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26日 星期一

    城中村变样了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26日 07版)

        本报讯(记者耿建扩)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城中村大马村通过拆迁改造,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两亿元,原先“脏乱差”的环境明显改善。户均安置高层住房3套,面积300平方米。集体经济“蛋糕”做大了,村民福利更多了。全村群众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后顾之忧。每人获得了25平方米的商业门脸产权,由集体统一经营,年底分红,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大马村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居民658户,2400人。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城中村拆迁改造,到2009年10月初,拆迁群众全部回迁新居。

        “大马庄园”是大马村城中村改造的一期工程,走在庄园,处处感受到现代气息。人造湖、音乐喷泉、健身会所、地下车库应有尽有。

        “改造前,我们一家住在自建的两层小楼里。冬天得自己烧炉子取暖,弄得屋子里烟熏火燎,有时还不暖和。村里没有污水管道,道路坑洼不平,垃圾四处堆放。”坐在如今40平方米的客厅里,村民阎志永感慨居住环境的变化。大马庄园是一个花园式、生态型社区。低容积率、高绿化率、“双气”入户,小区建有10万平方米沿街商业门脸和7000平方米的小学、2300平方米的双语幼儿园。庄园里还有一个文化广场,用碑刻的方式记录下了改造前旧村宅基地的分布图。6个“史册”造型的石刻,记录了大马村500年的历史。

        2004年,大马村的土地被市政府统征,村里得到了两亿元的土地补偿金。他们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对这笔钱进行了“分割”:三分之一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三分之一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三分之一为村民加入社会养老保险。村“两委”班子的思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搞城中村改造,决不能把征地款分光吃净,还要发展集体经济,要以钱生钱,只有这样,才能既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又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五年多来,该村以7000万征地款作为启动资金,加上230亩预留用地,上项目,搞开发,新增商业面积18万平方米,2009年底,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1.8亿元。该村把城中村改造产生的收益最大化地向村民倾斜,共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

        拆迁改造前,裕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土地换社保、农民入城保”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裕华区被征地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问题上充分发挥了“兜底”的作用。今年69岁的邢忠义2001年“入保”时每月能领到290元的养老金,随着国家逐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到2010年他已经可以每月领到863元了。一提起这事,他就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村里给办的一件大好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