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06日 星期二

华夏公祭轩辕黄帝

《 光明日报 》( 2010年04月06日   06 版)

    本报西安4月5日电(记者杨永林、郑北鹰)广受关注的庚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今天上午在陕西黄帝陵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华夏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轩辕殿祭祀广场大院,参加公祭典礼,追念人文初祖辉煌功德,祈福中华民族锦绣前景。

    9时50分,祭祀大典正式开始。现场击鼓34声,代表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鸣钟9响,象征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最高礼数。鼓声钟鸣回荡在青山翠柏间,代表了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群众崇敬先祖的共同心声。

    位于陕西桥山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之陵,被誉为“中华第一陵”。公祭黄帝陵起源于春秋时期,唐代被列为国家祭典,至今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华人从各地赶往黄帝陵祭拜,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广大华人集体寻根的盛会。今年参加公祭的人数达1万人以上,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在黄陵安放的“中华神天鼎”,采用中国青铜器造型,鼎高达3.5米,寓意自三皇五帝开始,中华文明传承不息;孙中山先生1912年撰写的32字“祭黄陵词”,被谱成庄穆深情的礼仪歌曲,在典礼“乐舞告祭”的“序礼”中唱颂。今年“乐舞告祭”的结构形态由《序礼》、上篇《云门》、下篇《龙纪》组成。上篇《云门》延承汉唐乐舞祭祀黄帝的礼制形态,融入今人对“中华第一祭典”的现代解读和文化诠释,通过四个舞段表现黄帝开启华夏农耕文明,造福万世的高天厚德。下篇《龙纪》借助“龙”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展现中华民族这条东方巨龙腾跃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

华夏公祭轩辕黄帝
国学大师魂归故里
湖南一农户祖孙5代为英烈扫墓
世博交通信息了解渠道多
郭玉梅:用生命守望三尺讲台
“世博和谐之旅”推出特色服务
首都志愿医疗队奔赴西南旱区
鱼水情深润心田
十四岁少年笑傲高尔夫赛场
清明共祭英烈