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0日 星期五

    南海之滨的人才摇篮

    ——走进琼州学院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10日   07 版)
    琼州学院自行车赛获得冠军
    省市领导视察琼州学院
    奥运火炬三亚首传纪念活动琼州学院分会场
    教育部领导为琼州学院授“教育援外基地”牌匾
    舞蹈《黎山神韵》
    理工教学楼

        三亚,祖国最南端一颗璀灿的明珠。

        这里有恢宏壮阔的大海,金光闪闪的沙滩;

        这里有迎风摇曳的椰林,四季飘香的水果…… 

        这里还有魅力四射的热带风情……

        在烟波浩渺的南海之滨,在四季如春的美丽三亚,耸立着一座别具特色、被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应用型人才孵化器的高校——琼州学院。

        在翡翠山城崛起  伴随南海涛声壮大

        琼州学院创办于197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本科综合院校,校园面积1500多亩,拥有两大校区-- 一是坐落在世界闻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三亚校区(主校区);二是坐落在海南中南部生态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市五指山校区。

        2008年,随着海南省省长罗保铭的一声开工令,三亚校区开工建设,标志着琼州学院的办学空间由五指山向三亚拓展,突破了在五指山办学空间狭小的瓶颈制约。2009年顺利实现主校区向三亚转移。目前,校园面积由771亩扩大到1522亩,校舍面积由17万平方米增加到38万平方米。2010年8月至年底还将完成在建的校舍15万平方米。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三亚校区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原则,已完成4.4万平方米二期学生公寓,正在建设中的3.2万平方米的图书信息中心楼、5.9万平方米(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专家楼、留学生院、学术交流中心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楼、0.77万平方米的校行政办公楼,0.75万平方米的艺体训练中心及校区主校门工程、以及7.1万平方米的教师村工程项目,将按计划于2010年底先后竣工交付使用。一个建筑一流的、花园式的现代化校园初见规模。

        作为海南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公办本科高校,琼州学院在海南省高等教育布局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海南的公办高校绝大部分是在省会城市海口(海南北部),而中南部,民族地区的五指山和最南端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公办本科高校就只有琼州学院一所。这也注定琼州学院必然要承担更多海南中南部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育及民族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义务。海南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原基础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琼州学院专门成立了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仅2009年,在培训办班方面,全年共举办包括全省中、小学教师脱产培训、中学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与提高培训、中信泰富万宁公司员工技能培训在内的各类培训班 5个,培训总人数292人。琼州学院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依托民族地区的办学定位,以及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办学理念,成为了琼州学院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独树一帜的办学优势和强项。

        为加快琼州学院三亚校区的整体建设,为海南中南部地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促进以三亚为轴心的中南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琼州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了琼州学院三亚校区的省市共建工作问题,并在2008年开始将三亚校区列为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今年1月召开的海南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罗保铭省长所做的《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推进省市共建琼州学院”列入其中,省政府和三亚市政府在项目建设用地、资金安排、市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重点支持,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三亚市委市政府在三亚土地供应紧张、地价似黄金的情况下,协调海南农垦总局等部门,在三亚荔枝沟,划拨土地700多亩给琼州学院办学。为解决三亚校区建设资金问题,三亚市政府以市政府捆绑式的模式为学校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亿元人民币,省政府给予头2亿贷款的头8年贴息,三亚市政府为后2亿贷款贴息。三亚市还主动为校区外围道路(育才路)建设投入近2000万元,投入供水设施建设约118万元,供电设施建设约280万元,绕城高速公路通过校园架空又增加了2000多万元。在建设过程中,省市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和现场办公,关心和帮助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创新育人理念   培养特色人才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办学理念、育人理念,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学习型、实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2008年7月,《诗刊》向全国征文,被选中的作者将能获得1.5万元出版经费。琼州学院20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罗毅寄过去的作品得到青睐,获得了1.5万元的出版经费,学校给予他4000元支持,2009年6月,当时大三的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花开在伤口边上》。这是琼州学院第三位在校期间就出版著作的学生。

        近年来,琼州学院不断完善“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实行“基本素质+专业能力”(或“系统性+倾向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学生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转变。学校在2006年、2009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也是海南唯一获国家一等奖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05-2009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二是由注重校内转向校内校外联合培养转变。积极探索面向市场、“订单式”培养方式,如旅游管理学院与三亚的高级酒店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每年在毕业前都被各星级酒店提前录用。各二级学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三是由主要国内培养开始转向与国外高校培养相结合的转变。近几年来,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频繁。教育部10家教育援外基地之一也落户该校。2009年,奥地利应用科学大学校长Dr. BOYER,美国麦克马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麦克马科先生、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国际事务顾问詹晶旭女士、英国高地岛屿大学伯斯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罗伯特·切尔及夫人、英国驻华首席代表甘戴维先生,乌克兰卢甘斯克达拉斯·舍甫琴科民族大学С.В.Савченко(维克多)副校长,欧亚太平洋学术网络总裁Winklehner女士先后来校访问。武耀廷校长应邀出席了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学校应邀出席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的教育部第七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校际间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09年,学校先后与奥地利应用科学大学签署了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与欧亚太平洋网签署了入网协议,与日本东京大学、城西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同时,学校第一批留学互换生一行4人已于2009年11月12日到达乌克兰卢甘斯克达拉斯·舍甫琴科民族大学留学,该校的6名互换生也于当年11月19日到达琼州学院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留学生活。互换留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志着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  创建品牌高校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坐落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前沿阵地三亚市的琼州学院,自然要乘这股东风加快发展。琼州学院人敢为人先,勇闯新路,重组机构和学科方向。为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综合实力,学校根据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信息智能岛、生态省的社会发展战略,为适应和服务海南(尤其是三亚),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大胆打破了原有12个教学系和教研室的建制,组建了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并按理论与实践教学自成体系的做法在全校组建九大实验中心,同时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组建起新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

        以学科专业课程组建新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在学校第二轮干部人事聘任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体制变革,管理权限逐步下放,二级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重大事情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充分发挥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高校管理模式,如各二级学院的院长原则上必须是教授职称。

        和谐的人文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琼州学院聚集着一大批富有人文情怀和理想追求的教授群体。学校现有教职工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占60%以上,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30%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45%以上,聘请外籍教师多名。各学科均有一批教学资质卓越、经验丰富且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的学科带头人与中青年学术骨干,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省优秀专家津贴的专家、学者多名。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启动“百名博士”和重点学科人才引进工程,2年内已引进博士50多名和学科带头人若干名。聘请瑞典林雪平大学终身教授刘大可、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马勒特教授、北京大学王建国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或客座教授。

        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人才。随着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名师引进和学校原有教师的重点培养,推动了学校的蓬勃发展。2009年学校已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已有8门省级精品课程、4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3个省级筹建重点实验室。本科专业由筹建升本时的2个增加到2009年的29个,本专科专业从近30个增加到58个,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法、农等六大学科门类,现有环境科学研究所、食品研究中心、数学与信息科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民族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机构,2008年12月,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获批在学校揭牌成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三亚城市节点也获批在三亚校区设立并已开通。学校将形成以旅游管理科学为龙头,民族研究(如黎学)、热带生物学、生态环境等学科为特色,汉语言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与电子信息等新兴学科为主体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此外,在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建设“海南民族音乐研究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中山大学等对口支援学校的合作,借助外部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联合办硕士生教育,为办硕士研究生点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生源扩大到全国26个省、市、区的琼州学院,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从2004年近3000人增加到今年的12000多人。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质量是生命,学科是龙头,创新是灵魂,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人才发校、服务活校、管理旺校办学理念的琼州学院,植根于海南民族地区这片热土,立足于民族地区这片热土,形成了面向民族地区和服务海南的立校之本。在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办学”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在未来10年内把琼州学院初步建成国际化、开放型、地方特色鲜明的品牌大学,综合实力居于我国同类院校的前列。

        海浪滔滔,春潮叠涌。历史把琼州学院这所年轻的高校推向了新的潮头。面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新挑战和新机遇,她必将勇立潮头,去创造新的一片灿烂辉煌的新天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