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木雕、贵重的红木家具、品种繁多的银饰、做工精致的珠宝……都来自福建莆田市,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的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绚烂绽放,显示出勃勃生机,已成为福建经济的新亮点。
“活化石”迸发产业活力
一尊尊木雕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无声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它们都出自福建民间艺人佘国平之手。14岁时随父学艺,佘国平已与木头打了40多年交道,他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仿佛能让木头说话。令佘国平欣慰的是他不仅获得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殊荣,正酝酿建立自己的木雕文化艺术园,而且世代祖传的木雕工艺正走向产业化,家乡福建莆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宗教艺术品加工生产基地,木雕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位居全国前列。
像木雕一样,被誉为“活化石”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建纷纷迸发出活力。据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介绍,福建是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工艺美术品种齐全,有漆艺、美术陶瓷、抽纱刺绣、戏装道具等十三大类,既有精湛的收藏型艺术精品,也有大众化的实用工艺品。
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掘开发利用,福建工艺美术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朝着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颇具规模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艺术品产业。据统计,2009年福建省工艺品企业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创造产值达562亿元,福建已成为我国工艺美术出口基地和四大重点产区之一。
“老工艺”也可做大做强
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无材生财”,虽不产木材,却凭借着生产古典家具的传统、依靠师徒传承的雕刻师、技艺精湛的产业大军,成为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主要生产地。
同样是古典家具,但制作已大不一样:从前的雕花是手工雕刻,费时费力,产量有限,而现在能用电脑雕刻进行先期粗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的木材干燥采用压制脱脂,挤压出了木材中的水分,木材虽然干燥了,但也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灵性,而现在采用高科技的微波烘干技术,从内到外逐层烘干,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木材的原有灵性,随着时光的流逝,木材不会暗无光泽,反倒还更透亮。“技术进步,既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又提高了传统产业的品质。”福建山中古典工艺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国山如是说。
早在隋唐时期,福建的莆田木雕、寿山石雕、德化白瓷、惠安石雕就享有盛名。明清时期,福建工艺美术发展较快,技艺愈见精湛,不少品种闻名于世。近年来,高新技术渗透于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工艺,莆田市自信地提出“莆田工艺甲天下”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产业实力,同时还擦亮了城市的“名片”,莆田市先后获得了“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等称号。
为促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产业,并做大做强,福建莆田市政府创新发展理念,推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扶持措施———专门成立了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规划、协调和引导;每年还拨出100万元财政经费作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基金;2006年莆田市还建成占地460亩的“莆田工艺美术城”,以展销的形式,把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几大行业资源进行整合集聚,改变了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没有集约型交易市场的状况,促进了产业发展……
环保绿色的新产业
“祖父创立的一个小小珠宝商号,在今天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集团化首饰企业。”华昌珠宝总经理张国王自豪地谈起家族的“创业史”。
“我们的优势不在于原材料,而在于设计和加工技术。”张国王分析说“创意设计和加工工艺是核心竞争力,占据了珠宝销售价格的三分之二左右。”上个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祖父张阿岳创业时就采用了“金镶玉”和“玉镶金”的特殊技艺,通过继承和创新,“华昌”字号仍延续至今,华昌的产品不仅被北京奥运会采用,而且今年又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和经营商,上百款带有中国元素的金玉产品奉献给中外观众。
“珠宝设计是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而依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工艺美术产业也是环保绿色产业,产品附加值高、消耗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福建莆田市副市长阮军介绍说,“发展工艺美术产业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解决了福建莆田市25万人的就业问题,安置大量农村劳动力,是一项富民工程。”
为此,福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贯彻国务院和福建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把发展工艺美术产业视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工作之一,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其快速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五”期间,莆田市的工艺美术产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其中木雕、玉石、金银首饰业的产量、产值及出口额均居全国同业前列。最近5年工艺美术业规模以上产值增长12.5倍,截至2009年底,全市工艺美术总产值超200亿元。自2007年以来,福建莆田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产值增幅均在85%以上,连续3年居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增幅之首……(本报记者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