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连续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在央视黄金时间的陆续播出,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再次掀起收视热潮——
《洪湖赤卫队》、《江姐》、《永不消失的电波》等作品的出现,明显改变了几年前《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改编剧差强人意的状况,显示了艺术创新所赋予的巨大活力与表现空间。
揭秘历史深度开掘
江姐、李侠、韩英,作为十七年文学电影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几十年来深入人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此前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永不消失的电波》、歌剧《洪湖赤卫队》、电视剧《红岩》(1998年)等诸多创作前史无疑给近期的新作带来压力。所喜的是,这几部创作以真诚扎实的努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陈出新。这首先体现在创作者面对革命历史与红色经典的态度上,创作者显然没有止步于、也并不满足于半个世纪前的红色经典所提供的英雄形象,《江姐》在创作上没有因袭1998年版电视剧《红岩》翻拍的老路,而是沉潜到解秘的史料之中,去重新发现历史、深度开掘英雄的精神情感世界。这一追求从每晚紧随电视剧《江姐》播出的专题片《解秘〈江姐〉》的创作中也能得见,尘封往事中,竟笼罩着那么厚重的历史迷雾,隐藏着如许不为人知的秘秘。电视剧与专题片一虚(构)一(纪)实的配合起到了很好的传播宣传效果,也给电视剧创作预设了更高的观赏期待。
重返历史、揭秘历史,一个个真实可感的英雄重现荧屏,江姐竟是那样年轻,牺牲时只有二十九岁。她并非生而为“江姐”,出场时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身为女性,她不乏柔情,爱儿子爱丈夫……这个江姐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她不再高高在上,更不是坚贞不屈的简单代名词,而是平易、亲切又坚定大气的。韩英除了那“砍头只当风吹帽”的豪情之外,更多了几许女性的温柔。李侠也不再只是那般温文尔雅,而是一位智慧、神勇、侠骨柔肠的全新谍战英雄。
伴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开放,解秘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日益成为可能,不断满足着普通人的知情渴望与求知愿望,这也是近年来纪实审美持续走俏的社会心理基础。同时,平民意识的高扬也让观众很难满足于红色经典中那些高高在上的英雄们,江姐、李侠、韩英等形象的平易、亲民显然契合了这一当代审美吁求。然而,在揭秘历史、塑造英雄人性化、个性化的同时,又不能矫枉过正,一头扎进庸俗化、矮化英雄的死胡同中,而需要以时代精神的高格加以艺术转化,在艺术分寸的把握上,最终显现的仍然是创作者的文化视野与审美趣味。
坚守精神超越经典
红色经典是民族国家寻求独立解放的史诗,是中华大地最可歌可泣的华章。红色经典的魅力首先在于其精神向度,它集中表达了被压迫的人们反抗恶势力、追求正义与光明的大无畏气概,是历史危难中民族脊梁的真实写照。红色经典及其英雄人物在不断影响、塑造着我们的民族灵魂,从而赢得了其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和力量。
《江姐》等几部电视剧改编与创作的成功首先是对红色经典中所高扬的精神向度的准确把握与艺术诠释。不同作品中,尽管人物环境各异,但却有着相近相通的精神气质,《洪湖赤卫队》中的刘闯身陷囹圄,但誓死不向彭霸天下跪;韩英为了保护乡亲们毅然冲出人群,被彭霸天所捉;李侠为了革命出生入死……这些富于光彩的人物形象身上集中了勇敢坚强、忠诚正直、坚贞不屈等人类最优秀的品质,是中华百年近现代苦难历史积淀在民族集体心理的理想人格化身。
《江姐》等作品在准确把握红色经典的精神向度的同时,并未将红色经典奉为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或永不褪色的辉煌典籍,而是努力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丰富、发展并超越红色经典,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赋予红色经典以新的形式和活力,让人们在不断走近那段其实并未远去的、活着的历史时,再度真诚感受英雄情怀。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正是以其不断的诠释参与着红色经典的更新和创造,也是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保持其鲜活魅力的重要文化工程。所谓的当代精神视野既包含着当代人对人性及其丰富性的理解,更呈现出当代人超越历史、反思现实的精神思考及文化意识。拉开一定的历史距离,人们对历史的发现更为充分,理解更为深入,对英雄的诠释更为立体丰满;同时,任何对历史的讲述从来都隐含着与现实的对话关系,并勾连着当代人对时代社会现状的思考。《江姐》中贪污腐化在变节者身上的表现、“狱中八条”对领导人腐化的思想警示等情节无不令人深思。反观现实,私欲膨胀的腐蚀性、破坏性已伤及社会肌体,败坏着社会风气,对这些历史细节的钩沉和表现恰好成为作品观照现实的形象反思。
成熟叙事 多样审美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要追求精深的思想性,需要以高妙的叙事艺术为基础,叙事水平的高下是红色经典改编作品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当下电视剧创作及其叙事艺术在近三十年中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日趋成熟丰富,其中的创作经验给当下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改编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近期几部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在叙事艺术上各有其特色和追求。以《江姐》为例,在坚持还原历史、走近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增添了不少艺术细节,全剧的叙事重心从以前的狱中斗争改为以江姐被捕前的生平为主,这样的调整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早年的爱情婚姻及精神情感的丰富层次,而且自然地扩展了人物的活动天地和表现空间。《永不消失的电波》明显汲取了此前《暗算》、《潜伏》等高水平谍战剧的创作经验,对情节强度和情节秘度的把握较为成熟,让人物命运和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观众。应该说,这一叙事优势虽然是该类型创作天然带有的,但同时更体现了创作者的主动艺术追求。《洪湖赤卫队》中除了赤卫队和彭霸天之间的主要斗争外,赵阴阳的封建迷信组织白极会的破坏、湖匪谢十三与彭霸天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以及国民党正规团的反动力量都大大丰富了原作的叙事线索与内容,使故事更加错综复杂、扣人心弦。
成熟的叙事手法与影像技巧为形成作品的审美风格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特色:《洪湖赤卫队》更多表现正面武装斗争,风格壮怀激烈。《江姐》糅合了多种创作类型元素,增加了谍战故事的惊悚和紧迫,与1998年版的《红岩》结尾的悲凉沉郁相比,该剧更强调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的生命激情和钢铁意志,整部作品也就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基调。《永不消失的电波》则是比较典型的谍战剧,紧张悬疑、秘不透风,努力挑战此前优秀谍战剧的审美高度。如此,近期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中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对曾经的红色经典作品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