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12日 星期一

一位老人与《红军团之歌》的不了情

袁战鸿 《 光明日报 》( 2010年04月12日   09 版)

    他,不在驻地双拥办,却与部队打了40多年的交道;他,没有当过一天兵,却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红军团之歌》。为了让这首歌定型并且传唱下去,他累掉一双视网膜仍无怨无悔——大漠边城阿克苏地区歌舞团原团长、72岁的著名词曲作家高崇智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词曲,而让他最难忘的,还是为驻军部队创作《红军团之歌》的艰辛历程。

    1989年冬天,高崇智到扬名于南泥湾、解放了天山南北的三五九旅老部队培训文艺骨干。当听说这支诞生于秋收起义的团队没有团歌时,萌发了为其创作团歌的念头。他的想法,与时任团政委田宜胜不谋而合。经讨论,他们把即将创作的团歌命名为《红军团之歌》。田宜胜亲自动手写出歌词,之后,高崇智关上房门,整整研究了3天歌词,然后动手谱曲。经过3天3夜反复改写,高崇智完成了《红军团之歌》曲谱。当年,这支《红军团之歌》在师组织的歌咏比赛中一炮打响,夺得第一名。2000年夏天,时任团政委张雷在原有歌词基础上,增加了一段体现时代气息的新歌词。《红军团之歌》在当年全军歌咏比赛中捧回三等奖。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歌的保留与传唱主要靠老兵教新兵。由于战士来自祖国各地,团歌在传唱过程中,跑调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让这支团歌定型并永远传唱下去,团领导再次想到高崇智。2006年5月,已经退休6年多的高崇智,听说部队要将《红军团之歌》复原并定型非常高兴。他绞尽脑汁回忆,终于恢复了2000年全军获奖时歌曲的原声原调。因为用眼过度,高崇智眼睛的一对视网膜脱落。在做完视网膜修复手术不久,他不顾身体安危,亲自组织地区歌舞团专业演唱队为《红军团之歌》灌制录音,并刻录成光碟保存下来。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某师政治部)

    《红军团之歌》歌词全文

    军旗猎猎雄风展,我们是光荣的红军团。井冈山水孕育我,长征万里渡险关,南泥湾生产美名扬,南下北返敌胆寒,保卫延安建奇功,东渡西进凯歌传。穿过枪林弹雨,敌人闻风丧胆;洗去征尘硝烟,迎来朝霞满天。我们的热血染红了遍地的鲜花,我的们脚步踏遍了千难万险。让理想和钢枪做伴,让幸福和奉献相连。我们胸怀伟大的祖国,告别昨天,保卫今天,建设明天,向着新的时代,永远向前。

    军旗猎猎雄风展,驻地称我们是国防团。鱼水情满白水城,拥政爱民美名传,按纲施训谋打赢,中心地位永不变,听党指挥信念坚,红军传统代代传。三个代表思想指引我们向前,努力奋斗拼搏实现跨越发展。我们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边疆,我们的忠诚保卫着人民平安。让理想和钢枪做伴,让幸福和奉献相连。我们胸怀伟大的祖国,记住昨天,立足今天,展望明天,向着新的目标,永远向前。

战争,谁说女子不如男
老兵的价值
构建“一网打尽”数字化平台
兵家名言
《军事语言研究》创刊
一位老人与《红军团之歌》的不了情
科技资源亟待军民融合
更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