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的油画家刘亚明喜欢西方古典油画。1994年,刘亚明赴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并在那里逗留了较长时间,在博物馆研究西方古典大师的作品,尤其对伦勃朗情有独钟。随后创作的作品《伊嫚》、《将TA带入莽荒》、《马蹄莲》、《自画像》等,明显能看到欧洲古典大师的影响。
但是,刘亚明并没有满足于做一个古典主义肖像画家。在后来的创作中,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语言和风格。更确切地说,刘亚明没有沿着欧洲写实油画的道路进行探索和研究,而是尽量融合中国绘画中的书写元素,将欧洲油画逐渐改变成为中国油画。也许刘亚明受到了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写意油画等理论主张的影响。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变化不是由于外在的影响,而是因为内在的要求。刘亚明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艺术家,如果根据性格特征来选择艺术样式的话,与之最匹配的是表现主义油画或大写意国画。这并不是说,刘亚明选择古典主义写实油画是误入歧途,而是说由于性格的影响,刘亚明必定会改变欧洲古典主义写实油画的面貌,将它发展为另一种版本的写实油画。
最近,刘亚明完成了一幅史诗般的大型油画,名为《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1600×300),在长达16米的画幅中,刘亚明并没有采取中国传统卷轴画的散点透视,而是采取了西方油画理性的焦点透视。我们不能像欣赏中国卷轴画那样,由右向左逐步移动视点,而是必须从有足够距离的一个视点,纵览整个画面;否则,就无法感受到画面释放的巨大激情和气势,就无法产生具有宗教感的升华经验。当欣赏者往后退到足够远的地方时,画面变得扁平起来,它很好地暗示了现代生活的扁平化和压抑性。两边的近景和中间的中景处理,形成一种合围的视觉心理效果,仿佛要将站在远处的欣赏者包围在画面空间之中。当欣赏者为了纵览全画而不得不退到远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被拒斥的心理感受;当欣赏者被包围进画面空间的时候,又会产生一种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这种矛盾的心理感受,形成了一种充满动感的心理“冲浪”。我们很难确定自己是身在其中,还是身处其外。这种距离上的矛盾感受,让我们既可以同情地参与其中,又可以拉开距离做理性的反思。
在当代艺术转向小叙事甚或抵制叙事的大趋势下,刘亚明却选择了宏大叙事,是什么力量导致他可以逆潮流而进呢?我想可能是信仰的力量。刘亚明相信人应该有向善的要求,应该有内在的道德约束,世界应该会朝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刘亚明希望用艺术来唤起人们的觉醒。这就让他的艺术越出了画室,不再是技术的炫耀和形式主义的游戏,而是进入了社会,与当代问题发生了关联。当艺术家们纷纷选择以玩世、艳俗的方式拉近与当代社会的距离的时候,刘亚明用一种相反的方式取得了与当代社会的关联,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当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