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展现了从1929年至1934年这5年多时间里,红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中央苏区,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的艰难历程。它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那段辉煌的革命历史,堪称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史诗。
与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相比,这部连续剧在整体构思、艺术处理、表现风格等不少方面,都有较大的跨越式的进步。
首先,是题材表现上的拓展。这一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填补了影视剧中缺乏我党从井冈山斗争到红军长征之间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一幅完整的历史长卷。二是充分显示了直面历史的勇气。中央苏区这段历史,涉及很多复杂、微妙、敏感、长期以来属于“禁区”的内容,处理起来有不少的难度。但该剧对此没有回避,而是大胆地揭示了当时的中央与苏区、苏区党内、军内的矛盾与斗争,许多重大事件都是首次在荧屏上展现,如汀州决策、古田会议、宁都暴动、二打长沙、AB团、富田事件、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等。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充分展开,但至少都涉及到了。相应地,许多人物也是首次在荧屏上得到了较为集中和充分的展现,比如李立三、王明、博古、李德、洛甫等。
第二,领袖形象塑造上的拓展。这部电视剧一改过去伟人形象塑造刻板僵化的手法,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近距离地展现了伟人的生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革命领袖,既平易又崇高,既可亲又可敬,既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又有伟人的高风亮节。
当然,这一点并非是这部电视剧的首创。走下神坛,回归普通人,是近年来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共同追求,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红色摇篮》在这方面要显得更突出,较为成功地避免了经常为观众诟病的概念化、脸谱化的弊端。电视剧以人情和人性作为线索,串联起来了许多故事情节,像剧中毛泽东与孩子玩耍的细节,搞调查时与乡亲一起犁田的细节,嚼辣椒和抽烟的细节等,都很有表现力,还原了领袖形象的平民化的、亲切平易的一面。这样处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高大形象的塑造。在重大事情、重要关口上,他们的言谈举止,体现了他们的刚强的意志、睿智的头脑、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等。像指挥前几次反围剿的胜利,彰显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众望所归的超人威望。
第三,情节设置尤其是细节刻画上的拓展。在艺术处理上,电视剧忠于史实而没有拘泥史实,坚持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进行了合理的虚构。我了解到有一些情节是虚构的,像最后一集中,毛泽东带着儿子去给为革命牺牲了八个红军儿子的老人送终,就是在真实故事基础上做的创造。这样的创造是成功的,表达了领袖和人民的血肉感情、人民对于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部电视剧更值得称道的,是细节刻画上的认真和成功。可以说,通过对高度人性化的细节的描摹,达到了对很多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达成了这部电视剧既恢弘大气、又不乏扎实绵密的品格。
同样以着力最深的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为例,能够鲜明地说明这一点。毛泽东的精神情感世界,他和战友、士兵、亲人、子女、根据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感情,无一不是通过这样一系列栩栩如生、具有感染力的细节来达到的。刻画其他领袖形象,也有不少生动的细节,像第一集中朱德以为毛泽东病故,扶棺痛哭的场面,生动表达了革命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自然、真实而感人。彭德怀攻下岳阳后,是遵照中央的命令北上攻打武汉,还是趁敌人兵力空虚南下攻打长沙,一时难以决断,在铁轨上反复走来走去的镜头,生动地表现了此时的心理状态。对反派人物的描写,也注意把握了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
电视剧的最后一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中央被迫决定突围转移时,在临时中央政府最后的会议上,大病初愈的毛泽东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苏维埃临时政府是安国治邦的预演,民主建国的初探,这片鲜血染红的土地,是我们共和国的摇篮,终将会构筑起新中国的大厦。电视剧《红色摇篮》正是令人信服地演绎了这一段激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