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三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大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大力推进网络文化技术创新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管理
5月初以来,光明日报推出的网络文化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这组报道和文章涉及论坛博客、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教育、手机文化、网络音视频等网络文化诸多方面,内容丰富,见解深刻。许多专家学者和网民呼吁倡导健康文明网络文化,抵制低俗不良风气,推动网络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抢占信息化条件下文化传播制高点,大力建设健康向上、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等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传播介绍中国的新渠道。能否建设好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04亿,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浏览新闻、交流沟通、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正确引导好广大网民的文化价值取向,充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挥好他们的创造性,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不够充足,网络文化创新能力不够强,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不够丰富,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繁荣发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
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如影随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演变,我国互联网也在加快发展转型:信息传播形式已由文字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网上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已占互联网流量50%以上;应用领域已由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服务模式已由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以博客、播客为代表的WEB2.0服务模式日渐成为网站主流配置;传播手段已由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上网成为新潮流,手机网民规模已达2.33亿。网络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进程。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文化影响力、竞争力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在我国网民当中,青少年占大多数,他们的思想倾向、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如何,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于多方面复杂原因,网络色情、暴力、赌博、诈骗等问题屡禁不止,网络谣言、网络“推手”、网络恶搞、网络低俗等现象屡遏不绝,一些低俗有害信息时有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我们必须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
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互联网在促进社会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同时,加剧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随着即时通讯、博客、播客、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网络舆论的规模与影响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网络的聚焦放大下,加上一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破坏,很容易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使一些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性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国家安全。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确保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属性。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才能确保网络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活力,才能增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我们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基于我国网络空间,源于我国网络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健康向上、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理所当然地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报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放弃了这个方向,任由亵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毒害人们心灵的错误思想和落后腐朽文化在网上大肆传播,就会导致人心涣散、思想混乱,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网上信息海量庞杂,各种思想观点、利益诉求、社会热点、文化现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各类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生产和提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氛围。要围绕网民普遍关注的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加强正面发布、解释疏导,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针对各种网络文化现象,加强评论和引导,褒奖积极健康、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批评低俗媚俗、肆意恶搞的不良倾向,使网络文化更好地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展示人性善良、社会美好。要针对网上出现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析事明理、解疑释惑,把广大网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我国互联网规模较大,数亿网民共同参与网上内容的创造、传播和消费,必然带来网络文化的多元多样,这也是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在。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努力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弘扬主旋律,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网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网上道德风尚。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广大网民的创造性劳动,充分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大力促进网络文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自由发展。总之,要形成既保持良好传播秩序又充分尊重个人创造,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网络环境。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网络文化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并生并存,网络文化产业市场日益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网络文化,应当重视经济效益,但网络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既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以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生产和创作格调健康、品味高雅、具有中国气派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
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坚持发展与管理相统一,坚持遵循互联网规律与适应中国国情相统一,坚持产业发展和网络安全相统一,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使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先进文化网上传播日益扩展,网上主流舆论积极健康,网络文化产业逐步壮大,网络文化建设骨干力量初步形成,网络文化信息传播秩序进一步规范,网络文化环境不断净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相比,与信息化条件下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国内外形势快速发展的变化相比,我国网络文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亟需在新的起点上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总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要把壮大网络文化阵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努力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网站,逐步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各级政府网站、知名商业网站和专业文化类网站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积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企改制步伐,不断增强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调动知名商业网站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服务,在繁荣发展网络文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的专业文化类网站,进一步鼓励扶持和规范引导社科网站、文学网站、艺术网站、教育网站、科技网站等专业网站的发展,以满足网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强政府网站权威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功能、公共信息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
大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构建覆盖广泛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是加快网络文化发展、满足网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网上剧场建设,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精神家园;拓宽网络文化服务渠道,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快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建设,着力构建面向广大群众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继续抓好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网络文化项目,重点实施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网络文化工程,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网络文化,离不开网络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可从三方面入手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制定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重点推动民族网络影视产业、网络出版产业、网络娱乐产业发展,积极推动网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基地建设,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企业,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二是着力培育网络文化市场主体,支持有实力的网络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鼓励大型网络文化企业的重大项目研发和国际市场开拓;三是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大力实施网络文化精品战略,增强网络文化原创能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网络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各类文化博览会等平台,做好网络文化品牌的推介和营销,扩大网络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大力推进网络文化技术创新。网络文化是一种基于高技术的文化形态,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必须加强网络文化技术的自主创新,引领网络文化潮流,这是掌握网络文化发展主动权和提高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根基。要形成鼓励创新创造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方法手段,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创新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大技术建设投入,增加技术研发力量,创新技术建设合作机制;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快互联网核心装备技术国产化,构建新一代网络文化平台;要充分利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推动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扩大技术话语权,抢占未来互联网发展技术制高点。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管理,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方向,才能为网络文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要按照“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要求,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以管理保障和促进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快推进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制化,研究现行法律法规对互联网的适用和延伸,充分发挥互联网法律法规的作用,严格规范网络文化信息传播秩序,依法规范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大违法违规网络传播行为查处力度,深入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坚决切断违法有害信息传播利益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探索建立网络文化信息服务企业信誉公示制度,引导基础运营商、接入服务商、内容提供商履行社会责任,文明办网,依法经营;广泛开展网络法制道德教育,把互联网法制和道德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继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使互联网成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健康精神文化家园。
(作者为: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