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09日 星期四

    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

    ——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研讨会发言摘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09日 07版)

    因展演而引发的思考

    王祖皆

        前不久刚结束了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又迎来了由文化部主办的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应该确立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价值观

        胡锦涛主席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将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担负着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激发奋斗精神的作用,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文化经济化的大潮中,文化产业也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传承力也更决定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的投入,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应该把艺术和娱乐区分开来

        社会需要娱乐文化,社会更需要高层文化。歌剧被人喻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可喜的是这次展演既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青春之歌》、歌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又有中央歌剧院荣获文华大奖的歌剧《霸王别姬》和最新推出的歌剧《热瓦甫恋歌》,为展演增了色,添了彩。

        对于国家级的艺术院团而言,除了个别具有娱乐性的品种以外,应该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用经典作品的精彩演绎,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抵制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风。

        三、应该保持文化的定力,增强文化的自信

        近些年来有一种现象,即不惜重金拼命要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个人音乐会,以此作为“走向世界”的标志。有些作曲家公开表示,要写一部像西洋正歌剧一模一样的中国歌剧,把“像”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岂不知,模仿得再像也是别人的东西,而且是别人过去的东西。中国歌剧就得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让外来的艺术形式服中国的“水土”。这些在老一辈歌剧工作者中已经解决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难道我们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再走一遍吗?前不久,我看了朝鲜民族歌剧《红楼梦》,它是以咱们的越剧《红楼梦》为蓝本创编的,服饰、布景、道具,台步、身段、手势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真切而感人。据说此轮演出后,他们还将创编《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都是我们的大文化、大品牌,别人在搞,难道我们不更应该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吗?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们应该保持文化的定力,建立文化的自信。

    保留是剧目的最高境界

     康式昭

        国家艺术院团是各个艺术门类的最高水平代表,优秀剧目又是它们推出的各种剧目当中最好的,而保留剧目又是优秀剧目当中经过时间、市场和群众检验的一批拔尖剧目,看了这些剧目,我觉得收获非常大。

        保留剧目能够保留,是剧目的最高境界。舞台艺术是活体艺术,它不同于案头读物,所以它必须生活在舞台上,能够世世代代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心灵的启迪,身心的愉快,这是舞台艺术生命力之所在。而且对于有成就的艺术家来说,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个新的艺术的创造,所以说保留应该是作为舞台艺术剧目的一个最高境界。要重视保留剧目。

        前些年我们重视了新创,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我觉得是需要的,因为那个时候很凋敝,很荒凉,现在部领导有一个新的做法,就是奖励优秀保留剧目,它就适应了或者叫做顺应了戏曲艺术或者戏剧艺术的规律,就是保留是它的最高境界,而且保留也应该是我们演出的一个最高的追求,要让我们的剧目,新创的也好,过去流传下来的也好,要让它能够留得下,立得住,还要传得开。因为前些年大家关注于评奖,有些忽略了应该将保留作为我们主要目标,我们一直把获奖作为最终目标了,有的戏得奖之后向各级领导交差了就封箱退出舞台,完成任务,从根本上违背了戏剧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我们应该遵循的一个根本的方向。

        我还想说一点,保留是跟我们国际演艺行接轨的一个最好的方式,或者叫做最佳的接轨。1993年我到过德国慕尼黑,那里的巴伐利亚歌剧院请我们看贝多芬的歌剧和柴可夫斯基作曲的一个芭蕾。歌剧最初推上舞台是1805年,到我们看的时候已经是180多年了,现在已有二百多年了。二百多年贝多芬的这个剧目一直存活在舞台上,当时我看的时候上座率是百分之百,它不仅保留了二百多年,而且不知道换了多少批演员。我们现在逐渐地建立起保留剧目的制度,还要建立起保留剧目轮流上演的制度,这些都是从保留引申出来的,我们要保留它,要完善它。

        这次连着看了三台芭蕾舞剧,《奥涅金》、《天鹅湖》和经典选萃。其中《天鹅湖》有了新的改进,它排的是第四个版本,最后的结尾不是喜剧,而是悲剧。就是说保留剧目还可以不断提高,包括我们移植引进国外先进剧目也可以有新的版本,新的面目,这是非常好的。本次保留剧目展演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性的做法,我觉得值得肯定,需要细致地总结。

    我的四点感想

    姚  欣

        非常高兴参加文化部中直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观摩活动,我谈四点感想:

        第一点,国家院团的优秀剧目展演,真正体现了代表性,导向性,我作为一个曾经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的人,由衷地表示祝贺。

        第二点,我觉得这一批剧目质量都相当高,在人才上体现了国家水平,在某些艺术品种上也体现了国家水平,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一些小意见,一个是《满江红》。《满江红》好戏,开幕戏,但《满江红》里岳飞的词没用好,《满江红》这个作曲应该是主题音乐,应该是古曲京剧化没搞好,我还不满足,虽然改编很好,这是一个小意见。

        《这是最后斗争》,大家说好,我也认为很好,但是我觉得现在几个名演员,电视剧演的太多了,很多台词不到位,舞台剧的特征不到位。《向上走,向下走》这个戏我感动得掉泪,但是不应该搁在这里,我觉得应该搁到文化部搞的小剧场的艺术汇演里,来正面引导小剧场向高品位发展。

        第三个问题,歌舞节目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整体包装,轻一个一个节目的创造。我很怀念中央歌舞团解放初期的荷花舞、红绸舞和中央歌舞团当年创作的很多歌曲,像管桦、乔羽,那个时候我们中央歌舞团多少作曲家和词作家?歌舞的内涵应该是一首一首歌,一个一个五分钟,八分钟节目的积累,才能搞出《东方红》。新时期初期的舞蹈,像总政歌舞团的《海燕》,民族学院的《奔腾》,以及承前启后的贾作光的那些节目,都令人难忘。你没有一个一个具体的舞蹈,没有具体的一首首歌,搞出来一个晚会只能玩形式,玩灯光,玩高科技,投入几百万元,几千万元,但是原创东西太少。

        第四个问题,我认为现在的歌剧创作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文学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第二个问题,我们这里有两个歌剧院:一个是中央歌剧院;一个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上世纪五十年代文化部布局,“中央”搞洋的,“中国”它的传统是《兄妹开荒》、《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以及后来的“三红”——《红岩》改编的《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之后又有了芭蕾、交响乐,外国有的我们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有,是我们民族的。但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歌剧民族的路再怎么探索,再怎么走,还要不要中国民族的歌剧?仍没有很好地解决。是不是一定要搞得跟中央歌剧院一样,写不了大剧作,就不是好音乐家,我觉得这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国家·艺术·市场

    ——二○一○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歌舞类)印象

     罗 斌

        国家品质。参与本次展演的3家中直歌舞院团共搬演7部作品,旨在集中展示国家歌舞艺术形象,塑造高品质的歌舞演出质量。题材上,或古典经典重编,如中芭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涅金》和“精品荟萃”等,或“传统再造”,如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爱的伊甸园》,或全新创作,如中芭舞剧《牡丹亭》、东方的《秘境之旅》、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古今一体的贯通思维里实现多样化的表达,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架构,服务于多层面的文化需求;体裁上,或舞剧、歌舞剧,或舞蹈诗、标题歌舞晚会,艺术样式皆归于正统、主流系列,“正襟危坐”中寻求突破与创意;品格上,追求艺术反省社会生活的能力,发掘艺术探讨生命经验的深度,在更加广阔的审美时空中表达创作的主体意识和时代的文化精神,寻求二者的契合与显现,是此次作品的主旨立意。从这个层面上说,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言着“国家规格”与“国家品格”,体现了当今歌舞艺术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同时,精品意识与“教化”功能并举,用艺术的高品质实现文化产品引导社会、教育民众、推动发展的功用,既是此次展演的目的,也是其手段。此次展演,基本达成了这样的诉求。

        艺术市场。艺术和市场,是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有时相斥,有时相吸,有时协同,有时分离;但无论如何,良性互动是最终旨向。这是机制体制改革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此次展演,一方面,突出全方位市场运作的特质,真正调动艺术作品的内在生命力去激发观众参与和主动界入的热情,努力发掘票房潜力,为艺术品争得演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最终的生存与发展源于其自身艺术品质的高低,事实证明,无论是何时、何地,真正赢得观众的永远是品相上乘、制作精良、呈现完美、气质高雅的作品,质量是艺术市场长治久安的永恒生命。《天鹅湖》、《奥涅金》、“芭蕾荟萃晚会”的经久不衰,《牡丹亭》的独立意识,《秘境之旅》的个性表达,《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破冰之举,《爱的伊甸园》的常变常新,都试图在艺术与市场的博弈中占得先机,寻求一个上佳结果。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文化产品,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要求了双向的高档次、高水平。这意味着,国家院团的产品必须代表国家气象,而且,必须依凭于艺术质量。

    在创造中积累优秀保留剧目

    王安葵

        文化部一系列举措:包括全国优秀保留剧目评奖、全国优秀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和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对促进戏剧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这次国家艺术院团展演的剧目看,许多是优秀的保留剧目或有可能成为保留剧目。以国家京剧院为例,这次参加展演的五台剧目有四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并保留下来的,《曙色紫禁城》是新创作的,都达到了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满江红》、《柳荫记》、《大闹天宫》、《杨门女将》四部戏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改编的。这次重排是对优秀剧目的传承,又是一次新的创造。过去各个时期创作的优秀剧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期的特点和局限性,在创作观念上,表现手法上,与今天都可能有距离。所以今天重排这些剧目时,不可能原样不动。近年人们常说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这是正确的,特别是对昆曲这样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艺术,必须有足够的尊重。但“敬畏”绝不是说在继承传统时可以不进行创造,事实证明没有创造的继承不可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另外,传承优秀剧目一定要有好演员。只有优秀的演员才可能把优秀剧目的精湛之处体现出来。当然传承优秀剧目又是对青年演员最好的培养途径。这次国家京剧院就起用了一些青年演员,都达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而像《杨门女将》这样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演出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体现了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规律。

        新剧目一定要有创新点,不然就等于没有增加什么。我认为《曙色紫禁城》是一部有创新点的优秀剧目。它在人物性格的开掘上,对京剧有新的突破。观众对“这一个”慈禧是感兴趣的。这并不是对慈禧有新的历史评价,而是说对一个历史人物从真实生活的角度、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人物越真实、有血肉,才越有艺术力量。

        舞台展现也新颖大气。我认为国家京剧院这几台戏的舞台设计在虚实、新旧的尺度上是合适的。我想应区分“大制作”与必要的舞台新鲜感。传统京剧的一桌二椅是一种虚拟性较强的舞台样式,但并不是说京剧就是“贫困戏剧”,所以,新戏有新设计,传统戏重排要有新的舞台面貌,都是必要的。

    优秀保留剧目的催生与积累

     林毓熙

        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唯一的戏曲剧院,国家京剧院此次展演五台剧目,除《曙色紫禁城》为新创作剧目外,《满江红》、《柳荫记》、《大闹天宫》和《杨门女将》均为剧院几十年来积累的优秀保留剧目,体现出剧院领导尊重历史、珍视传统的文化自觉,和“重振剧院雄风”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剧目的催生和积累是剧院的生命力,优秀剧目的积淀和传承是显示剧院实力的标识。经过几代艺术家的耕耘,国家京剧院对丰富的京剧艺术遗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继承和发展工作,催生和积累了大批优秀保留剧目,并形成“阵容整齐,艺术严谨,风格清新”的剧院风格。

        《满江红》由马少波、范钧宏、吕瑞明创作,郑亦秋导演,音乐创作刘吉典。《柳荫记》由马彦祥改编自川剧,京剧大师王瑶卿任艺术顾问并编曲。《大闹天宫》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悟空形象。范钧宏、吕瑞明创作的《杨门女将》,五十年久演不衰。正是这些激扬着创作者创造活力和智慧的优秀剧目,构成一个个脚印,划出了剧院几代创造主体的生命轨迹。 

        二、优秀保留剧目需要传承。按照“人在戏在”的戏曲艺术规律,优秀剧目代代相传,要使其具有相对稳定的品格;但传承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这次复排时,《满江红》剧本音乐等均有“移步而不换形”的改动。它表明:优秀保留剧目的继承,是站在前人肩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还要在充分展示当代艺术家艺术潜质和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这是继承优秀保留剧目的重要前提。

        三、优秀保留剧目需要传播。具有文化力的优秀剧目,可因其历史文化底蕴,即作品内蕴的审美价值及艺术价值,在不断传播过程中,延续艺术生命力。以《杨门女将》为例,在它五十多年的历程中,不仅为国家京剧院几代艺术家“铺设了一个成就未来艺术家的舞台”,而且为全国许多院团和艺术院校提供了足以展示院团和演员实力的剧目。如陕西戏曲研究院青年秦腔团,在2008年移植改编了青春版的《杨》剧,以充满活力和青春靓丽的演出,博得国内和港澳台地区广大观众的赞誉。

    引领潮流国家队、排头兵的风采

    项  阳

        近期有机会在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观看了国家级院团一批优秀剧目的演出,在饕餮文化盛宴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引领潮流的“国家队”和“排头兵”的风采。32场剧目不可能遍览,我观演的剧目涉及歌剧、舞剧、歌舞剧、京剧和合唱等,在这中间,有传统、有移植、还有原创,既有国内又有国外,风格迥异、色彩纷呈,可谓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舞台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科技等发展生发出多种艺术样式之时它依然能够特立独行。一些本土生长的艺术样式,由于传统的积淀深厚,剧目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即便是换了诠释者,由于传承链环形成了体系化的发展,因而依旧会得到观众的认同,经典毕竟是经典。有意思的是,舞台艺术特别在意这种经典,毕竟经典是集数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戏曲的乐队,与演员的配合那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出神入化。在现场我们看到,观众的掌声多次送给乐队,这是对这些保腔大师们最高的奖赏。

        诸如交响乐、歌剧、芭蕾等艺术形态属于引进的品类。经过一个世纪的消化吸收,越来越多地为民众所接受,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融入了以城市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在从国外引进艺术样态的同时,国家团队也特别注重引进其经典剧目,当然其诠释者是我们自己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频频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如此说明其已经具备了国际级的艺术水准。从剧场的实际演出效果看,特别是经典剧目,观众们同样对这些外来艺术赞不绝口。

        艺术当然需要不断有新的创作出现。在原创剧作中,我选择了刚刚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的中央歌剧院的《霸王别姬》。这部歌剧所选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用歌剧这种形式加以诠释。脚本的确是立意高远且非常洗练,仅用两幕就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之所以失败揭示得深刻到位,令人回味。人物形象塑造丰满生动,表演可谓酣畅淋漓,无愧文华大奖。确为国家团队原创中的精品。

        在观演之中,也有一些作品尚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当然,原创很难一步到位,能够成为经典毕竟需要千锤百炼。

    愿乞新匠意彩墨画春山

    ——二○一○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观感

    周传家

        文化部精心设计、高度重视,国家艺术院团的艺术家和广大演职员,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倾情投入,激情创造,使展演高潮迭起。出现了满城争说、好评如潮的轰动效应。展演活动充分展示出新时期国家艺术院团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风采,不仅极大地丰富、提升了首都艺术舞台,而且将以高端艺术水准和巨大的辐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

        继承创新,焕发光彩。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涵盖了京剧、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和民族音乐会等各种艺术门类。荟萃了国家艺术院团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的一批优秀剧目,以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繁荣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充分体现出唱响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导向和格局。

        中外经典剧目、精品保留剧目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是此次展演的重头。中国京剧院在这次剧目展演活动中,不仅以《满江红》成功打炮,而且陆续上演了包括《柳荫记》、《大闹天宫》、《杨门女将》等传统经典剧目和新编历史剧《曙色紫禁城》等五台大戏。这是国家京剧院首次大规模老中青少四代齐整阵容亮相,展现出京剧国家队的实力、风采和风格,赢得广泛赞誉。

        根据小说改编的芭蕾舞剧《奥涅金》被誉为20世纪国际舞坛的旷世杰作,由“戏剧芭蕾”大师克兰科编舞,柴科夫斯基创作音乐。中央芭蕾舞团本着“中国芭蕾,融会世界”的方针,吸纳中外资源,倾情创新品牌,以“芭蕾戏剧化、舞蹈现代化、唯美古典化、高雅市场化”为追求目标,打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奥涅金》。本剧借鉴中国戏曲虚实相生、写意传神的艺术精神,吸收东方艺术的元素,将戏剧性情节、程式化表演、高难度技艺、虚拟的舞美结合起来,具有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得到广泛认可。 

        原创新作,有声有色。在这次展演中,原创新作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又以历史题材居多,如京剧《曙色紫禁城》,歌剧《霸王别姬》,儿童剧《太阳鸟》、《西游记》,芭蕾舞剧《牡丹亭》等,表现出对历史题材的深入开拓、颖异感悟,体现出时代精神。

        中央歌剧院的歌剧《霸王别姬》是一部史诗性抒情悲剧,故事仅有两幕:“火烧咸阳”、“十面埋伏”, 简于情节而重于人物的性格冲突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在音乐表现上则遵循歌剧艺术规律,尊重并吸收传统成果,音乐结构完整,突出声乐表现主体,力求达到歌剧的、民族的、声乐的、人物的以及大众审美的统一。 

        中国儿艺千方百计建立长效机制,催生艺术精品。大型神话剧《太阳鸟》取材于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山海经》,巧妙地改造了“后羿射日”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爱护自然和环保的意义。 

        现实题材的原创新作,有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红玫瑰与白玫瑰》、《向上走,向下走》、《都市囧人》,歌剧《热瓦甫恋歌》、《青春之歌》,歌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大多原创新作剧目都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注意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选取巧妙的角度,表现对现实的关注、思考和感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