌埠10月23日电 水利部部长陈雷今天在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60年来勤劳智慧的淮河流域人民,遵循“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彻底扭转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面貌,为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明显提高。

        据了解,经过60年的治理,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已达到10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总体提高到50年一遇;淮北重要跨省支流的防洪标准除洪汝河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外,其他均提高到20年一遇。部分易涝洼地的排涝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重要排水河道的排涝标准达到或接近3年一遇。

        陈雷表示,60年治淮伟大成就令人鼓舞,但今后的治理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而艰巨。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贯通南北、联结东西的交通枢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瓶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