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星期四

    让文化真正成为国家软实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言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09版)
    王佐书
    金硕仁
    龚学平
    朱永新
    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哈斯巴根
    郑功成
    信春鹰
    吴晓灵

        编者按

        国务院不久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审议,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现予以整理,摘其要者奉献给广大读者。 

        王佐书(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

        文化产品的质量

        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

        文化实力是国家的重要综合实力之一,文化实力既是国家的硬实力也是国家的软实力。同理,文化产业既是国家的硬实力也是国家的软实力。其“硬”在提高国民经济的实力,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其“软”在引导、启发、影响、教育人民的思想,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这是对文化实力的基本定位,也是对文化产业的基本定位。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文化产业的功能,是文化产业的责任。

        文化产品的质量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文化产品没有质量,文化产业也不会有质量。没有质量,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质量的文化产品,容易为社会制造更多的文化垃圾,文化垃圾会影响社会风气,影响人们的思想,影响人的素质,乃至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质量不高的文化产品,即使不是文化垃圾,在社会上发挥的正面的作用有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社会产生不利的综合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质量不高的文化产品对社会产生影响很容易,而消除这种影响、风气、趋势则是很难的事。所以,只有强调文化产品的质量,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地位。有质量的文化产品、产业,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实力,才有可能“走出去”,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没有质量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只会对中国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中国的软实力,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并且堵塞文化继续“走出去”的通道。

        现在我们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是创新体制、转化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我认为这个要求还不全面,没有强调文化产品的质量,没有强调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加上“强调质量”的字样。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应当“两轮驱动”,文化产品也应当“两轮驱动”,只强调经济效益,不强调社会效益,这是失败的文化产业。

        哈斯巴根(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改变政出多门管理体制

        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涉及九个产业门类,各门类间虽都有一定联系,但是各有各的主管部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情况普遍存在,哪个部门都牵不起头,难以形成合力,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设立统一的协调领导机构,从上到下,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

        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文艺演出和文化旅游等优势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相应的产业优势,其他门类的文化产业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要积极扶持西部地区,特别是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扶持,落实税收政策,指导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对那些趋同的文化资源,可以跨地区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整体合力和品牌效应的文化产业。

        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文化要下乡要普惠

        成为普惠民生工程

        我的建议是,文化要下乡,文化要普惠,要成为普惠民生的大工程。我赞成文化领域产业化、市场化的取向,但认为还要加强分类指导,并赋予其公益性。现在的文化产业既有市场化不足的问题,也有公益性不足的问题,公共投入还是偏少,尤其是乡村。现在的乡村文化荒漠化现象令人忧虑,不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不是一个好现象。乡村文化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城市,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可能的。因为农村还不能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的兴趣也还要通过培养和引导才能逐渐成就。所以,我感觉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广大农村与农村居民,不要忽略部分文化产业应具公益性、普惠性,在国家财力日益丰厚的条件下,应进一步加大公共投入,还要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总之,乡村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只有加大公共投入才能带动乡村文化建设,才能弥补乡村文化的缺失,改变乡村文化荒漠化的现状。

        龚学平(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加大投入培育市场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政府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才能真正扶持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中国文化资源这么丰富,文化市场这么大,为什么发展不快?我认为这与政府的投入、支持不够是分不开的。比如,韩国在2000年之前,文化产业占国家GDP的份额不足1%,但是到了2004年以后超过6%,这都得益于韩国“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支柱的产业,制定了从政府投入、税收减免、土地优惠、人才培养、市场补贴、政府奖励等一条龙的政策。所以,韩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培育成熟,成为亚洲新型文化产品输出大国。

        现在我国政府特别重视民生问题,但对文化民生的关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相比于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总量偏小,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更显不足,在税收政策、市场融资、土地优惠、政府奖励等方面都缺乏自上而下、系统的鼓励扶持政策。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政府在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上有所获的时候,而是应该将它放在民生工程战略高度来看,毫不吝啬地加大投入,培育市场、培养人才、扶持企业,国家和各级地方都应该有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立法保障,有文化投入的法定增长,有人均经费的概念,使得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文化产业作为最具创意性的产业,主要靠的是从业者的创造力。现在,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原创作品,而打造文化产业链,创意、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一个都不能少。目前,文化市场上既懂文化特点,又懂经营的高素质的人才还比较少,这就急需在人才培养下功夫,只有培养出一大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的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才能实现。

        金硕仁(延边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文化产业要有效

        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必须引起重视的困难和问题。就民族文化产业而言,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收益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很低;文化企业虽然数量很多,但普遍小、散、乱,没有大型文化企业的带动和支撑;文化企业改革步伐缓慢,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网络、影视、动漫等新兴产业产品开发发展薄弱。

        民族文化如何与时俱进,民族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朝阳产业?我建议:一是继续保护和有效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古为今用、繁荣当代”,让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社会、为现实生活服务。所以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探索新思路,要有所创新,培养和发展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让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二是注重民族风情文化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等优势,突出以“人文核心”为主的文化旅游,深入挖掘、整理、开发特有的民族歌舞、历史遗址,民俗宗教、饮食文化和手工艺制作,形成以“民俗节庆礼仪为行,民族饮食文化为魂”等多种文化元素并存的特色文化产品,融入并提升旅游内涵。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策划、包装和打造知名品牌后,向国内外宣传、推广。民族地区缺少有能力的策划、编导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还建议国家文化部门组织知名专业人才,特别是知名大师到民族地区开展创作、编导、策划等工作。

        信春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处理好文化产业的

        逐利性公益性关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要处理好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的逐利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产业都要讲盈利,要讲投入和产出,收入是以钱来计算的,但是文化产业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定位于金钱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还应该特别注意政企分开的问题。现实情况是,一旦政府要推进什么,政府在这个行业中的角色就容易错位。一旦一个产业有政府发展目标,政府的监管角色往往就不能中立。所以,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另一方面政府一定要保持中立,担负起监管责任,把握好方向。

        吴晓灵(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政府要干政府的事

        企业要干企业的事

        政府的钱只应该加大公共文化的基础性投入,比如文化馆、博物馆等一些基本的文化设施的建设,而不要过多地参与市场的运作和竞争。我们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干政府的事,事业单位干事业单位的事,企业干企业的事,如果不这样就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就会抑制社会文化的发展。

        另外,文化既然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就要创造各行业公平发展的市场环境,而不要割裂市场。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重要的是它的内容,但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从它的流通渠道到产权交易、到商品的交易,都应在全国建成统一的市场,这些市场不是国家来建,而是引导市场逐渐形成。

        朱永新(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

        造就国际化人才

        推动文化“走出去”

        很坦率地说,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和经济“走出去”反差太大了,如果说经济是顺差的话,文化毫无疑问是很大的逆差,像电影等文艺作品,进口远远大于出口。世界上“中国制造”已是非常流行,从衬衫到鞋子,从玩具到工艺品,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有没有随之“走出去”?西方文化随着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在逐步进入我们的国家,甚至把我们的大饼、油条、豆浆、稀饭、花木兰甚至熊猫也包装到他们的文化之中。到底文化怎样“走出去”?在很大程度上要了解国际的文化,了解国际的趋势,要有真正一批国际型的人才。目前,文化走出去最大的问题和障碍就是国际化的人才太少。比如翻译,一方面好的作品翻译过来的水平越来越低,像傅雷那样的大家越来越少。另外翻出去的好作品更少,因为没有像样的翻译人才。去年我们曾经建议,国家要成立翻译学院,要像我们最初派遣少年留学生一样,要培养一批真正的既了解中国文化、又了解西方文化的专门性人才,才能真正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文化走出去要用让外国人能接受的方式。现在有许多介绍到国外的东西让外国人很难理解,我们的语汇和西方的语汇不是一个体系,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往往使我们的作品翻译出去以后,人家不知所云,更不用说被西方的民众所接受。事实证明,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真正走出去以后,市场还是很大的。现在有一些文艺团体,借助于国际平台,借助国外的院线走出去,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要真正让我们的文化作品走出去,让我们国家文化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到最后还是要靠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品。我们应该有一批真正的文化学者,有一批既懂得西方文化又懂得中国文化的人,用心地去做事。国家应该支持这样的团队进行创新、进行传承,让中国文化更多地“走出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