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星期四

    南海首次出水元代青花瓷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04版)

        本报海口6月2日电(记者王晓樱、魏月蘅)南海水下考古日前获重大发现,经过35天艰苦作业,水下考古队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32处,并首次在南海海域发现元代青花瓷器。

        南海水下考古项目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由来自北京、海南、福建、上海等地的20余名专业水下考古队员组成考古队。他们行程600多海里,对西沙群岛海域永乐群岛的华光礁、北礁、盘石屿、永乐环礁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补充调查了宣德群岛的七连屿和浪花礁。期间,考古队共调查水下文化遗存42处。在这42处水下文化遗存中,沉船遗址14处,遗物点27处、线索地点1处。

        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海域多个地点发现了元代青花瓷器船货。主要发现的器型有碗、杯、瓶、罐等,青花纹样丰富,有鸳鸯莲池纹、缠枝菊纹、莲瓣纹等,线条简约流畅,为典型的元青花风格,这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南海海域首次确认元代青花瓷器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对北宋以来各时期海外贸易情况的认识,而且弥补了元代货船在南海实物史料的不足。

        此次考古队副队长黎吉龙表示,本次调查工作中,发现西沙海域水下文化遗存的盗掘情况依然严重,一些岛礁盗坑密布,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盗掘者的严重威胁。他呼吁要加强各沿海口岸的监管和审查制度建立,加强规范海上作业者的行为准则,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海上大遗址的远程监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