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星期四

    寻根西柏坡:追忆新中国第一缕光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05版)
    光明日报第一任总编辑胡愈之与其夫人沈兹九在李家庄。
    (资料照片)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山脚的小学,静谧,清新。

        上课铃声响起,向教室奔去的孩子程柏旭急急转回头,大声用河北平山方言解释他的名字:“‘柏旭’嘛,就是西柏坡的‘柏’,旭日东升的‘旭’”。

        举起相机为孩子拍照。不经意间,校园围栏外、蓝天白云下一块硕大的“西柏坡”路标被纳进取景框。记者的思绪回到六十一年前那个西柏坡的春天。

        1949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早,刚过春分,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就已泛绿,细嫩的春蕾绽放在枝头。毛泽东和党中央从这个“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启程,去北平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毛泽东将这次远行喻为“赶考”。

        六十一年倏忽而过。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答卷上,聚精会神、处变不惊地破解难题、写满睿智。100名年轻新闻工作者5月下旬从北京来到滹沱河畔的西柏坡,看看这里的新貌,寻找传统的根脉,读解时代的命题。

        寻根:共和国的黎明从这里点亮

        似乎,珍存在西柏坡纪念馆里的旧衣、马灯、火盆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起居用的简陋物什,还在向我们诉说那段既艰苦卓绝又洋溢着浪漫气息的红色岁月;

        似乎,在曾经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小院里,毛泽东的报告“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还在回荡;

        似乎,陈列在西柏坡纪念馆一角的党中央开赴北平时乘坐的吉普车,依然承载着对共和国未来的深沉思索和无限憧憬……

        柏坡岭上,一道泥墙围住的几间土坯房便是中共中央旧址。轻风吹过,小院里的梨树叶沙沙作响。在作战室,发黄的地图前,年轻的讲解员打起了快板,绘声绘色讲解中央解放军总部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辉煌战绩,让人仿佛感受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烽火硝烟。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外,面向鲜红的党旗,100名年轻编辑记者举起右臂庄严宣誓:“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新闻工作优良传统,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感悟:小米饭养活了新中国第一批报人

        踩着田埂,我们来到平山镇里庄人民日报社旧址。白墙蓝瓦,屋檐低矮,屋内的摆设一如当年景象,土炕方桌、小煤油灯加上一个英文打字机……让人仿佛看到当年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新闻工作者。

        据介绍,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在这里创刊,在办报发行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靠人背马驮投递到各解放区。新华社进驻平山后,围绕战局播发了大量军事报道,记录下新中国解放事业的历程。范长江、张磐石、吴冷西、朱穆之等著名新闻工作者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以笔为矛,为推翻反动派统治而奋斗。

        这里,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地。1948年夏秋之间,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发表讲话时,提出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即: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马列主义的修养,政策和路线知识,做独立的艰苦的工作。期间,刘少奇还对记者们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在中宣部旧址、在人民日报旧址,在观看纪录片《为共和国新闻大厦奠基》后,我们深深感到,那时的西柏坡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国的红色新闻中心。”参观后编辑记者们发出由衷的感慨。

        追寻:《光明日报》与李家庄的不解之缘

        驱车二十多分钟,记者一行从西柏坡赶到李家庄。李家庄是一个距离西柏坡数华里的仅有200多人的库区小村,也是中央统战部的旧址所在,这里也是《光明日报》的发起之地。

        中央统战部旧址是一个普通的北方院落,前院的南厢房是食堂,其他均是住宿和办公的屋子。既有李维汉、高文华的住室,还有诸如蒋区工作室、南洋问题室和少数民族工作室等。

        六十多年过后,虽然这里已物是人非,但我们仍然能从资料和乡亲们的话语中还原当时的情形。1948年到1949年初,李家庄作为统战部的中转站,曾经接待了大批被称为“特客”的民主人士,诸如张澜、吴晗、雷洁琼、费孝通等,直至他们翌年春天离开平山赶赴北平。这批特殊的客人中,就包括《光明日报》首任总编辑胡愈之。

        1948年9月底,胡愈之夫妇从海外辗转来到西柏坡,党中央给予很高的礼遇。10月3日下午,胡愈之夫妇去西柏坡参加中央聚餐,餐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那次交谈中,毛泽东提出新中国要办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光明日报》的设想。

        时任李家庄村公安员的85岁老人刘军祥,为我们回忆了那段往事: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1948年5月来到李家庄,负责人是罗迈(李维汉)和高文华,在经过前期的考察后,他们进驻李家庄,1948年9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更名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以专管政协、海外及国统区的工作。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民主人士非常重视,经常在西柏坡和李家庄与他们恳谈。刘军祥回忆说:“毛主席经常坐汽车进村来,在村南一棵槐树下坐着看书,等待一批又一批从外地来的客人。” 

        1949年1月22日,包括胡愈之在内的55位民主人士签署发表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声明,表明了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真诚合作的决心。

        展望:“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传下去”

        阎清海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在西柏坡岗南水库经营观光游船第一人。改革开放后,眼见着来西柏坡参观的人多起来,他就想到用船载着参观的人看看太行山和水库周边的风景,肯定受欢迎。说干就干,1983年,阎清海买回了一条玻璃钢船,在水库上率先搞起了观光游览,很快就成为了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咱西柏坡的党员不能再抱着‘越穷越革命’的老观念坐等国家救济了,我得带头从这水库里找致富路。”阎清海说。

        在他带动下,西柏坡村的游船目前已经发展到17条,人们还成立了景区游船管理处,开展合伙经营,进行统一管理。而阎清海当年那条小船,现在已经换成了能载30人的环保游船。

        阎清海不仅是经营游船第一人,也是建设西柏坡纪念馆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上世纪50年代由于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淹没。进入上世纪60年代,来这里寻访的工人、学生多达数十万。当时,阎清海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民兵连长,他带领几个人前往北京,请求重建中央在西柏坡的旧址。旧址开建以后,他又几次到北京搜集当年的文物。

        多年来,无论是发展乡村经济还是参与公共事务,阎清海总是走在前面。这或多或少与他年少时的一段经历有关。194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董必武夫妇在西柏坡村口的一个碾盘上发现了一个啼哭的婴儿。芦苇席里的孩子已经气息奄奄,看起来像生了重病。董必武夫妇把孩子送到中央机关医院,治好了他的病。这个孩子,就是董必武房东家的三儿子——阎清海。

        几十年过去了,阎清海依然清晰地记得这段往事。“这件事母亲给我讲了无数遍。她总是说,我能活下来是个奇迹,是共产党、是董老一家给了我生命。”

        在西柏坡村,阎清海这样的党员有20多位。村里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浸透了他们的努力。如今,西柏坡村内道路全部完成了硬化,栽植树木1万余株,还建起了群众文化广场。现在全村79户有近40户都在从事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专业村。

        阎朝书今年66岁,是一名老党员,曾长期担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妇女主任。她告诉记者,在不同的年代,西柏坡的党员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战争年代,西柏坡人踊跃支前,参军作战;1958年,为防范洪水修建水库,党员们带领村民放弃富饶的“米粮川”,迁到高岗旱岭山;改革开放后,又是党员带领大家发展旅游业,走上致富路……

        “我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经历过战争年代,比现在艰苦得多。我自己是党员,两个儿子也是党员。”阎朝书说:“我们就是要把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周龙、王逸吟、张凌云、姚晓丹、贾宇、郭冠东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