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12日 星期一

向世界发出亚洲的声音

——专访博鳌亚洲论坛候任秘书长周文重

新华社记者 廖 雷 潘晓亮 王晖余 《 光明日报 》( 2010年04月12日   07 版)

    “论坛的核心魅力是中国”

    “绿色复苏是必须的”

    “向世界发出亚洲的声音”

    ……

    从美国回到中国第40天,刚被推选为博鳌亚洲论坛候任秘书长的周文重在博鳌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语速一如在担任驻美大使时平缓而不失立场。

    42年前,青春年少的周文重跨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门;5年后,外交生涯刚刚起步的他先后迈进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巴斯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的校门;多年的外交生涯后,他又将肩负推动这个汇聚政商各界精英的亚洲论坛走向世界的重任。

    周文重说,离开外交“一线”后,自己正努力实现从外交场合到民间论坛,从关注政治话题到促进经贸合作的角色转换。

    谈起本届年会的主题《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周文重说,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中国等亚洲经济体率先步入复苏轨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领头羊”成为共识,博鳌亚洲论坛也吸引了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

    事实证明,过去一些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能持久的,如果是继续牺牲能源,牺牲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实现的,现在关键是要把理念变成行动。要实现绿色复苏,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全球同舟共济、争取经济早日复苏的同时,一些国家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后危机时代更需要团结和合作,贸易保护主义无疑会破坏团结的基础。”他说。

    从海滨渔村到政要云集的国际论坛,博鳌已经实现了蜕变,未来将如何发展?周文重深感重任在肩,理事会成员以前主要来自亚洲地区,现在扩大到了欧洲和北美,论坛的代表性和新理事的经历都和以前不完全一样了,这为论坛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博鳌亚洲论坛因为是一个多边性质的组织,代表的是亚洲国家的共识。”周文重表示,以尊重差异,相互借鉴为重要原则的这个论坛不只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亚洲。

    “中国的作用就是给与会代表提供很好的服务和支持,使得这个论坛能够真正按照它的宗旨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从亚洲的视角观察世界,向世界发出亚洲的声音。”周文重说。

    新华社博鳌(海南)4月11日电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闭幕
到博鳌来了解世界
向世界发出亚洲的声音
龙永图:给企业代表设置营业额门槛不是好办法
“霓红灯下新水兵”
山东无棣农民建起产业街
伊利发布母乳研究新成果
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9岁
博鳌“新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