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星期四

    美国学者详释针灸止痛原理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08版)

        本报伦敦6月2日电(记者郭林)最新一期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5月30日刊登美国学者的研究报告认为,针灸可以促使细胞释放一种愈炎物质,从而起到止痛效果。

        止痛是针灸的一项常见功能,但数千年来,人们对其科学原理并不十分清楚。一种解释是,针灸加快了气在人体内的无形能量通道中的循环,这类解释使针灸在西方披上了神秘色彩。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找到了一种更好理解的解释。

        研究人员定期对爪子疼痛的实验鼠做针灸,在对实验鼠的膝盖部位进行针灸约半小时后,实验鼠的疼痛感可减轻大半,而且疼痛感越强的,疼痛感的减缓越明显。研究人员发现,针灸插入的针破坏了实验鼠的组织,刺激细胞释放一种名为腺苷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天然的疗炎效果,被神经接收后,可有效地减轻疼痛一小时。针插入皮肤后不会加剧而是减缓疼痛感,道理就在于此。

        该实验中一组实验鼠的神经失去感受腺苷的能力,它们对针灸的止痛作用没有任何反应。此外,如果不旋转插入实验鼠的针,两组实验鼠对针灸的止痛作用都没有任何反应。如果扭转针,止痛效果更明显。这是因为,旋转和扭转针,可以破坏甚至加倍破坏组织,释放腺苷,达到止痛的效果。检测显示,针灸后相应部位腺苷的含量是针灸前的24倍以上。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项发现,研究人员还对实验鼠使用了一种使机体难以天然消除腺苷的药物。结果显示,使用这种药物后,机体中腺苷累积量明显增加,针灸止痛的有效时间延长到3倍以上。

        针灸的另一神秘之处在于,只有把针扎在一定的穴位才能起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这些穴位分布于大神经上,那里有大量的腺苷“感受器”。

        1821年,一个名为丘吉尔的英国人发表了用针灸治疗中耳炎和风湿病的文章,针灸从此为英国人所知,但一直影响有限。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提升,针灸才开始普及。英国最大的针灸行业组织英国针灸协会目前有约3000名会员,但整个英国到底有多少针灸师仍难以统计。英国的国民医疗系统把针灸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很有限,主要针对腰痛的病人。对针灸疗效的研究结论也不一致。例如,有的研究认为针灸有助于怀孕和治疗关节炎,而有的研究则认为针灸起不到帮助怀孕和治疗关节炎的作用,其作用和心理安慰没多大区别。

        尽管针灸很早就从中国传入了西方,而且对很多病人都有疗效,但西方医学界仍把针灸视为左道旁门,对其科学性和疗效一直抱怀疑态度。由于对针灸的科学研究没有取得突破,针灸在英国长期被排斥于医疗正统之外,极大地限制了针灸的推广。

        进行这项研究的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学家内德尔加德博士认为,对千年针灸进行研究是有益的工作。“西方医学界有些人把对针灸的研究视为垃圾,这是十足的傲慢。”内德尔加德博士说,针灸治疗历史悠久,但由于其作用原理一直不太清楚,许多人对针灸持怀疑态度,而本次研究揭示了针灸止痛的确存在科学原理。

        该研究报告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发表后,《每日电讯报》和《卫报》等英国主流媒体都予以了显著报道,可望推动人们更科学地认识针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