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前在天津落幕。江苏三队夺得了“嵌入式产品开发”项目一等奖的第一名。现场裁判好奇地询问“英雄出处”,队长周刚刚颇为自豪地回答道“我们是来自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记者:虽然有着50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为办学主体不足五年,在江苏的高职院校中还比较“年轻”。它为何能代表江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并且拔得头筹呢?
马长世(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我认为这次获奖不是偶然的,是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我给你讲个比赛时的细节吧。我校参加这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三位选手,都是二年级的学生。在组装零件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不忘戴上静电手环,并确保接地可靠,而不是将其作为评分项目的“装饰”。很细微的一个环节,却说明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操作规范的训练成效是明显的。
记者:学校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意识培养,是不是得益于地方经济发达的优势?
马长世:苏州经济发达,对高职院校来说,有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势。但是,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苏州正在加快培育新兴高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新兴产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对于学校的规模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是好事;但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人才规格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充满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能做树荫下的“纳凉人”,而要紧跟地方产业的走向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记者:学校具体是怎么做的?
马长世:我们根据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主动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联手培养人才。作为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授权培训中心,我们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建设了NX授权培训中心,双方共同培养学生产品开发研制的能力;与苏州电子产品检验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国高职院校第一个电磁兼容实验室,并与行业合作制定了职业资格标准,培养了全国首批专项技术检验员。今年,学校还被认定为苏州市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最近,我们邀请国内著名的职教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从7月20日起,我们利用暑期组织全校300多位文化和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走访政府部门和兄弟院校,进行为期15天的“专业市场调研”。并且我们将这种做法制度化,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记者:作为一名院长和教授,您怎么会产生这么强烈的“市场意识”?
马长世:我在职教战线工作了20多年,深感职教是最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一类教育,贴近市场的职教才具有生命力。许多企业界朋友向我叹“苦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工作又很困难。这对矛盾,让我们反思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真的满足了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校企“双主体”紧密携手,才能培养出真正能够促进产业发展、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记者:校企携手,通常的做法是学校到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苏工院是怎么做的?
马长世:我常跟老师和学生们讲,最好的技术在企业。“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我们学校已经普遍推行。学生们在大一时就能得到很好的机会,通过面试,去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实习。从公司实习回来的学生跟我讲,原本在他眼里很复杂的笔记本电脑,通过5个月的实习,他对每个零部件都了然于胸,对三星的企业文化也是熟知于心。
此外,我们还把工厂引入校园。目前,有8家企业在我们校园内进行“真刀实枪”的接单生产。我们给这些企业提供优惠条件,企业接纳老师挂职实践或联合搞技术开发、学生实习。依托这样的“教学工厂”,我们的专业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研发生产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系列实验实训设备,不仅满足了学院自身教学所需,还推广到清华大学、天津职师院等近百家院校用于专业教学。
记者:除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您觉得高职院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哪些素质的培养?
马长世:我认为不论哪一类教育,核心是育人。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就业技能,还要有发展潜力。因此,要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方面有较好的综合体现。
五年前,我们凝练出了“我在乎你”的学校精神,核心内涵是责任、关爱、和谐和成长。如今,这种校园人文精神,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灵。去年年底,我们与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合作,成立了吴歌社团,并让吴歌走进音乐课堂。吴文化进校园,弥补了这所年轻的高职院校文化积淀的不足。实践证明,这种融高技能和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受地方和企业欢迎的。(本报记者苏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