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手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鲜有人知道,手机使用的锂电池的理论基础,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吴浩青院士的“嵌入反应机理”。
7月18日上午,吴老以97岁高龄离开人世,化学系师生闻讯,连夜折了2000只千纸鹤,悬挂在化学西楼前,以表悼念之情。
吴浩青191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在浙江大学、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等校担任教职,1952年进入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在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他从事科学研究75个年头,研究成果一直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他育人不倦,把实验室当做“第二个家”;学生用二十个字来评价他:优雅的风格、温和的性格、严谨的学风、淡泊的境界。
“把国家的需求当作个人的愿望”
吴老的弟子、复旦大学教授吴宇平记得,吴老曾告诫他,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科学研究,另一个是产业技术开发,应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为国内电化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吴浩青说,要“把国家的需求当作个人的愿望”。
锑是我国四大丰产元素之一。而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已开发出大量锑矿,却还未找到很好地开发利用的办法。为此,吴浩青系统研究了锑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促进了对锑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问题。
60年代,上海长宁蓄电池厂开展储备电池生产,请他研究氟硅酸的电导率与百分浓度之间的关系。当时,这是个“无名无利的课题”,但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并完成了任务。至今,在生产中仍使用着他当年提供的数据。
现在的海军装备,使用“海水电池”做航海标志灯,以海水为电解液,使标志灯放入海水中就能发光。这也得益于70年代初,吴老完成的海水电池的设计与性能测试的研究。
80年代以来,锂电池虽已生产多年,但一直不能确定其阴极反应机理。1984年,吴浩青提出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得到学界公认。之后,吴老又开始着手研究锂电池家族的新成员———更安全、更微型、成本更低的锂离子电池,90多岁高龄仍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并于近年开发出新的功能材料,用于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的研制,已投入小批量生产。
“立志要做一个大学教授”
吴浩青家境贫寒,在浙大读书时,靠半工半读和他人资助维持生计。毕业时,系主任周厚复先生给他推荐了三个工作:去防空学校做化学教官,去扬州中学做教师,留在浙大做助教。助教的工资比前两个少了一半,且5年内如不升讲师,就要主动辞职。但吴老回忆说,“当时,钱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需要!但毕竟非我孜孜以求的初衷。虽然三个工作都能传授我所学知识,但前两个只能完成我一半愿望,缺少继续研究的条件,而助教工作可满足我毕生的抱负,做一个大学教授。”他选择了留校,并在第四年成功升为讲师。
抗战爆发后,浙大先后西迁至江西、广西。当时吴浩青在外代课,得知浙大已搬迁至井冈山脚下的上田新村后,他独自乘小货轮到浙江,跋涉十几天到达江西;在广西,先是在乡间食堂上课,后校舍被日军炸毁,又搬入市场和寺庙。艰苦的年月,他一直坚持教书育人的职责。
吴老家中的会客室墙上,挂着一幅胡铁生的贺匾“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正如匾文所述,逾70年来,他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培养了近五十名研究生,其中有3位中科院院士。
“与学生相伴,以实验为乐”
吴老在复旦执教半个多世纪,其学术作风也成为复旦化学系的传统之一。他主张理科学生既要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必须有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实验基地,1957年,吴浩青筹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他的弟子、中科院院士江明记得吴老的一句话“化学家和实验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年逾古稀时,吴老还把实验室当卧室,带领学生夜以继日工作。
吴老的课,一直被评价为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但他也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件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他曾给学生评出59.8分的试卷,非要让他补考。他说“几十年来我对学生一直严格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关爱学生,才能让他们成才。”他还致力于传授给学生更前沿的知识。1978年,去英国参加国际光化学会议时,了解到英国的统计热力学教材已有较大更新,回国后,即为研究生开设了统计热力学课程。
2008年4月22日,吴老95岁寿辰之时,他捐献积蓄,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设立了“吴浩青奖学金”,勉励化学系的青年学子发奋学习,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报效祖国。
除了对自己的学生,吴老亦不吝传授知识,推动科普。曾有一名刚开始学化学的普通初中生来信,吴老悉心回信,并给了她很多建议。
他还参与了新世纪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力求字字精审。一次写到“冲奶粉”,特别强调奶粉是“分散”,而非“溶解”在水中。他说,面向孩子的科普,那是启蒙教育,有一点点的不精确,以后再想纠正就难了!”(本报通讯员 陈 竹 本报记者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