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7月24日 星期六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都市桃花源”演绎东方和谐

    ———上海世博会湖南馆掠影

    《 光明日报 》( 2010年07月24日   05 版)
    以“桃花源里·Xanadu”为名的湖南馆让观众对未来充满期盼。(本报记者 刘新武摄)

        这是一座奇特的展馆,确切地说,更像是一座雕塑。远远望去,这座灵动的雕塑矗立于绿草碧水之上,掩映于竹林幽谷之间。她,就是取名为“桃花源里·Xanadu”的上海世博会湖南馆。

     

        湖南馆主题为“都市桃花源”,演绎未来生态新型城市的构想,追求既田园又现代、既生态又人文的理想东方都市,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实现人与自然及人与城市的完美融合。湖南活动周前夕,记者畅游其中,充分感受着她的奇特魅力,探寻她的奥妙所在。

     

    “都市桃花源”的境界

     

        在展馆的主入口处,一块自然古朴的巨石立于走道旁,上面书写着“桃花源里”几个大字。伴随着湘籍音乐家谭盾代表作《交响曲1997:天、地、人》的背景音乐,参观者悠然步入展馆。在这个“都市桃花源”中,只觉水声潺潺,竹香阵阵,鸟鸣啾啾,观众仿佛置身于绿色氧吧之中,生活在一个会呼吸、有生命的未来城市里。

     

        轻松地坐在馆内湖湘特色浓厚的竹椅和竹凳上,参观者可以惬意地观看精彩的3D环幕电影。这部8分钟的电影主调定为“绿色森林”,运用新媒体光电组合,融入以张家界为代表的湖南原生态风光,虚拟出绿色仿生城市,充分展示了一个生态环保、环境宜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都市桃花源”。

     

        2007年11月,湖南参博筹委会在网上征集主题,筹委会收到了数百个主题词,经过挑选,大家目光慢慢集中到“桃花源”这一主题词,因为桃花源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理想,倡导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但如何将现代的城市理念与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桃花源”境地结合在一起呢?最终,湖南省副省长甘霖提出在“桃花源”前加上“都市”二字。都市桃花源,就是倡导用自然的睿智解决现代城市脱离自然发展而产生的问题,追求“自然、自由、自在”的东方城市生活境界。

     

        甘霖表示,“桃花源”本来代表一种封闭的农耕文化,但它同时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实际上是强调一种个性和人性的放大。湖南选择“都市桃花源”作为湖南馆的主题,是取“桃花源”的象征意义,并与现代世界潮流相融合,使其在开放中显示独一无二的特色,这就是“都市桃花源”的本意。湖南省正在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这就为“桃花源”提供了现代的注脚。我们的未来应该向“都市桃花源”的理想迈进,摆脱传统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让城市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城市变成一个脱离自然的钢筋水泥“怪物”。城市是人类创造的,它应该充满着人性,符合自然规律的,成为自然中的城市。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型”社会的新型城市化,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

     

        上海世博会湖南馆馆长李沛说:“借世博会这个舞台,湖南馆通过展现人、城市、自然完美融合的主题理念,最终体现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魔比思环的造型设计

     

        在湖南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长38米、宽17米、高8米的魔比思环主体造型:仿佛展开的卷轴,环体上的影像组成循环流动的彩带,时而全景演播,时而滚动变化,时而回归为纯净的留白,给观众更多静思与遐想的空间;建筑表面的影像随着展馆的外形旋转、伸展,从每一个角度观看的效果都不同……

     

        出生于湖南株洲的湖南馆创意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鲁晓波告诉记者,湖南馆“都市桃花源”的展示主题确定后,展馆的设计工作立即展开。如何在600平方米的展区将“都市桃花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何将中国人的理念、思想完美地传递给全世界?设计者们把智慧的灵光定格在“魔比思环”。

     

        魔比思环,常被认为是无穷大符号“∞”的来源。1858年,神奇的魔比思环被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奥古斯特·费迪南德·魔比思发现后,人们对它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引发无穷的想象空间。

     

        “魔比思环”具有无限循环形象,亦体现中国太极相生相灭、无始无终的哲学思想,同时又切合“自由开放、欢乐平和、循环自然、和谐未来”的“都市桃花源”之寓意。采用无穷循环的魔比思环做展馆造型,跨越了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鸿沟和障碍,具有对未来的指向性。

     

        双“魔比思环”环绕相扣,就单环而言展开长度达100米,高3米,最大的曲度超过300度,两道弧面之间架空支撑,整个展馆的上方和水平方向除支点以外部分皆为开放空间。展馆开放后将不设置参观路线,观众可从各个方位进出,随意观看,充分体现了展馆开放包容的理念。

     

        湖南馆为完美呈现“都市桃花源”,打破了传统展览理念,颠覆了过去展览按章序观看,形式以实物图片为主、影视图像相对固定的传统模式,突破了一般场馆内外空间的限制。采用魔比思环无穷循环演播滚动,环体和影像相融,影像在环上形成流动的彩带,时而全景演播,时而循环变化,时而回归为纯净的留白,使观众产生更多的静思和遐想。没有起始,没有结束。环上多媒体影像采用自动智能编排的个性化定制现代手段,可有针对性地不断创新变化展示的形式和内容。观众也可以在体验互动中不断创造新的内容。

     

        “湖南馆被誉为流动的‘超级电视’,人在其中,时时刻刻能感受到逼真的影像画面。”负责湖南馆技术工作的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副所长李江城透露,湖南馆通过63台掩藏在石头、藤条里的投影仪进行大画面显示,每秒钟显示高达25亿像素,一分多钟就可以将银河系的所有恒星逐个显示出来;每秒钟可进行约65万亿次的浮点计算,这是当前最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在影像显示上的首次应用。

     

    演绎湖湘人文的精髓

     

        这是一次湖湘文化的大集结。从展馆的构造到内容的展示,湖南色彩非常浓厚。竹、纸、芙蓉花、桃花源、武陵源概念等湖南元素以及蔡伦造纸、隆平水稻、白石艺术、毛泽东故事等湖湘人文形象贯穿整个展示。环体主体材料为竹结构,整个场馆掩映于竹林碧水之间,竹使人联想起湘妃竹、潇湘竹海和毛主席的诗句。整个魔比思环就像展开的卷轴,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湘人蔡伦造纸,体现了湖南历来有重视教育科技创新的传统。芙蓉花代表湖南自然、绿色形象。还有怀素的草书、齐白石和黄永玉的画,体现出湖南人对自然的膜拜、对美的执着追求。这些浓厚的湖南元素,无不令人联想到毛泽东诗句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桃花源里可耕田”、“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至美意境,“都市桃花源”的理想境界得到了具体表现。

     

        整个展示分为自然桃花源、人文桃花源、理想桃花源三个方面内容。自然桃花源向观众展现湖南的秀美风光;人文桃花源表达都市的理解、关爱、和谐,展现湖南的人文特点、历史渊源和现代成就,凸显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湖湘精神;理想桃花源则利用电子壁画等多媒体现代手段,让观众参与互动,将观众的创意和屏幕展示融为一体。被葱郁绿色植被包裹的虚拟城市,其城市建筑都为仿生自然形态,给观众以天然舒服的观感和鲜明现代的印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绿色氧吧之中,生活在一个会呼吸、有生命的山水城市之中。

     

        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媒力量强劲。目前,文化传媒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通过挖掘本地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创作了大量优秀剧目。7月23日至27日举行的湖南周上,一批富有湖湘特色的节目将一一展开,成为湖南参与世博盛会中最精彩的一笔。整个活动包括文化演绎和产业招商两大部分。围绕“都市桃花源”主题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形式展示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让世界了解精美绝伦的人文湖南。甘霖说:“我们以未来思维、世界眼光,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来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的完美融合。这应该是湖南通过上海世博会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本报记者 龙军 唐湘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