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5月22日 星期六

    美专家质疑“生命三角”地震求生方式

    作者: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徐启生 《光明日报》( 2010年05月22日 08版)

        近两年来,全球大大小小地震频发,数万个生命在顷刻之间陨落。如何在地震灾难中有效求生、减少伤亡,一直是世人关心的焦点。最近,美国红十字会、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对所谓“生命三角”的地震求生方式再次提出质疑,并公开反对这一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生命三角”求生法是指在发生地震、建筑物倒塌时,屋顶会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形成一个三角锥形空间,给人一个藏身之地,“生命三角”由此得名。物体越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倡导者为著名学者库普。他是“美国国际救援小组”的首席救援者。从1985年至今,几乎参与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他与来自60多个不同国家成立的各种救援小组一起工作过,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1996年,库普用其创立“生命三角”逃生方式与土耳其政府、伊斯坦布尔市、伊斯坦布尔大学联合制作了一部科研片。在一所房屋里,安置20个人体模特。其中10个人体模特用传统的“蹲下、寻找掩护物、抓牢”的方法,另外10个人体模特采取“生命三角”的求生法。仿真地震发生后,结果显示那些采用第一种方式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的存活率。由此,库普认定,“生命三角”是地震逃生的唯一有效方式。随后,他又撰文提出十大“生命三角”求生法,大致是说地震发生时,要到桌子、冰箱、沙发,甚至报纸堆旁蹲下。在床上的人则要翻身下床,尽量接近外墙,伺机逃出,在车里的人要立刻出去趴在车边。

        专家认为,库普说得没错,建筑物倒塌之后,确实会出现称为“生命三角”的区域。一般来说,物体越大越结实,就越不容易压缩。但问题是,库普的“蹲下、寻找掩护物、抓牢”的逃生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建筑标准。美国红十字会“社区灾难教育部”主任罗基竭力反对库普的“生命三角”求生法。他认为,库普对地震灾害的观察基于在土耳其地震后建筑物所造成的状况,与美国相比,土耳其房屋的建筑标准、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都有很大不同。用土耳其的情况套用到美国来,完全是一种误导。根据美国红十字会与加州紧急处置中心、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以及其他一些专业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共同研究,人们在应对地震时,当建筑物正处于晃动时,采取传统的“蹲下,寻找掩护物,抓牢”的方法是正确的。

        罗基称,根据美国防御与控制灾害中心的统计,1989年发生在加州洛克庞马大的地震,造成63人死亡,3700人受伤。1994发生在加州北岭市的地震,造成57人死亡,1500人受伤。而大多数受伤者是因为他们在慌忙中逃出家门时碰伤,或是在赤脚奔跑中划伤或骨折。为什么在这些有上百万人口的地区,伤亡人数这么低,其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人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了“蹲下、寻找掩护物、抓牢”的方式。实践证明,传统求生方式是可靠可行的。

        另外,加州“减灾教育组织”的抗震救灾专家马拉提塔提出,在大地震时,可能出现房顶平塌,墙壁外倒、内倒或者是墙壁M型折弯的各种意外,你其实无法预知“生命三角”在哪里。此外,地板可能出现扭曲、倾斜。当建筑物晃动时,你所依靠的重物很可能把你压倒或者把你挤向墙壁;飞来飞去的家当,还有玻璃碎片以及炉子上正在煮着的锅都对你造成威胁,如果你不及时寻找遮蔽物的话,反而会增加受到严重伤害的机会。

        罗基强调,采取“蹲下、寻找掩护物、抓牢”的方式求生是可行的。作为美国的一个机构。美国红十字会不会向其他国家推荐运用这种求生方式。因为,在美国可行并不一定在其他国家可行。也许“生命三角”求生法确实适用于其他一些国家。因为,美国的建筑一般不会倒塌,而在那些国度,即便发生中度地震,也会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倒塌。

        也许“生命三角”求生法与传统的求生方式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或许还需要在实践中证实,或许在建筑物坚固的国家里,发生地震时,采用传统方式更加有效,在地震时房屋容易倒塌的地方,采用“生命三角”求生法更为合适。具体采取什么方式,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不要强求采取某一种方式,这将是明智的选择。

        目前,美国地质调查局、加州地震研究中心、美国红十字会网站上关于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的方式,依然提倡沿用“蹲下、寻找掩护物、抓牢”的传统方式,而将“生命三角”解释为“一种关于地震时如何寻找避难点的误导说法”。 

        总之,专家强调,应对地震灾难的准备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它要依靠个人、家庭、社区、专业机构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切抗震工作都要做在地震前。当地震发生时,通常已经晚了,而最根本的是要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真正具有抗强震的能力。(本报华盛顿5月20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