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11日 星期日

东方明珠,闪耀人类智慧的光芒

——写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20天之际

■本报记者 冯 蕾 李金桀 李 慧 《 光明日报 》( 2010年04月11日   04 版)
4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同学们与艺术家一起制作迎世博纸雕作品,主题为中国馆——东方之冠。陈晓根摄
中国与世博
徐荣村——中国世博第一人
中国获得的第一枚世博奖章
1893年芝加哥世博中国村
1911年湘绣雄狮图获意大利世博金奖

    编者按

    上海世博会即将揭开美丽的面纱。

    从荣记湖丝到东方之冠,从参与者到东道主,从中国睁眼看世界到世界瞩目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经济引擎——世博,将给我们一次重要机会。

    从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世博特刊”,刊发世博特别报道,以展示世博的进展、世博的内涵和世博的精神。

    这些天,卢浦大桥上的车辆总喜欢放慢速度。

    这里,是俯瞰世博园的最佳地点。

    当您细细打量浦江两岸精彩的世博建筑群时,似乎也能听到一位时光老人的默默诉说。浦江西岸1.35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原本是江南造船厂的船坞与码头,而黄浦江东岸2.1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则曾是上海第一家钢铁厂浦钢滨江厂址。这块曾经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祥与变迁的土地,将托起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之梦。

    当火红的“东方之冠”拔地而起,当宛如飞碟般的演艺中心沿江而立,当风格迥异的各国展馆浮出水面,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度;再一次聚焦上海——这个曾经沧桑的典雅大都市。再过20天,一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令人期待的世博盛会将揭开她美丽的面纱。

    从“荣记湖丝”到“东方之冠”:

    世博展现中国巨变

    今天,只要您进入上海,便可感受到世博元素已无处不在。

    大街小巷,专为世博开通的出租车已经上路;繁华外滩,带有“世博平安志愿者”红袖章的志愿者们微笑迎客;宾馆酒店,前台电子屏上的倒计时牌提示着世博的临近。

    从倒计时1000天到倒计时一年,从倒计时100天到倒计时20天,从以天计到开始读秒,世博的脚步如此铿锵,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这是一份久远的等待。

    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奖。尽管如此,12包精致的荣记湖丝在充满力量的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面前,仍然显得十分弱小。

    然而,自强自立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对世博的憧憬。

    1893年,郑观应写成《盛世危言》一书,将举办上海世博会的细则、经费、场馆建设等一揽子计划都囊入书中。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神奇地预言了上海世博会:“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

    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梦。

    这个梦,在辗转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在新中国变得渐渐清晰。

    难忘那个激动的时刻——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时间下午3时8分,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庄严宣布: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中国上海! 那一刻,万里之遥的中国,火树银花,万众欢腾。历经150多年的世博会将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主办!

    从封闭到开放,从羸弱到强大,从更多的“参与”到成为“东道主”——申办世博之路,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重新寻找世界新座标的写照,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的见证。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告诉记者:“我的几位好朋友,包括国外几个著名大学的教授都表示要来上海看世博。他们都对上海、对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充满兴趣。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中国进步得让世界刮目相看。”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也表示:“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从一个方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从“经济寒冬”到“中国笑容”:

    世博提振世界信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这一年,正好也是芝加哥世博会举办之年。

    77年后,经济危机再次与世博不期而遇。然而,危机的严寒挡不住世博的暖意。

    来自上海世博会票务中心的最新统计,上海世博会门票已实现销售约2217万张。按此前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制定的2400万张门票预售目标计算,世博门票预售期销售目标已完成约93%。

    “100张,还不够。”常住上海的澳大利亚人马拉特说,“对上海世博会,我期待已久,世博会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朋友在此相聚,更多地了解中国。”

    世界各国参展上海世博会的热情也丝豪不减。智利将参展世博会由原来的租赁馆“升级”为自建馆,使智利成为南美洲第一个以独立建馆方式参展上海世博会的国家;澳大利亚不惜以“澳洲度假游”以及2000澳元的重奖,为其国家馆“吉祥物”笑翠鸟征集中文名称;为了使美国不缺席上海世博会,国务卿希拉里在9个月里成功为美国馆募款5400万美元,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超过7000万游客前往参观,这将是世博会158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背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引力?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世界各国及许多城市都将关注和吸取世博会驱动下发展模式的宝贵经验。

    的确,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中,中国经济的表现令世界刮目——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增至18858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073亿美元。在全球经济通往复苏的路上,中国经济划出漂亮的“微笑曲线”。

    所有人深信——世博会选择了中国,也选择了共赢、选择了机遇。

    从“物的崇拜”到“人文关怀”:

    世博引领和谐前行

    159年前,伦敦首届世博会展出了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起重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10万余件展品。

    157年前,纽约世博会,带有安全装置的奥的斯电梯亮相,摩天大楼从此崛起;134年前,费城世博会,贝尔发明的电话首次展出。

    121年前,巴黎世博会给世人留下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百年以来,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在世博会上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世博会成了人类科技文化创造发明的汇聚与前瞻。

    那么,上海世博将带给世界什么?

    如果说,早期的世博会,更多展现的是工业文明的最新成果,那么,今天的上海世博,则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上海世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说:“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对城市发展的不同关注。发达国家更多提‘自然城市’、‘低碳城市’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早熟’现象,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无法吸纳,便形成了大量贫民窟,所以更多地关注城市鸿沟或贫民窟的问题。不少非洲国家从农村的视角看城市,强调农村发展好了,遏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盲目流动,也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贡献。”

    “中国主张和谐城市的理念,强调城市要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届世博会上,我们将向世界表明,城市的繁荣是可以和城市化发展同步的。城市的发展既不应以牺牲大部分居民利益为代价,也不应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这就是和谐城市理念的实质,也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吴建中说。

    全世界都注意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回顾世博理念时曾说过的一句话:    “世博会开启着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人们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

    20天后的那一天,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为我们带来引领时代潮流的前卫建筑,并展现建筑背后深刻的文化含义。

    而比那一天早得多,中国人已组织专门团体研究上海世博的各种新文化、新理念、新创意。因为,创新是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人类进步的主题。

    中国,作为本届世博会的东道主,确实需要思考世界博览会究竟将博览什么,将展现什么,将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怎样新的开始……

    世博记忆

    历届世博会上的部分展品

    ●1851年大英万国工业博览会中,展出了英国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经济成就和参展国家先进的工业品。

    ●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混凝土、钢制品、铝制品和橡胶等。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电的发明和应用,使其成为此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1939—1940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磁带录音机、电视机、电视摄影机、尼龙、塑料制品等崭露头角。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表现人类利用科技力量挑战未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揭示出人类、自然、科技协调发展的新关系。

东方明珠,闪耀人类智慧的光芒
世博,上海准备好了
中国馆,仿佛看到鲁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