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1日 星期六

    科技让文化产生裂变

    ——深圳华强集团走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作者:本报记者 易运文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1日 01版)
    华强子弹时间拍摄系统。本报记者 易运文摄

        坐在舒适的观影室里,却好像一会儿置身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形色各异、扑面而来的海马、鲨鱼似乎触手可及;一会儿又穿行在丛林密布、野兽出没的原始旷野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转眼间,慈祥和蔼的圣诞老爷爷就亲切地站在你的身边,为你送上一个充满温馨的圣诞祝福……这些变幻莫测的神奇场景和动感强烈的惊险刺激,是记者在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特种电影观摩室里亲历的体验。这些被称为“环幕4D电影”、“环境4D电影”、“悬挂式球幕电影”等名称的电影,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特种电影。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裁李明告诉记者,目前华强是世界上能够生产特种电影类型最多、技术最先进的文化科技企业。这些特种电影在华强集团自己打造的第四代主题公园里播放后,深受观众追捧。许多电影已经走出国门,成了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和最新电影科技手段的窗口。

        许多媒体都将华强称作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领跑,是由于华强集团走出了一条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是由于华强集团找到了一把“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万能钥匙”。这条路径和钥匙,为华强集团文化产业的腾飞插上了一双强健的翅膀。

        科技:

        让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华强集团早期是一家以做电子产品起家的高科技企业。科研力量强、产品科技含量高是它的特色。当它一旦涉足文化产业,它的高科技强项就发挥了惊人的裂变效应。在华强集团推出的各种文化产业项目中,处处都可以清晰地找到高科技打下的烙印。

        华强集团研发的各种类型的特种电影,便是文化与科技叠加从而使文化产业的价值产生裂变效应的一个成功范例。

        特种电影是一个结合机械设备、智能系统、灯光舞台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综合性展示体。特种电影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于普通电影的来自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的震撼体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华强集团就已开始涉足特种电影的研发及制作,并于2002年在美国获得了180度环形银幕立体电影成像技术发明专利,在国内亦先后获得数字环幕立体电影制作方法,曲面电影投影系统及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迄今为止,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已经研发出10多种不同种类的特种电影,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家能研发制作所有种类特种电影的公司。

        特种电影的制作离不开华强背后强大的技术团队、各种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高科技设备的运用。目前华强不但拥有世界上先进的运动捕捉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REDONE高清数字摄像机,等等,还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和研发,在特种电影制作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目前已申请的专利有图像曲面矫正技术、视频无缝拼接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在特种电影制作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地位。

        科技让华强集团的文化产品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华强集团已成功开发了40多部各类配套特种电影影片。打上了“华强制造”烙印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电影,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秘诀:

        “创、研、产、销”一体化是万能钥匙

        “创、研、产、销一体化是华强集团找到的一把发展文化产业的万能钥匙。”李明坦率地向记者透露了华强集团这些年成功的秘诀:“中国的许多文化企业为何缺乏竞争力、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关键是有些企业可以研发,但技术成果不能转化为产品和销售;有些企业可以销售,但又不能研发,受制于人。华强不仅可以直接研发,而且研发的产品可以不做销售推广,在自己的主题公园里播放就成了最好的销售广告。”李明充满自信地说。

        李明说,为了使华强的文化产业能够形成规模化经营,华强集团以创新为动力,并借鉴国外同行经验,提出了从创意开始直至市场销售一体化,即融创、研、产、销为一体,形成以市场为目标的多元化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各个不同领域之间互为上下家,互相依靠和支持,形成一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具有共同市场的文化科技产业链。

        这条多元化产业链又让华强集团首创了一个文化产业多元化市场平台。该平台将动漫、电影、游戏、衍生品、网络、主题公园等多个原本相互独立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此外,华强还从市场角度首次将文化、旅游、科技三大产业整合为一体,形成了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市场,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三驾马车”,逐步形成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动漫、特种电影、游戏、主题公园为产品,以旅游、电视网络、互联网络、休闲娱乐等为多元化市场格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运营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规模、资金等问题。为文化产业加快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由华强集团打造的芜湖方特欢乐世界第四代主题公园,便是这种文化产业多元化市场平台的代表之作。作为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中国第一个第四代主题公园,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代表了当今国际主题公园的主流。公园内集中了众多主题鲜明的高科技项目,综合运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带给观众出神入化的视听感受,让游客充分感受到难以忘怀的震撼体验。 

        目前,除了芜湖,华强集团还在重庆、汕头、泰安等地投资建设了第四代文化科技主题公园,而且在辽宁、山东、湖南、河南、安徽分别建立了具有文化产业生产功能和展示功能的大型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上述产业基地建成后,将迅速扩大华强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规模,为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起到强大的引擎作用。

        目标:

        让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插上了科技翅膀的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仅用短短十年时间,便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曾多次来到华强集团参观指导。在华强,他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希望,并殷切地对华强提出: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李明说,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产品要有高科技含量;二是要有让别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三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目前,华强集团这三个条件差不多都具备了。

        事实上,华强集团为走出国门已经作足了准备。

        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几年前就注册了在国际市场使用的产品名称以及品牌商标,并同步在美国及欧洲、亚洲等年度国际大型专业展览上投入大量资金,宣传自主创新品牌以及产品。

        走出去,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李明介绍,为了保持旺盛的创能力,华强集团正在打造包括特种电影研究所、数字图像技术研究所、电影后期制作技术研究所等八大研究所。“科研创新要把目光放远,要由应用开发研究向理论基础研究拓展,紧跟国际前沿的产业技术,产品才能具有竞争力。”李明说。

        华强集团通过十年时间,先后设计和开发出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硬件与软件结合,完全自主创意,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这些产品包含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特种电影系统、动漫制作系统、游戏制作系统等多个方面。

        目前,华强集团已经将70套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环幕4D影院输出到美国、加拿大等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出租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配套特种电影影片超过20部。中国第一个出口国外的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已在伊朗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建设完成;华强同南非、乌克兰等国就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合作项目也正在进行之中。另外,华强部分优秀产品还进入了全球知名媒体尼克频道等国际主流媒体频道和欧洲市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