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要求,从9月1日起,将对电话用户实行实名登记制;专家表示,实行手机实名制是大势所趋,中国正面临一个崭新的移动信用体系的到来——
自从垃圾短信泛滥之日起, 要不要实施手机实名制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如今,终于一槌定音!
根据工信部要求,从9月1日起,将对电话用户实行实名登记制,并将分两个阶段进行:从9月份起对新增电话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待相关法规出台后,用三年时间做好老用户的补登工作。
由于目前我国固定电话已基本实现了实名登记,因此,实名登记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手机用户。据悉,在我国目前的8亿手机用户中,未实名登记的有3.21亿户,其中中国移动2.1亿,中国联通0.88亿,中国电信0.23亿。因此,手机实名制不仅事关几亿普通用户,而且对于电信运营商、街头报亭手机卡销售商乃至整个社会都影响巨大。
专家表示,实行手机实名制是大势所趋,中国正面临一个崭新的移动信用体系的到来。
新老手机用户登记如何实施
所谓手机实名制,就是指电信运营商在办理移动电话入网手续时应当登记用户资料,其中个人用户应当登记用户有效证件所载的姓名和编号等个人资料,单位用户则应当登记单位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据了解,手机实名制涉及的主要对象是预付费用户,比如移动的神州行、动感地带,联通的如意通等。因为上述业务的手机卡不必到营业厅办理,在报亭随时可以买到。而对于所有的后付费以及3G用户,由于必须在营业厅才可以办理,因此都已经实现了实名制。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预付费用户”占总用户数的比例超过七成。并且,这些城市通过报刊亭、杂货店、超市等社会渠道销售的手机卡远远大于营业厅销售的数量。因此,如何去处理庞大的非实名用户群,如何规范社会渠道的销售,进行有效的个人信息重新登记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运营商自有的营业厅很容易做到硬件改进,人员培训等。但是对于零散的社会代理销售点,运营商应该考虑如何规范管理,这需要一个过程。”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陆续下发客户入网实名制的通知。对于未登记的老用户,由于数量众多,目前运营商只能采取告示提醒的方式,而不会强制执行。发现一个,就登记一个;同时,用各种办法鼓励老用户登记。例如中国联通已出台政策,拟用业务发展、话费奖励等方式,鼓励未实名登记的老用户进行补登。
运营商与手机用户的利益如何兼顾
由于垃圾短信、手机不良和诈骗信息频现,2004年我国就开始了关于手机实名制的正式讨论,并提上议程;之后,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刘玲玲、广东省人大代表李德锋等多人提交过提案和议案,呼吁通过实名制打击垃圾短信、手机色情及诈骗。
“这周我收过两次这样的诈骗短信了,说我的信用卡被扣除1200元年费。如果不是同事提醒,我险些上当。”手机用户赵梦秋对记者说,当前刷卡骗局、楼盘广告之类无穷无尽的“信骚扰”让人无可奈何。
根据工信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用户对垃圾短信的举报达到了261720件次。我国手机用户每周平均收到短信43.4条,其中垃圾短信12.0条,占比27.6%。其中,74.54%用户收到过欺诈类短信,近2/3的用户收到过房地产业推销短信和违法出售票证类短信。
记者采访日本手机用户高桥满里了解到,由于实行了手机实名制,她到日本的6年时间,从未接到垃圾短信。
“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姚璇表示,垃圾短信一方面占用了有限的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塞;另一方面,也给广大手机用户造成了精神侵害,甚至经济损失。
今年4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表示,我国将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推进手机实名制的实施,修订《手机信息管理办法》,加强备案审核。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专家和用户都对手机实名制持肯定态度。通信专家项立刚认为,从长期看,手机实名制无疑是一个趋势。
“众望所归”则是通信专家曾剑秋的第一反应,“每一个人都有通信自由,但这种自由应该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手机实名制除了保护个人用户,更是对信息流畅的一种保障。”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运营商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推行手机实名制,同时,运营商还应该主动研究更多方案来助力手机实名制更好地施行。
“手机实名制的意义,还在于它是3G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姚璇表示,如今,移动商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移动支付、移动钱包、手机门票等服务已经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随着3G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需要验证身份后方可使用。因此,实名制将会促进移动信用体系的建立。
监管与保护隐私能否相得益彰
从目前情况看,手机实名制除了要赢得用户和运营商支持外,还得搬开横在面前的“绊脚石”:一、假身份证的辨别问题;二、经销商的监管问题;三、补登记的工程浩大;四、如何防止用户个人信息被泄密。若这些“绊脚石”不搬开,实名制将有名无实。
专家表示,鉴于目前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假身份证,因此在推进之初,运营商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在身份证识别终端上下工夫,比如采用证件扫描仪,在确保手机实名有效性的同时也可简化操作流程。
由于手机号码与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个人的隐私,公民有权对其保密,也有权要求因为职务关系接触这些信息的人对其保密,除非用户自愿公开这些信息。因此,在实行手机实名制的过程中,应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手机的隐私不被泄露。
项立刚认为,手机实名制引发的对诚信体制的呼唤,不止是运营商一家的事情。买房、买车、办银行卡,买保险等业务时,也要实名登记,依然存在信息泄漏的问题。
姚璇表示,“实名制”不过是个技术手段,支撑它的基石,是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和监管环节。如何做到通信监管和隐私保护相得益彰,实现实名制遏制欺诈、便利个性化服务的初衷,是值得相关部门深思的。
当然,规范通信市场、建立移动信用体系、进一步提高国民信用意识、促进诚信社会的早日到来才是手机实名制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