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姚晓丹)“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学生,一名立志成为教师的大学生,我深深为赵小亭的事迹感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二学生常磊今天告诉记者。
常磊说,自己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参加义务支教活动,同班同学唐红涛就去了漓江一带支教。当地不通车,下了火车后走了好几十里山路才到学校,经常下雨,山上经常落石,他从来没有怕过,我特别能理解,为山区那些没有良好学习条件的孩子带来新鲜信息,没有什么比这再有意义的了,”常磊说,我相信赵小亭也是一样,他们出发时也许没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等豪言壮语,但是这种精神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
常磊告诉记者,学校每年有很多社团都会组织同学们去西部边远地区支教,同学们自己联系学校,自费去,不给当地学校增加负担。“我们一定会把小亭同学的精神传递下去,无私、奉献、坚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大三学生俞海萍说,通过媒体报道,自己和宿舍同学了解了武大学生赵小亭的先进事迹,大家十分钦佩。在网络上“赵小亭老师纪念馆”里,大家为她敬献了鲜花。“在假期里,我们也会通过学生社团,在郊区附近的打工子弟学校、聋哑人学校等地方支教。我们会把赵小亭同学当作自己的榜样,即使毕业后并没有成为人民教师,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俞海萍说,也希望支教体制能更健全,比如为支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等,让支教行为更加规范”。
记者看到,在网上的“赵小亭老师纪念馆”里,数以万计的网友为她留言、献花、点上蜡烛,有网友留言“安静地睡吧,在大家心上”。另悉,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27日决定追授赵小亭“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