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5月15日 星期六

文化企业30强

《 光明日报 》( 2010年05月15日   06 版)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中国出版集团是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集各种介质出版物的出版销售、进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2009年,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时出版发行了一批重要出版物,其中《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等重大出版工程均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一是成功完成“中国数字出版网”立项,入库标准数据已达到200万条,加工电子样书12万多种,覆盖了90%以上出版社的85%以上新版品种。另外,公司不断加大“走出去”力度,出色完成了国家重要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版权输出和进出口业务也取得了新业绩。二是版权输出总量进一步增加。2008年版权贸易同比增长了49.56%,2009年版权输出172项,版权贸易逆差不断缩小。

    2008年出书8000余种,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6.66%,在国内出版行业名列前茅,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资产总额取得较大幅度增长。2009年出书量继续增长,市场占有率继续排名第一。全年营业收入增幅6.8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87%,资产总额增长11.64%,净资产增长20.44%。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文化产业发展的“全优生”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中国出版业乃至文化产业唯一资产和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文化企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出版产业集团。集团是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单位,位列“中国文化企业30强”出版发行类首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中列398名,居全国同行首位。截至2009年底,集团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净资产已超过百亿元。2009年,集团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近年来,集团全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员聘用制度的推进,解决了员工的能进能出;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解决了干部的能上能下;薪酬分配制度的全面展开,基本解决了员工收入的能高能低。集团所属出版社中有6家被评为全国一级出版单位,与中国出版集团并列全国同行业第一。

    今年1月28日,凤凰置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国内首家文化地产上市公司借壳成功。集团还与世界排名前列的法国最大出版集团阿歇特公司联合成立了由凤凰集团控股的凤凰阿歇特公司,打开了阿歇特在全球的发行网络,成为“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激发出创新活力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2009年资产和营收双双突破80亿元,其中承接传媒主业的中南传媒实现利润4.87亿元。2008、2009年两次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在全国首次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集团有5家单位入选“全国百家出版单位”。

    集团2008年启动改制上市,整合传媒主业成立拟上市公司——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加快资本运营步伐。中南传媒已顺利获得国务院对三年持续经营期的豁免特批,预计2010年内实现IPO。与近年来已上市的文化企业相比,中南传媒是介质多、结构优、产业链条完整、股本最大的拟上市公司。如上市交易,则将以近20亿股的体量、过200亿元的市值,成为中国出版传媒板块大盘蓝筹股。

    为构建多介质品牌集群,集团重点锁定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受众群、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中老龄受众群等目标人群,按照品牌和媒介同步扩张的经营思路,形成了书、报、刊、电子、音像、框架媒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媒体格局。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引领创新发展之路

    2008年7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做强主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制定了《浙江出版联合集团2008年—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为集团做优做强做大,实现“双百亿”目标,迈向一流出版企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到2009年底,集团资产总额93.08亿元,当年实现总销售97.22亿元。2009年,集团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4家出版社入选“全国百家图书出版单位”。继2008年入选“首届文化企业30强”后,2010年再度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与改制启动时的2003年相比,2009年集团销售收入增长82.2%,利润总额同口径相比增长66.1%,资产总额增长149.1%,净资产增长159.0%。

    创新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关键。2009年,面对教材发行码洋大幅减少的局面,该集团通过全面推广新华书店“小连锁”工作,以“小连锁”服务“大繁荣”等创新举措,使当年非教材、教辅销售达到20.6亿元,首度超过教材教辅的销售额。到2009年末,全省“小连锁”已达146家,实现年销售2223万元。2009年省店集团实现总销售达67.9亿元,名列全国前茅。

    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改革与发展两促进、双丰收

    2008年—2009年,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坚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规范转企改制,成功推进了主营业务借壳上市。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共有17种出版物荣获全国性奖项:《腰门》和《千古一梦》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珠山八友》和《怒吼的黄河》等6种出版物荣获首届中国出版物政府奖图书奖和图书提名奖。此外,2009年该集团公司出版各类出版物突破了5000种,与上年同比增长10%。集团公司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综合排名由2005年的第22位,前移到2009年的第11位。2008年输出版权73项,2009年输出版权125项。在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首届出版社等级评估中,集团公司所属的6家图书出版社中,有3家评为一级社,进入“全国百家图书出版单位”,其余3家被评为二级出版单位。

    2009年,集团公司共完成销售收入63.41亿元,较上年增长48%;实现利润6.53亿元,较上年增长188%;资产总额70.76亿元,较上年增长28%;净资产49.85亿元,较上年增长54%,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提前一年全面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产业规模提升社会效益显著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在2004年成立的河南出版集团的基础上,经整体“事转企”改革于2007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运营。集团成立以来,坚持市场运作、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科学化管理,规模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由成立之初的62亿元增长到85亿元,营业收入由51亿元增长到75.88亿元。

    2008年集团被中宣部等部委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2008—2009年度获得全国出版集团“创新风云奖”。全年共有123种(套)出版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大秦帝国·黑色裂变》、《大瓷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独脚乐园》(第1、2部)先后荣获了优秀国产动画片奖、“金鹰奖”优秀动画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原文化大典》整体获得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指南》、《让我们不要遗忘——纪念汶川大地震诗歌散文集》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等。目前,公司的上市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沟通方案已报送中国证监会进行预沟通。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发挥资本和产业经营的良性互动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文化企业集团,是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按照“打造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现代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现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70亿元、员工7000多名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先后荣获“首届中国出版社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2006年中国服务企业500强”、“2006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等荣誉称号。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近年来一方面抓住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大力介入文化新产业、新业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和产业经营的良性互动,由渠道运营商向产业投资者转变。

    2005年,集团整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业务和资源,成立了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功募集资金22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书业境外上市第一股。2008年,集团启动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项目,拟投资42亿元,构建一个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主题旅游区,建设国内一流的数字出版基地和高科技电影主题公园,力争打造成为西部第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推进新媒体发展探索多元化之路

    成立于2006年12月的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国有独资文化企业。2009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全部经营性资产注入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控股公司下属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负责《广州日报》的经营业务)、广州大洋传媒有限公司(负责系列媒体的经营业务)、广州大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对外投资业务)、广州日报新媒体有限公司(负责新媒体的经营发展)等28家全资子公司,并控股(参股)包括上市公司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子公司。2009年,控股公司及其下属单位全年实现总体经营收入38.48亿元,合并总资产75.39亿元,合并净资产59.27亿元。

    在新媒体的运营发展上,2009年公司投入1.5亿元成立广州日报新媒体有限公司,以大洋网为平台,大力发展区域综合城市网站。在移动媒体方面,公司发展了基于电子阅读的移动数字报纸,目前可实现无线上网,做到随时随地在线阅读;研发推出手机阅读平台,及时报道突发新闻,支持在线浏览和离线阅读。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主业稳步发展 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拥有60年发展历史的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图书出版为主业,集编辑、印刷、发行、印刷物资供应和内外贸易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综合性出版集团,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全集团共有165个全资独立法人单位,18747名员工。迄今为止,集团出版各类图书总数超过100亿册,有100多种(套)图书荣获“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出版三大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图书再版率较高,原创儿童文学、老照片等出版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类图书出版规模稳定增长。2009年出版图书及电子音像制品5962种,资产总额达96.4亿元,销售总收入72.9亿元,利税总额4.5亿元。

    2009年围绕“转企”、“股改”、“整合”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正在推进股份制改造基础性工作,为股改上市做准备。同时,集团还成功推动了行业内联合合作,签订并实施了一系列跨省区、跨行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十大项目合作协议,开展了鲁苏新华发行和印刷物资供应的业务合作,在全国出版发行界引起很大反响。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加快拓展主营业务 扩大文化资本输出

    两年来,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总额6.2亿元,年均递增34.1%和17.7%。2008年成功重组,实现主业整体上市。两年来,与近20家出版传媒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化数字出版、手机阅读等新媒体产业链建设。与北大方正等专业机构合作,使上万种图书实现数字化。

    在版权输出、合作出版、文化产品输出、海外办企业、图书实物出口等五大业务板块发力,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单一的版权输出到多元文化产品出口,由单纯的产品贸易到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由文化实物输出到文化资本输出的发展格局。两年来,共输出版权610项,位居全国同行前列,主要输出到36个国家和地区,非华语地区占47%;首次打造的民族新漫画版权出口日、韩、美等10多个国家,日本还将其作为中小学生的漫画教材读本;与韩国合作出版原创动漫图书,打破国内同类图书品种完全依赖国外版权引进的局面。两年来,集团出版物及电子文化产品实物出口累计6.4亿美元,遍及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版文化企业出口份额的60%以上;在俄罗斯兴建新时代印刷公司,成为全国惟一“走出去”发展的印刷企业。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金实力雄厚 着力整合创新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出版物发行、音像出版、广告传媒、对外贸易、投资管理、房地产开发和酒店业等,拥有近600个发行网点,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图书音像分销体系。2010年1月,集团核心企业——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A股市场上市,募集资金12.98亿元,成为市值过百亿、位居全国第二的上市文化企业,资本实力位居全国出版业之首。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重组了教材、教辅、图书音像、进出口、物业管理等业务,组建了5个专业子公司,承担全省相关产品的市场规划、渠道整合,建立由专业公司统一采购、货源归口的管理体制,完成了“渠道终端一体化”,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水平。集团启动了连锁经营战略,完成了全省97个中心门市及224个网点的图书音像连锁。通过连锁经营,至2009年卖场销售收入比2006年增长82.9%。建立了财务资金集中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体制。集团还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服务业。集团通过创新经营理念,建立了以综合性和连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华仑国际文化广场。文化广场荟萃了影视文化、演艺文化、博览文化、美食文化、休闲文化等多种文化商业形态。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推进和谐改制 追求高速成长

    近年来,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图书共有265种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茅盾文学奖、湖北图书奖和全国优秀畅销书奖。集团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居全国前6位,长江文艺出版社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文艺类出版社之首。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与民营资本合作组建的海豚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对从教育部门划转的省教育书刊发行社和教育报刊社进行了成功的企业化改造,在全国开创了跨部门整合范例。集团依托出版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参与投资拍摄的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幸福不相信眼泪》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原创的三维动画《小鼠乒乓》已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50家地方电视台播出。集团还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将《狼图腾》等作品打入欧美文化市场。

    五年多来,集团公司总资产从2004年的21.6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77.5亿元,销售收入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为国家创造利税13亿元。2009年,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称号,以及中国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出版集团创新风云奖、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版权输出先进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突出做强主业 全面综合发展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以影视产业为依托,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电影集团。主体业务包括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营销宣传、影院和院线建设、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等。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实施精品战略,狠抓电影的内容创新。特别是2009年出品的影片《建国大业》,票房达4.2亿元,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之最,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拥有完善的市场发行体系和丰富的影片营销经验。近年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通过参股的方式,组建了七条电影院线,签约加盟影院达400多家,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左右。目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正在组建一条控股院线。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全国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电影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还致力于国产影片的对外输出,其每年举办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产影片国际展销市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影频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类动画片、纪录片、专题片。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加快了整体重组改制的步伐,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奠定基础。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骨干传媒企业 打造成熟产业链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中央电视台全额投资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传媒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中央电视台节目版权的全球营销代理,是中国电视节目外销联合体唯一的对外版权代理商,拥有电视节目引进权;享有中国内地唯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境外卫星节目代理权,共代理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频道,在全国31个省市落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目前拥有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经营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视媒体产业链。

    2009年12月,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开播,开创了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其主要股东。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和公司负责运营的中国电视长城平台近年来一直活跃在海外媒体市场,从中国电视节目的音像销售到整频道落地,为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投拍的《李小龙传奇》、动画片《三国演义》等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公司旗下的灯光舞美公司,在成功完成奥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灯光舞美制景任务后,目前又承接了上海世博会的灯光总包。公司控股的央视市场调查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抓住改革机遇 寻求跨越式发展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节目制作、广告销售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经营性业务,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75亿元,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公司旗下主要有第一财经公司、星尚传媒公司、新娱乐公司和上海电视传媒公司、哈哈少儿和炫动卡通公司、百视通新媒体公司、东方购物公司等子公司。

    新娱乐公司和上海电视传媒公司,出品了“舞林大会”、“我型我秀”,电视剧《蜗居》、电影《十月围城》、动画电影《喜羊羊》、《麦兜响当当》等娱乐产品。第一财经公司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等提供专业财经信息服务,2009年总收入达5亿元。百视通新媒体公司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IP电视网,用户超过300万,并向法国和伊朗等国出售电视专利技术。东方购物公司是国内电视购物第一品牌,日均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星尚传媒公司已形成包括全媒体平台、公关活动和数据库营销,以及品牌授权在内的星尚传媒产业群,2009年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时尚传媒企业之一。

    江苏省广播电视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突出主业 相关多元

    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上,采取“突出主业、相关多元”的发展策略,构建起以频道频率广告经营、影视内容娱乐、居家购物、有线网络资本运营为主体的核心支柱业务体系,同时努力拓展新媒体、报刊出版等相关业务。近5年来,集团经营收入达到了年均39%的增长速度。

    集团推出了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影视大片。其中,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被广电总局评为“0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电视剧”;集团主投和参与投资制作的《南京!南京!》、《建国大业》、《十月围城》总票房近10亿元。在电视剧、电影和演艺娱乐行业,集团着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已形成涵盖电视剧策划、制作、投资、发行的电视剧产业链,涵盖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电影基地、后产品开发的电影产业链。为适应三网融合的新要求,构建以视听节目生产、集成和分发为核心的全媒体内容集成平台,形成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综艺、专题片、体育、新闻等7大类、超过60万小时的内容存储量,可以向有线数字电视网、广播网、互联网、IPTV、手机电视(包括CMMB)、公交移动电视网等多个渠道和终端进行内容分发。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制作优秀作品 培育优秀人才

    去年,上影集团全年主导完成《高考1977》、《可爱的中国》、《建国大业》、《风声》、《铁人》、《锦衣卫》、《苏乞儿》、《我的唐朝兄弟》等故事片16部,《马兰花》等影院美术品2部。生产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第三、四季)、《大脑无字城》等电视系列动画片共计2161分钟,电视剧15部471集,译制影片70部、电视剧100集以及《玄奘大师》、《海上传奇》、《上海建筑百年》等电影电视纪录片。其中,电影《高考1977》、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电视动画片《大耳朵图图》都分别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高考1977》等其他几部作品分别在华表奖评选中获得优秀故事片奖、优秀戏曲片奖,在金鸡奖评选中获得最佳编剧奖、优秀戏曲片奖、最佳美术片奖等。江海洋、梁山、郑大圣、速达等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速达还被列为国家十大动漫领军人物之一。

    去年,上影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6.5亿元,净利润达到1.3亿元,企业效益位于全国电影企业首位。上影集团也积极推动社区、农村和阳光场电影放映等文化公益服务工作,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12650场,观众达134万人次。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完整产业链助推业务联动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华谊兄弟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

    华谊兄弟在业界较早地布局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板块,形成了业绩稳步增长的三块基石。在运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力求从三个方面做到专业化: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是注重技术先导。在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下,明星经纪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华谊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创新发展业务的同时,华谊兄弟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04年华谊兄弟第一轮私募成功后,去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华谊兄弟计划募资6.2亿元,实际募资12亿元,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1928.61亿元,超额认购达163倍。

    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

    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率先完成全省“一张网”

    组建成立两年来,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迅速,具体体现在:一是整合完成全省“一张网”。在2008年底全省13个省辖市层面完成整合后,至去年12月中旬,全省66个县级网络的整合与数字化合作全部完成,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市县三级广电网络互联互通、全程全网。二是通过了国家级数字化工程验收。去年11月16日,全省高清双向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和苏州、常州、盐城等七城市有线数字电视整转,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三是促成了一系列对外合作。两年间公司与包括昆明广电网络、上海文广集团、江苏联通、杭州华数公司、深圳华为公司、中信银行、美国BigBand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进行战略性和务实性合作。四是公司规模实力和经营业绩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至去年年末,公司已经拥有网内有线电视用户158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44万户,互动电视用户48万户,用户规模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位。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实现利润3.49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5.3%和41.7%。去年8月,公司被中宣布和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联合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称号。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

    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高清交互业务领跑全国

    截至去年年底,歌华有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413余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40万户(含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30万户),高清交互用户领跑全国。

    公司积极开展有线网络建设与升级改造,实现了全市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已形成覆盖全市18个区县,铺设光缆线路2.3万余公里、电缆线路24万余公里的超大型信息化基础网络。

    歌华有线积极推进有线电视向数字化、双向化、高清化发展,致力于通过数字电视转换将电视机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2006年6月,公司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试点工作。去年9月,公司启动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试验示范小区推广工作。歌华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提供综合性交互信息服务,已经具备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主要特征。

    积极应对“三网融合”的挑战,歌华有线大力拓展增值业务与数据业务,成功为多项政府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工程提供通信服务。通过歌华有线综合业务平台,可提供高速互联网介入、综合数据、信息传输、娱乐互动等多种信息服务。

    歌华有线适应有线电视网络改革发展的需要,实施了横向扩张网络、纵向贯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十字”战略,投资参股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企业以延长、拉粗产业链。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发展模式 提升核心竞争力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1999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创业投资、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广告代理四大业务为主,经营地域横跨长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传媒公司。

    有线网络业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南模式”。电广传媒大力投资整合了湖南省内多个市县的有线电视网络,拥有有线网络用户364万户,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数字电视“双向整体转换”和有线网络双向改造。

    创投业务已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电广传媒早在2000年就在深圳设立了达晨创投有限公司,是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的内资创业投资机构。截止目前,达晨创投管理8期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40亿元人民币,成功投资了59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被科技部授予“中国科技投资业务创新奖”。

    广告、节目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独家代理了湖南7家省属电视媒体的广告业务,2009年广告收入超过28亿元,增幅近40%,其中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收入突破23亿元,连续7年实现“全国省级卫视广告创收第一”。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坚持品牌创新

    全力打造国际文化市场名牌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首批35家试点单位之一,自200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迅速成长为一个新型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中国国际文化市场主体。

    集团公司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中先后打造或参与打造了《时空之旅》、《武林时空》、《四海一家》、“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等品牌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集团公司的海外市场业务仍保持向上趋势,效益取得可喜增长,向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137座城市,派出演出展览项目117起,共计6000余场,吸引全球观众达1200万次。

    集团公司发挥独有的文化集成优势,稳步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运用高新科技大力探索新型业态,向创意产品制作、票务网络、演出院线、文化特色旅游等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努力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格局。目前,由集团公司开发的中演票务通“全国票务网络系统”已在全国42座城市落地,并荣获“文化部创新奖”;截至2010年5月,全国已有14个省22家省会或中心城市的重要剧院,加入中演院线联盟。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以精品意识引领艺术生产

    以服务人民弘扬先进文化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最负盛名的国家歌舞团之一——中国东方歌舞团深化改革、转企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的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集团已具有较强的市场感召力。2009年,集团全年各类演出116场(次),演出收入4211万元;今年1月至3月,完成各类演出36场,演出收入1408万元。

    在艺术生产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优秀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音乐舞蹈艺术的精华,积极进行艺术创新,探索新样式,形成新风格,研发新品种,掌握新科技,拓展新领域。享有盛誉的大型歌舞晚会《元首之夜》是近年来在重大国事活动中专为各国元首精心创作的经典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舞台艺术取得的巨大成绩。世博会期间,集团参加了开幕式的演出,并将在上海世博会演艺中心驻场演出260场,集中展示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崭新成果。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完成好以“进村镇”、“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厂矿”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演出,还与多个乡村签订了《文化共建协议书》,实施“点对点”文化共建合作,“面对面”文化指导扶持。

    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做强中国文化旅游第一品牌

    成立于1985年的华侨城集团是中央企业中唯一以文化为主业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公司以旅游开发和经营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特色和依托,拥有国内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主题公园群。截至2009年,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连续多年作为唯一的亚洲企业跻身于世界旅游景区集团前八强。目前,华侨城文化产业净资产已近64亿元。

    华侨城文化产业的发展,始于1989年创建中国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此后相继成功建设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连锁)等著名主题公园。华侨城以特色的文化演艺与整合的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了以深圳为基地,辐射全国的集旅游、文化、娱乐、影视、动漫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文化主题包装、旅游演艺、节庆策划和衍生品开发构成的四条主线,有力地促进了华侨城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2009年,欢乐谷连锁品牌发布吉祥物新形象,欢欢、乐乐和小谷三只可爱的蚂蚁以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面市,相关衍生产品也全线上架,受到消费者喜爱。此外,华侨城正着手进入影视动漫、数字娱乐等领域,大型原创卡通《魔幻奇兵》漫画书已上市,还将在世博会期间举办电子竞技活动。华侨城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正在不断延展、完善。

    全面提升“保利文化”的

    品牌竞争力和美誉度

    保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以演出、组织策划及创意设计制作,剧院管理及建设咨询,文物收藏,艺术品经营及拍卖,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为主体,音像光盘生产制作、广告等为辅的集多门类、多业务于一体的文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30多家全资、控股和其他企业。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演出及剧院管理业务方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着包括北京保利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深圳保利剧院、重庆大剧院在内的15家国内一流剧院,管理资产总额超过110亿元,2009年实现演出1743场。

    在拍卖及艺术品经营业务方面,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地位,举行的大型拍卖会成交额多次位居国内榜首,其中2009年秋季拍卖成交额15.78亿元,在国内秋季拍卖会中名列第一,创造了内地拍卖行近15年来的成交新纪录。

    在影院投资经营业务方面,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集影视剧内容制作、电影发行、电影院线、影院投资与经营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投资控股平台,拥有保利万和电影院线以及遍布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重庆、郑州、昆明等大中型城市的数十家终端影院。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为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将现代高新科技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提出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华强文化科技集团逐步打造出集“创意、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化科技产业链,较好地解决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意与创新、开发与研究、规模化与产业化以及文化创意与市场营销等多个矛盾。

    华强文化科技目前已经构建了包括以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影视娱乐、媒体网络、文化产业衍生品为核心的立体多元产业网络,该产业网络涵盖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影视出品、影视制作、影视后期、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电视节目制作、动漫衍生品开发、主题演艺、旅游商业、出版发行等16个文化科技产业相关领域。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实现了将高科技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先后设计和开发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完全自制创意,结合中国文化的拳头产品。迄今为止,已经将70套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环幕4D影院输出到40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出租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配套特种电影影片超过20部。2009年,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利润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9%和662%。

    杭州宋城旅游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

    旅游元素与文化元素融合结硕果

    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进入主题公园与旅游文化演艺行业的公司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带有鲜明创新特性的“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并藉此成功打造了“宋城”品牌。

    公司经营的宋城景区及其核心旅游文化演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2009年全年演出1331场,观众人数超过230万人次,并创了单日上演8场且场场爆满的历史最高纪录。至今累计演出了10000余场,接待观众2200万人次,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场次最多和观众接待量最大的剧场演出。2009年,《宋城千古情》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及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委会特别奖,宋城景区被授予“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宋城股份经营的杭州乐园,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为发展方向,通过组织和策划嬉水狂欢节、极限运动会等大型创意主题活动,来丰富杭州乐园的文化内涵,使杭州乐园在相比其他游乐类主题公园并无优势的投资规模和园区面积内,实现了较高的收入。 

    下一阶段,宋城股份将在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数个旅游文化演艺精品项目,进一步深化与扩展“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促进旅游元素和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北京演艺集团公司

    创新文艺演出 打造首都文化企业旗舰

    北京演艺集团是集艺术创作、生产、演出、人才培养以及综合市场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资产、国有控股参股表演艺术团体及其他文化体育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

    集团努力搭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平台、投融资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和大项目经营平台。集团与北京银行签署了战略性协议,北京银行向集团提供10亿元授信额度,同时制定了全方位、个性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集团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的多层次、多领域综合开发。集团成功主办了“鸟巢版”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同时精心组织国家体育馆大马戏晚会的策划实施,邀请美国百老汇亚洲国际有限责任公司顶级团队联合创作首部种子剧目——音乐剧《牡丹亭》,并将与北京体育局联合打造大型旅游演出项目《什刹海》。集团控股和参股企业推出动漫人偶剧《喜羊羊与灰太狼》、史诗歌剧《孔子》、广场儿童剧《北京传说》、全景芭蕾《天鹅湖》、旅游景区剧《海誓·南戴河》、3D杂技音乐剧《再见,飞碟》、世博儿童剧《海宝》等创新演艺精品,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

    演出影视两翼齐飞

    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是由辽宁省文化厅于2003年批准成立的省直民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七年来,辽宁民间艺术团按照“经营面向市场、企业自负盈亏、剧场连锁管理、影视打造明星、产业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辽宁民间艺术团的支柱产业是演出业,二人转演员是核心队伍。目前已经在沈阳、长春、天津、哈尔滨、北京等城市开办了8家“刘老根大舞台”,2009年票房总收入达19亿元,全年共演出2680场。位于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旗舰剧场一年四季一票难求,成为沈阳市的文化名片。2009年5月位于北京前门地区的“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正式开业,至2010年5月,剧场票房收入超过6000万元。

    辽宁民间艺术团的第二个支柱产业是影视业。《刘老根I、II》、《马大帅I、II、III》、《乡村爱情I、II》、《关东大先生》、《乡村名流》、《乡村爱情故事》等喜剧电视剧是代表作品。2009年与辽宁卫视合作推出了《明星转起来》周播栏目,收视率居全国卫视同时段娱乐节目前三名。与黑龙江卫视合作的电视栏目《本山快乐营》播出之后,收视率也居同类栏目前十名。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精品剧目传捷报 惠民品牌入人心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团体。2005年1月集团实现全面整体转制,正式以市场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2009年,集团经营收入达到1亿1027万元,同比增长27.73%,在演艺类文化企业中率先实现了“破亿”的目标。

    2009年,集团在“以改革求活力,以创新谋发展,以品牌创效益”三大战略指引下,各类创新剧(节)目32台,复排传承剧目33台,新创重点剧目演出场次达300余场。全年共荣获各类国家及省级奖项39项,其中现代京剧《飘逸的红纱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08-2009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爱之旅合唱团荣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银奖”。

    2009年各类惠民演出近3000场,惠及百万群众。同时,集团推出了公益性“演出季”,两个演出季共演出百余场,演出上座率达95%以上,观众达数十万人。

    2009年,集团公司的海外演出收入达500余万元。同时,集团还以资本为纽带,在海外开设“江苏省演艺集团海外分公司”,昆剧《1699·桃花扇》、《紫禁城的故事》获得了“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称号。

文化企业3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