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邢宇皓)“收藏古籍并不意味着拥有特殊权利,而是要背负沉重的责任——一方面要妥善管理,防止人为破坏、控制自然破损;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这些古籍能找到真正理解它的读者。”北京大学日籍教授桥本秀美说。20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将包含海外中华珍贵古籍资源的两大数据库——“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影像数据库”同时开通,面向读者提供免费服务。“形而下的载体,总有一天会消亡。只有让有心人阅读,古籍才能发挥价值,传其命脉。”桥本秀美深有感触地说。
“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由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建立的“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发展而来,日前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转至中国国家图书馆。该数据库涵盖了除美国国会图书馆外,北美地区几乎全部图书馆中文善本藏书及多家中国图书馆的部分藏书,数据达到2万多条。首批公布的是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的相关数据。据悉,该系统提供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三种界面,所有用户均可自由检索、浏览、打印、下载书目数据及书影,供学术研究参考之用。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影像数据库”则按经史子集分类,收录了4000余种珍贵宋、元、明、清善本和民国时期抄本,尤以所藏中国小说、戏曲为特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藏书绝大部分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购得。东洋文化研究所将其数字化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透露,国图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联合开展的哈佛燕京中华古籍善本数字化项目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他呼吁,更多海内外中文古籍善本收藏机构能加入这一行列,携手促进海内外中文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编目、研究与利用,服务全球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