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19日 星期一

“院长爸爸”

——记吉林白山育林社会孤儿福利院总经理朱玉林

本报记者 曾 毅 《 光明日报 》( 2010年04月19日   04 版)
朱玉林和孩子们在一起 资料照片

    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咋子镇杨木斜子村,有一位有着287名孩子的“院长爸爸”。这位资产近亿元的农民企业家总是自豪地说:“孩子是我最大的财富,现在走遍全国都有我的儿女,他们中大学生有64个、研究生5个、还有考上公务员的。我的儿女结婚的有17个,孙子、外孙15个。”

    一个好人倾其所有行慈善

    今年55岁的朱玉林于1981年创业,成为村里第一个运输专业户。到1994年,朱玉林的公司已经拥有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一件偶然的事改变了他的想法。那天在回公司的路上,有一个孩子躺在车前不让路。朱玉林生气地顺嘴吼了句:“你要找死啊?”孩子却说:“死了更好,省得活着受罪。”朱玉林被这年幼孩子厌世的话语惊呆了,他当即决定不盖家属楼了,要建一座孤儿院。

    他就这样卖了轿车、房子,在江源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投资1100万元兴建了集学习、生活、娱乐为一体的市育林孤儿福利院。到现在他为流浪孤儿累计投入已经达到8000余万元。

    大门从此向流浪孤儿敞开

    “孤有所养,养有所育,育有所成,成有所用”,建院之初,朱玉林就制定了孤儿院的办院宗旨,目的就是把孤儿院办成社会主义孤儿的大家庭。

    每年孩子开学时,朱玉林都得拿出近200万元支付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费。有时资金周转不开,他就从企业里拿钱。为了让这些不幸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朱玉林又创建了育林学校,在这里开设9年义务教育,由聘用的教师按照国家教委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管理。

    朱玉林有一个习惯,只要不出门,每天都要去孤儿院查寝,给这个孩子盖盖被,和那个孩子谈谈心。他记得所有孩子的生日、所有孩子的来历。

    一只火炬将爱心永远传递

    今年21岁的姜伟说,他12岁到孤儿院之前,差点成了小偷,是院长爸爸把他挽救回来的。从最小的5岁的王金龙到最大的已经40岁的姜波,无论是正在读书的,还是已经从这里走出去的,谈起他们的院长爸爸总是充满感激。他们不但受到爱的教育,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爱的火炬手。

    朱玉林资助的大学生崔会波从天津的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朱玉林的身边,献身孤儿事业。正读初三的夏偑林双亲去世后来到孤儿院读书,他学习成绩优异,在全区200多名学生中中考第六名。他的心愿是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等有钱了一定回到孤儿院来帮助像自己一样的孤儿,决不让院长爸爸的事业中断。

    朱玉林因爱而富有,也因为创办了亚洲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供养时间最长的民办孤儿院享誉国内外,荣获“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中华慈善家”等诸多荣誉称号。

“院长爸爸”
梦想铸就世博园
南昌大学成立国学院
豫麦春耕5319万亩
贵州冷洞村抗旱奇迹引热议
云岭第一“学子泉”
荷花扮靓中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