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小企业小门店强制退出”值得商榷

    沈峰 《 光明日报 》( 2010年08月06日   02 版)

        针对北京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建议对吸纳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小门店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提高各类市场的开业门槛标准;建议将合理调控人口规模纳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北京市人大的此番建议,在笔者看来,不过又是一个“人口准入”的翻版,如同近年来出现的“学历准入制”、“就业许可制度”等一样,都是以损害自由流动的公民权利和利益共享的发展原则为代价的,值得深入探讨。

        一般而言,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流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人们在不同地区间流动,这是在实现自己的人身权、就业权等各项生存和发展权利,不能随意剥夺。诚然,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确实带来了诸如资源紧张、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压力加剧等问题,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一种“排外”的理由,相关应对政策也不宜违背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的规律,损害流动打工公民的切身利益。

        就“小企业小门店强制退出”的建议来说,首先就与《就业促进法》所要求的“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相违背。在法理上,强制退出小企业小门店并没有法律依据,还是旧有的治理思路。试想,如果小企业小门店合法经营、证照齐全,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又贡献了税收,那么凭什么让他们关张走人呢?

        同样,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的建议,也许有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变的考虑,但不免存在歧视的意味。像在北京,餐饮、建筑、废品收购、保安、清洁、小商小贩等务工领域,以及快递、送奶、送报等用工岗位,多是所谓的“低端劳动力”在做。这些“低端”工作,是北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职业岗位,也为北京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理应分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再说,这些劳动力是多了还是少了,自有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人为地设置一定的标准,恐怕不妥。事实上“低端劳动力”就业有保障,也是体现社会和谐的一面。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就业,做好他们的社会保障,考验着一个地方的治理能力,也彰显着这个地方的发展魅力。

        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北京人口过于集中的根源是由于北京和周边地区发展不平衡所致,所以解决北京人口集中的关键不是驱逐流动人口,而是应该通过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来解决。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着实不易,但正因为复杂,相关政策建议的提出才要慎之又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