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5月22日 星期六

    抗震救灾英雄谱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5月22日 04版)

        高海华:丹心映照民族情

        本报记者 陈劲松  特约记者 陈寿富  通讯员 韦存韧 

        第二炮兵某部政治部主任高海华,这位参加过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一线指战员,用人民子弟兵的一片丹心,谱写出了一曲维护民族团结的壮丽凯歌。

        4月15日14时,高海华率领先遣分队赶到玉树灾区。在格萨尔王广场,高海华敏锐地意识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将使这个中心广场成为世界的聚焦点。

        “中心广场承担着多重的社会功效,要让中心广场成为人心稳定的港湾。”高海华的看法,在第一时间赢得指挥组其他同志的认可。随后,二炮部队所属的医疗队、工兵营、警防营等专业分队迅速向格萨尔王广场集结。4月15日夜,灾区前期规模最大的野战医院投入使用,拥有100张床位,当晚就接诊170多个重伤病员。

        “不但要让藏族同胞能看病,还要让他们在这里能吃、能住、能生活,更能听到党和国家的声音。”高海华指挥部队在格萨尔王广场上接连打响“三次战役”:率领工兵营连夜搭建由近百顶帐篷组成的居住区,使受灾群众有了落脚之地;从某部抽调两台炊事车和一个炊事班人员,每天免费为帐篷村居民提供馒头、牛肉粥、开水等简易餐饮服务;调来野战宣传文化车,通过广播和电视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关爱声音。 

        巴塘草原有8000多户牧民,1200多名学龄儿童都在巴塘草原寄宿学校上学。地震中,学校受到严重损毁,学生被迫停课。“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牧民子女的教育不能因地震而倒退。”高海华指挥官兵从800公里处的营地运来帐篷、教材等物资,捐助援建了玉树灾区规模最大的“帐篷学校”——“八一草原寄宿学校”。震后第7天,学校便恢复了正常教学。

        在高海华的参与下,二炮抗震救灾部队在灾区广泛开展起“联建共促党支部”活动,与结古镇红卫村结成灾区首个军民共建党支部。

        *  *  *  *  *  *  *

        王岩:带来太阳般的温暖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王佳斌 罗国金

        玉树抗震救灾归来,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王岩就在工作之余,忙着整理从救灾一线收集的资料,他说:“玉树和汶川情况有很大差别,这次抗震救灾出现的许多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我是骨科医生,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救治地震挤压伤有经验。”4月14日中午,刚下手术台的王岩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就立即要求去灾区救人。

        15日18时30分,被任命为队长的王岩带领解放军总医院抗震救灾专家医疗队奔赴玉树。当晚10时30分,一下飞机,高原反应就袭来。但是,面对在玉树机场等待转送的200多名重伤员,王岩果断决定就地展开救治。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员迅速根据伤情实施分类、清创、固定等先期处置。一直忙碌到深夜2点。

        第二天一早,休息不到4小时的王岩,带领队员们立即赶往震中结古镇,此时,王岩因缺氧,头疼剧烈。但他一直默默地忍耐着,并不停给队员们加油打气,“高原反应必须克服,我们来这儿是治病救人的”。王岩针对当地居民点多、伤病员分散的特点,迅速制定定时巡诊、会诊制度,按照队员专业特长分配任务,依托兰州总医院医疗救护所,积极参与救治伤病员,当日就诊治各种重患51人。

        高强度的工作加剧了高原反应,医疗队员出现嗜睡、喘息等早期肺水肿和脑水肿症状,王岩及时提出措施,科学防护施救,保存并大大提高了医疗队的整体战斗力。

        伤员俄要,全身多发骨折并伴有盆骨粉碎性骨折,在伤痛中已煎熬7天。查看伤情后,王岩迅速召集有关专家进行讨论、治疗,病人很快转危为安。俄要的家人不停地作揖道谢:“国家派来这么好的专家,我们感到太阳般的温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