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星期四

    本报记者感言

    牢记“两个务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05版)
    本报记者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合影。前排左起:张凌云、姚晓丹、周龙、贾宇、郭冠东,后排左起:李可、王逸吟。

        王逸吟(国内政治部  26岁)

        在我看来,这次寻根西柏坡活动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传承西柏坡精神,践行“两个务必”。今天,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也进入了转型攻坚的关键期,便有了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大处看,我们党参加的这场考试,虽然考试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但内涵却始终如一,就是如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何为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从小处说,在变革的时代,对每个新闻工作者而言,“两个务必”都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周龙(评论部  29岁)

        漫步在山间抑或平川上的各处革命遗迹,低矮的平房、平整的小院、石桌石凳还有土炕,很难让人把它们与当年的党中央指挥中心联系起来。但就是这个普通的山间小村,就是这极普通的生活环境,迎接了新中国第一缕曙光。此次寻根之旅,也是一次发现之旅,通过西柏坡,我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正是因为其找到了人民是革命之本这个胜利法宝。

        张凌云(新闻研究部  30岁)

        在西柏坡纪念馆和党中央旧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汇成一种共同的感动从历史深处走来;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叮咛和“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萦绕耳畔;在平山县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刘家会村,我们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施肥、锄草、种菜、浇地,“笔杆子”变成“泥腿子”,但我们去了“娇气”,接了“地气”,找准了新闻生涯的坐标。 

        贾宇(总编室  29岁)

        7天里,我们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寻访党的新闻事业源头,在山村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里的乡亲就像太行山的石头般倔强地守护着红色记忆,他们执拗地眷恋着故土,又努力探寻经济发展的路径,他们正义无反顾地为生活理想洒汗奋斗。 

        姚晓丹(教育部  27岁)

        在西柏坡,我们落脚的地方是平山县宅北乡的南滚龙沟村。到的时候是傍晚时分,在支书李树明大哥家安顿好以后,嫂子已在厨房里忙乎半天,炊烟在小小院子里袅袅升起,着急的母亲喊调皮的孩子回家吃饭。此情此景让我的心被牵动了,这就是我们的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这次的“寻根之旅”让我更加了解土地是我们不能割舍的情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郭冠东(网络信息部  27岁)

        西柏坡的山是绿的。这个群山环抱、松柏苍翠的小山村,导演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了指引新中国航向的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的水是蓝的。滹沱河穿越平山人民牺牲土地家园建成的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流淌到华北平原上,数十年如一日地滋养着省会石家庄和首都北京;

        西柏坡的人是红的。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作战,涌现出抗日英雄王二小、“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可歌可泣的人物。如今,平山儿女一如既往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辛勤劳动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