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看病想去大医院好医院,这是人之常情。于是,协和医院、同仁医院、人民医院等等名医院就长年人满为患。这是我们现阶段的就医观念。也许,今后的某个时间开始,我们可能不再这样选择,而是选择一个医疗系统,即从社区医院首诊开始,直到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服务。这就要求这“一条龙”服务涉及的各家各类医院,不仅某一个环节服务水平高,而且是整个系统服务出色。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设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改革尝试。
百姓看病省心又实惠
2010年2月底的一天,家住北京市德外社区的李大妈感到头晕得厉害,经社区医生问诊后建议她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社区医院帮她预约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号。次日,李大妈去人民医院就诊、做头部CT检查、确诊,整个过程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同时,李大妈的检查结果也通过网络平台被传回到社区。
“过去来人民医院看病,顺利的话还要花大半天时间呐。”李大妈高兴地说。她说,让她来到家门口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因,是听说德外社区医院有一条可以直达人民医院的“绿色通道”。现在知道这条通道的人越来越多,这给德外社区医院吸引来不少患者。
今年三月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德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几十平米的门诊厅里,前来就诊的病人有好几十位。据这家医院韩铮铮院长介绍,他们每天的门诊量都有六七百人,最多时近千人,社区的住院病床也是一床难求,因为经常有大医院的医生来这里进行网上会诊。
目前,到人民医院看病享有如此便利的,不光是德外社区的居民。据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介绍,自2007年9月,人民医院先后和北京市西城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48个社区服务站,(覆盖居民达到80万人),北京市昌平区2所一级医院和1所二级医院,(覆盖居民120万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等30家企事业单位(其中在建9个),以及北京红十字会999紧急救援中心组建了“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双向转诊
更多人首选社区就诊
2010年3月15日上午,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协同管理中心的马玲大夫接到德外社区卫生服务站电话,说他们社区有位82岁的崔奶奶突发耳聋,需要到人民医院进一步确诊。马玲立即与门诊挂号处联系,为病人预约了次日下午耳鼻咽喉科的大夫,并将预约结果通知德外社区医生,同时提醒他们将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通过共同体信息系统传递到人民医院,以便接诊医生事先对病人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霍阳,跟我们说了他的门诊经验:门诊病人中,自己前来挂号就诊的,不少都存在盲目性,甚至选错科室。而经过社区医院诊断过再转诊过来的病人则不同,这些病人一般都确需到大医院进一步诊治,我们通过信息平台可以直接了解到病人的情况,为病人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样,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分别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医疗资源利用,也让病人看病省了时间。
马玲说:“每次转诊都在电脑中有固定的流程、手续,通过IT系统,我们的医生能够看到人民医院相应科室可供选择的门诊时间,帮病人预约,病人在人民医院看病的电子病历也能让社区医生看到。同时,人民医院的医生也可通过系统看到病人在社区用药的情况,这样病人的治疗档案就可以在两个医院间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据了解,共同体在人民医院建立了一个共同体协管中心,这里是社区医院和人民医院双方信息的聚集点,使患者就诊信息的双向传递成为可能。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人民医院的医生会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患者进行会诊,并指导社区医生制定合适的医疗服务方案。
据了解,在2年多时间里,人民医院共接诊来自共同体内的转诊病人3500多人,接待预约检查91人次。
共同体建设,提升了社区医院的服务水平,能够有名医会诊,可以双向转诊,大大降低了患者就医的风险,再加上国家鼓励发展社区医疗的各种优惠政策,让病人到社区医院就诊可以得到比去大医院更多的实惠,由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首诊就医在社区,中小医院、社区医院现在正变得越来越“活跃”。
技术支持
大医院助社区提升医疗水平
“参加共同体后,我们受益最大的就是拥有了有力的医疗技术支持。”北京市昌平区华一医院(原北郊医院)副院长欧阳秀革认为,能够和人民医院共享专家资源是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主要捷径之一。
始建于1974年的华一医院,其前身是“中越人民友好公社中心卫生院”,全部的家当就是四张观察床位、40余名工作人员。随着北京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年,医院周边的回龙观、天通苑以及北七家三大社区发展起来,这里一下子聚集起120余万人。相对来说,这里离城区大医院较远,交通不便。能不能让百姓自觉舍“远”求“近”,来华一医院就诊呢?他们知道,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华一医院内一科主任闫秋丽,在谈到一个病人的就医情况时深有感触:“今年二月初,有个病人持续发热20多天,最高体温近40℃。根据CT检查显示,注射抗生素使病人肺部感染已有好转,但是为何高烧不退?我们向人民医院呼吸ICU张荣宝主任求助,把病历、化验单和CT片子先传给他,次日,通过视频会诊,张主任认为,病人是肺炎是确定的,但需要调整部分用药。三天后,病人烧退,出院。”闫秋丽感慨,太方便了,除了前期准备工作,整个视频会诊只用了20多分钟。
功能延伸
社区医生忙着“充电”
患者有了健康“管家”
2010年3月17日下午2点5分,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时红坐在该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协同管理中心的视屏前,开始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做“脑梗死病例分析”。视屏右侧显示,还有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华一医院、西城区德胜社区三个分课堂,其中华一医院听讲人数多达四五十人。
时红从接诊后如何询问病史讲起,详细介绍了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思路,包括如何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判断、需要进行哪些辅助检查,以及如何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脑血管疾病等。为这次讲座,时红认真准备了98张幻灯片,讲课持续1个小时15分钟,回答听课医生提问近三十分钟。
不出医院门,不用交学费,就能聆听专家讲课并与之面对面进行交流,对这种学习方式,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非常欢迎。
据了解,2007年11月至2010年3月人民医院已经应基层医务人员要求,结合他们提出的问题,举办了23次这样的视频讲座,已有8个科室参与,听课人数达898人次。
“共同体铺到哪里,哪里的居民就能够解决到人民医院看病难的问题。”王杉认为,共同体不但能够缓解看病难问题,其新颖之处还在于,共同体不仅仅可以承担看病这一单项任务,还能够担当起健康管家的角色。
共同体的延伸服务功能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档案,及时提醒病人复查等注意事项。德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韩铮铮院长以高血压治疗为例,他们为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制定了从药物到饮食、锻炼的一整套治疗方案,定期进行检查,70%以上患者的血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控制效果不理想的,他们会及时转往大医院进行治疗。
王杉介绍,目前共同体已经建立起了由人民医院疾病专家与社区全科医生共同组成的以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为中心的疾病管理团队,例如,以心血管专家胡大一为核心的心血管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心脑血管这类慢性病的治疗,无疑,“健康管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品牌效应
大医院获得良性发展机会
“共同体就是一个团队。”王杉在交谈中多次提到“团队”一词,他说,我们这个团队一切以病人流向为中心,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是通畅的,服务是一体的,业务是合作的,这是一个体系在为病人服务,而不单是一家独立的医疗机构面对病人,除了各自的产权独立。
“在这种看似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的举措中,大医院从中获得的是良性发展机会,是品牌的效应。”王杉院长这样认为。
在共同体建设中,大医院不仅可以更好地回归本来角色,将力量集中于疑、难、急、重症的诊治,还能够更好地发挥科研教学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功能。打造共同体建设的品牌优势。
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一般人总是笼统地认为,到大医院看病就是难。其实,并非到大医院看所有病都难,只是看特色病难,看专家门诊难,大医院内部的一些科室也存在“吃不饱”的情况。因此,只有品牌的提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综合发展。而共同体的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事实也说明,开展共同体后,人民医院的医疗资源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因为资源利用合理,提升了综合效率。2006年,人民医院实现收入10亿多元,2008年则达到14亿多元。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指出:“现在需要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和技术支持的这样一个长效的机制”。人民医院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的努力,就是为建立这样的一个长效机制趟出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