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20日 星期一

    迎亚运,广州文明总动员

    本报记者 赵 达 李 可 张景华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20日   03 版)
    文明出行你最棒。 资料照片

        提 要

        兢兢业业的广州人不仅用智慧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发展奇迹,同时也营造出日益和谐文明的城市氛围。如今,为迎接亚运会这场体育盛宴的到来,广州正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知礼的自觉意识,刷新城市整体文明高度,掀起一场文明总动员。

        “早晨”、“多谢”、“唔该”、“对唔住”……在广州街头巷尾,诸如此类的广式礼貌用语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每天早上见面时亲切温暖的“早晨”,已成为广州的文明“名片”。

        从20世纪80年代首倡“友爱在车厢”到为人所熟悉的“微笑在广州”,从“广州市民文明公约”的颁布到市民文明行为突出“十大亮点”,从归纳总结《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到人群熙攘的“市民礼仪动漫大赛”,兢兢业业的广州人不仅用智慧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发展奇迹,同时也营造出日益和谐文明的城市氛围。如今,他们正以崭新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文明风尚迎接亚运盛会的到来。

        文明礼仪融入生活

        一本小巧精致的“口袋书”——《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曾一纸风行,走俏羊城。出版短短三个月内,印发24万册,学礼、知礼、懂礼、习礼在广州蔚然成风。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是2005年广州市组织专家学者编撰的,涉及衣食住行以及言谈、交往、娱乐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市民表示,许多“前所未闻的礼仪”,都能在礼仪手册里学到。

        “礼仪手册就像一本行动指南,告诉市民怎样做是符合礼仪的,怎样做不符合礼仪。”在广州大学副教授、《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副主编刘树谦看来,5年间,广州的文明礼仪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市民的公共生活层面,包括坐车、购物、吃饭、办事等,人们学会了宽容,不文明现象少了,磕磕碰碰也少了。

        除了礼仪教育,为让市民逐步摈弃陋习、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广州市在市民日常生活细节上的引导也下足了功夫。以文明交通为突破口,广州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周”活动,至今已举办34场,在全城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出行”氛围。“广州市民十大文明行为亮点”评选活动开展以来,经专家学者评定,广州人好礼貌、公交车船让座、见义勇为不胆怯、勤俭节约作风好等榜上有名,这种全民参与的评选也影响到了更多的市民。

        “就算我试了衣服最后不买,服务员也没有半点怨言,走的时候还对我说‘谢谢光临’,广州人这个习惯真让人舒服。”前不久,来广州出差的蔡先生特意致电广州媒体,表扬广州商场里的优质服务,对广州人的文明用语赞不绝口。

        蔡先生眼中的文明现象,也有数据佐证。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中,广州名列第5。而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公交的让座率平时超过95%,高峰期也有80%。礼貌用语随处可闻,自觉投币坐公交,公共场合排队等候……这些文明细节已成为广州人的生活习惯,并凝聚成这座城市独特的文明神韵。

        志愿服务为城市文明添彩

        “靓女,你真棒!”在青年志愿者小林的带领下,107路公交车上的全体乘客向一位刚刚为他人让座的姑娘竖起了大拇指。不少细心的广州市民发现,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大拇指”——让座时,身边的乘客会对你竖起大拇指;拾起垃圾扔进垃圾桶时,环卫工人会对你竖起大拇指……这就是当前遍布广州街头的“大拇指行动”。

        据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冯建标介绍,作为首个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每天约有6000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引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文明意识,赞扬文明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大拇指行动”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全市有超过100万人次的市民通过大拇指行动参与到公共文明创建中来,活动影响和覆盖人群超过200万。

        此外,广州还开展了公益、健康、环保、诚信、礼仪等系列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参与志愿服务的大中小学生、团员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居民达423.82万人次,服务时间136.95万小时。

        8月1日零时,是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的截止时间,全国报名总人数超过90万人,其中,广州市民尽显东道主本色,报名人数占86.2%。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杆,志愿者的微笑是一座城市生动的名片。广州是我国志愿服务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广州人的“志愿者情结”由来已久,他们的身影一直活跃在羊城的大街小巷,为公共秩序和城市文明默默出力。

        有研究岭南文化的专家指出,“志愿者情结”源自广州这座城市的性格,是城市传统的沉淀,它与其他许多的优良传统一起,共同构成新时代的“广州人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广州人精神”越来越丰富,广州城市的文明形象也愈发彰显。

        亚运带来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100天、90天、80天……随着亚运会的日益临近,广州也将这场体育盛宴作为检验市民礼仪风范的平台。于是,借助重大体育文化盛会的历史契机,提高市民文明知礼的自觉意识、刷新城市整体文明高度,融会到了“文明有礼迎亚运”的系列活动之中。

        8月8日,“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做文明有礼的广州人”礼仪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广州再次掀起了提升城市文明礼仪水平的高潮,亦成为亚运前夕一次文明总动员。

        其实,早在2009年,广州就组织开展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争做好市民,当好东道主”——“亚运广州行”市民素质提升系列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月实践活动等。据统计,仅去年广州12个区就组织开展“迎亚运”各类主题活动3330场,参加市民达380万人次。

        为了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和人文环境,广州还向市民免费派发《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迎亚运英语100句》20余万册,市、区两级共制作印发宣传单张、小册子、海报等各类宣传品总计1317万份。

        前不久,广州市文明委还特意向市民征集“亚运文明公约”,促进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启动“亚运文明东道主”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以传播文明亚运理念;举办“广州为你喝彩”文明观赛教育活动,努力形成“文明、热情、懂行”的观赛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广州市民的文明礼仪素养有望得到一次明显的提升。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玲希望亚运留给广州的最大收获,是通过“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承办亚运会,广州人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文明有礼的广州人,正在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