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7月20日 星期二

    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促进创新能力的沃土。

    营造创新文化增强文化活力

    《 光明日报 》( 2010年07月20日   09 版)

        核心观点

     

        □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促进创新能力的沃土。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形成有其基本模式:个人创新表达自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政府积极支持,创新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创新文化涉及政府的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本能、社会的创新认同、投资者的创新信心,以及创新技术和人才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创新文化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包括相应的实践成果,如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促进创新能力的沃土。大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体现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文化。

     

    遵循创新文化的生成基础

     

        推动我国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创新绩效更加显著,就要根据创新文化的内在机理,使创新文化与自主创新形成良性互动。

     

        创新与市场紧密关联。促进创新与市场紧密关联,是生成创新文化的第一要义。市场是创新的驱动力,也是创新的目的和归宿。企业家和企业要根据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获取创新资源,研发和生产创新产品。企业也因此在自主创新中处于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得以建立。以此为基点,关注市场成为创新者的本能,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得以盘活,完整的创新链得以形成。正是在这种面向市场的创新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市场机制,具备了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配置创新要素的能力和条件。

     

        创新形成良性内部循环。创新文化具体体现为以创新为导向、激励创新活动的价值理念、制度安排、社会评价系统和舆论环境。创新文化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总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正在形成一个基础结构相对完整、基本要素相对齐备、良性互动的内部循环。这一创新文化循环,由创新文化的基层结构的互联和创新文化基本要素的组合两大层面组成。通过基础结构和基本要素的良性互动,创新文化集聚科技、人才、制度、政府和市场等创新要素,促进这些要素完全地发挥作用,保证自主创新的高效运作。

     

        创新成为社会的集体意识。“锐意创新、彰显个性、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成为全社会的核心理念的具体演绎,带动着从个人、企业、政府到整个城市都参与到创新之中。政府将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积极主动充当自主创新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服务者;企业充当自主创新主角;社会公众踊跃参加改革创新;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以成为“新一代的创新者”为荣。

     

    把握创新文化形成的原则

     

        在支撑自主创新和与自主创新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创新文化的形成具有自身的基本模式:个人创新表达自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政府积极支持,创新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一是培育新兴的创意阶层。创意阶层或创造性阶层,是指以创意、思考为业的人才。大都市因为创意阶层的凝聚而成为创意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创意阶层再以旺盛的生命力反哺大都市,形成可持续的城市文化生态。创意阶层的核心是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艺术家、设计师等;思想导航者是作家、评论家、文化人士;群众基础则是在知识密集型行业,如商业、金融、法律、医疗卫生、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业的“创造性专业人士”。在我国,创意阶层正处在“已有未现”阶段。出版人、设计师、广告人、经纪人、建筑师、报人等文化人群将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型进入创意阶层。近年来,以设计师、计算机、互联网行业人才为代表的创意阶层因在社会和经济中发挥作用而突显出来。

     

        二是实行政府对市场的“积极不干预”策略。创新文化的生成、发展是一个原发过程,个人、企业、政府参与其中,发挥各自作用。适合中国特点的政府创新意识对创新文化的生长起着关键性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政府在城市的自主创新过程既不当“运动员”,也不当“裁判员”,而是当“场地维护员”,把关注重点放在创新环境有哪些障碍并需要着力排除上。政府积极充当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者和推动者、服务者,为自主创新营造优良环境,同时摆正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推动自主创新。

     

        三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公共环境。当今世界,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正由资本、资源等经济优势转向人才、制度、环境、创新等文化优势。城市的创新氛围,即一个城市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既是孕育和培养创新成果的土壤,也是创新文化的直观表现。一个城市的体制、风俗、习惯和全体社会成员的信念、态度、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又反作用于全体市民,决定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同时吸引异乡人来到这座城市旅游、工作、定居。从根本上说,有益创新的社会环境就是人才环境,城市以开放、包容、便利的社会环境将会大大吸引创意阶层。

     

    拓宽创新文化的路径

     

        创新文化支撑自主创新的主要路径,涉及政府的“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本能”、社会的“创新认同”、投资者的“创新信心”,以及创新技术和人才等方面。

     

        一是养成政府的“创新意识”。要通过长期的创新实践和全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文化成为各级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行为。创新是具有很高外部经济性的活动,仅靠市场很难使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政策投入等措施有效地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体制环境,推动形成企业的创新集群和创新链条。

     

        二是激发企业的“创新本能”。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如强调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和表现、鼓励个人创新、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产权制度等,培养和造就创新精神。要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

     

        三是形成社会的“创新认同”。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要大力培育“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育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创新”成为人们的共识。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精神化为全民的共同行动。

     

        四是增强投资者的“创新信心”。持续进行自主创新活动,需要信念的支撑和制度的保障。要探索建立富于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观,把对创新规律的理解和对创新活动的态度贯穿于体制机制中。要通过制度的杠杆协调创新主体与社会之间的收益平衡关系,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源要素不断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五是留住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科技发展以跟踪模仿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要搭台引才,即利用各类平台吸引人才;腾岗引才,即把一些技术领导岗位腾出来,向国内外招聘;项目引才,即通过向市场发布投资目录、政策导向、优惠政策等吸引人才;柔性引才,即绕开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产权制度、分配制度、教育制度等体制性壁垒,实现人才自由流动;共享式引才,即人才聘用国际化,人才可以身兼数职;合作式引才,即与有关机构等联合培养,共同使用;虚拟式引才,即通过网络使人才与人分离,使智力流动化。总之,要提倡创新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